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当前头条:平安跌落神坛!中国最大的“地主”,也顶不住了?

时间:2022-08-16 17:44:54    来源:大雪财经    

平安,似乎不太平安。

1

平安跌落


【资料图】

“全球最赚钱的保险公司”之一,离万亿市值越来越远了。

就在五天前,中国平安的盘中股价来到40.36元,创下5年内新低。到现在,股价也还在41元左右徘徊。

这个价格,相比于此前的最高点90.84元,跌去50%以上,已经腰斩。

遥想2020年11月,中国平安的市值一度攀上1.7万亿,仅次于工行和建行。但从那以后,中国平安的股价一路下跌,截至今日(8月15日)收盘,中国平安A股的市值为7520亿,较巅峰时刻缩水了——

9500多亿。

不到两年时间,一个比亚迪蒸发没了。

面对中国平安的股价坠落,不同人的境遇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很早就离场了。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下半年,有2037家机构投资者持有中国平安。但到了今年6月底,这一数字已经降到417家——

减少了近80%。

前十大股东中,陆股通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减持,汇金公司、证金公司也进行了减持。最猛的是中国平安单一最大股东卜蜂集团,据长江商报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到2021年6月,卜蜂集团就累计套现超过260亿元。

此外,坚定持有中国平安13年的“铁粉”李驰,也在去年7月宣布清仓,悄然离去。

一众散户可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在2020年末,中国平安的股东人数是70.05万户,但到了2022年一季度,这个数字上升到了121.05万户——

一年多时间增加了50万户。

他们也许是听了巴菲特那句“别人恐惧我贪婪”,想着逆势抄一把底,谁也没想到,如今却成了接盘侠。也难怪网友调侃他们是——

巴菲特的心,巴韭特的命。

2

保险,不好卖了

万亿平安,何以至此?

这个问题的答案,得从平安的财报中寻找。

翻看中国平安2021年财报,这是一份不太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9%。

按照财报里的解释,净利润下降主要受公司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等调整的影响——

2021年,中国平安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估值调整及权益法损益调整金额合计为432亿元。

更关键的问题还在主业。年报还显示,报告期内,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净利润同比下降37.2%。

平安是做保险起家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给平安其他业务板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资金。毫不夸张地说,寿险业务是整个平安集团的经济基石。

核心业务的数据下滑意味着,平安的基本盘正在松动。

一个更明显的数据是,截至2021年底,平安寿险的代理人数量为60.03万人,比2020年底的102.38万人——

减少了42.35万人。

而且,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310.76亿,下降了27.6%。代理人减少了,它们的月收入还下降了0.6%。

这背后的趋势是,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保险行业过去那种靠着人海战术驱动的模式,已经很难持续了。

面临这个情况的,不止平安一家。

根据科技金融在线的统计,截至2021年末,A股五大上市险企公布的保险销售代理人数合计约259.66万人,较上年末的426.67万人相比——

减少了167万人。

也就是说,仅过去一年时间,五大险企的保险代理人就减少了近四成。

与此同时,2021年五大险企的退保金却合计高达1595.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3.44亿元,增幅为12.2%。退保金最多的,正是中国平安,一年的退保金高达529.31亿元——

同比大幅攀升43.4%。

退保金增多,意味着险企将面临更大的现金流压力。

如今,摆在平安和整个保险行业面前的,是一道历史的坎。

3

中国最大“隐形地主”的担忧

中国最大的保险企业之一,这可能是很多人对平安的唯一印象。

但少有人知道,平安还是地产界的“隐形大佬”。早在2015年,万科的郁亮就曾感慨——

最近一年来拿地最多的,不是我们,而是平安。

郁亮的说法并不夸张,自2014年以来,平安已经成为土地市场上最神秘而强大的一股力量。

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的被动,平安显得极为主动。它不仅有自己的市场和土地研判团队,会主动跟踪土地,而且还会主动寻找房企合作拿地。

2015年,数位地产界大佬齐聚一堂。北派万通冯仑、华远任志强、SOHO潘石屹;浙系绿城宋卫平;闽系旭辉林中,粤系碧桂园杨国强、万科郁亮;渝派协信吴旭;海派绿地张玉良。一众大佬谈笑风生。

将他们召集在一起的,正是平安董事长马明哲。

强大号召力的背后,是平安对头部房企的深度布局。克而瑞数据显示,早在2019年8月,平安就持股了7家重点房企。

不仅如此,据不完全统计,与平安涉及股权合作的房企至少超过20家。碧桂园、旭辉、华夏幸福、融创、朗诗、绿地、招商蛇口、金地、保利、华润、绿城、九龙仓、协信等多家头部房企背后,都有平安的影子。

若将它持有的上市房企股份和自身拥有的不动产相加,平安的地产版图更加辽阔,深不可测。从这个意义上看,平安才是中国地产圈的“隐形一哥”。

过去数年,集齐所有金融牌照的平安,手握大量低成本甚至负成本的保险浮存金,通过联合拿地、合作开发、控股房企等方式,在地产圈搅动风云,收获颇丰。

根据深蓝财经的梳理,2019年、2020年,平安的投资净收益分别为774.97亿元、1247.01亿元,占当期净利润的比重为51.87%、87.14%。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正是来源于投资地产的收益。

但也许平安也没料到,风向的转变来得如此迅疾。曾经让它盆满钵满的房地产,如今已是烫手的山芋。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华夏幸福。在2021年财报中,因计提了华夏幸福432亿元的减值准备,平安全年利润骤降近三成。

除此之外,网易清流工作室梳理发现,平安险资参股的招商平安,有至少两笔对恒大的借款被违约,平安险资旗下的平安不动产,也对蓝光发展有多笔借款未能收回。

更关键的是,多年以来,平安旗下的平安不动产、平安信托、平安汇通、平安证券等多个渠道对外投资房地产业,还与不同的房企合资设立开发公司。在房企暴雷频频的当下,这里边的风险,可想而知。

从体量来看,平安的资产超过10万亿、营收超过万亿、利润超过千亿,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但即便是这样的巨无霸,在历史的进程面前,也一样要低下头颅。

内容来源:观点

标签: 中国平安 华夏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