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茅台三问,事关丁雄军、权力寻租和高位市场持续性

时间:2023-01-09 15:56:48    来源:大雪财经    

关于茅台,有三个问题可能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就此提出,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思考:其一,个人职场切换,从官场到商场,丁雄军在茅台能走出怎样的高度?其二,登顶冲高后,茅台市场高位运行已持续多年,这一态势能否延续?其三,中央反腐力度不减,官员案发屡屡牵涉茅台,围绕茅台的权力寻租能否终结?

01

一问:丁雄军在茅台能走出怎样的高度


(资料图片)

茅台作为中国白酒市场上的霸主,一直受到来自各方的密切关注:消费者关注茅台的价格,投资者关注茅台的业绩,公司员工关注在茅台的收入,官员们关注茅台的变现能力,而媒体则关注丁雄军在茅台能走出怎样的高度。

丁雄军,系高卫东之后的新一任茅台掌门。自2021年8月底执掌茅台帅印之后,茅台自带的各种光环便笼罩在丁雄军身上,可以说是丁雄军人以茅台声名远扬,但丁雄军究竟能给茅台带来什么,是超越前任的战略,还是激活茅台边际效能的改革,是在团队建设上可以让茅台人变得更能打善战,还是在品牌建设上继续扩大茅台的行业领先优势……总之,丁雄军究竟能带领茅台走上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始终是业内关注的焦点。相比高卫东,丁雄军在茅台的起点更高、运气不错,口碑可能也更好。

有媒体报道,高卫东履新茅台董事长之后,在股东大会“首秀”被指傲慢对待茅台股东,其后又因违规信披招致上交所对其进行监管关注,而中国证监会也曾经向其出具过警示函。高卫东在茅台掌门位子上只待了不足18个月即被调往他处任职,直到2022年5月31日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丁雄军到茅台任职,应该说十分幸运。他上任不久,茅台就成为白酒行业首个踏上“千亿营收”新高度的白酒企业,2021年实现营收1094.64亿元。同时在他就任茅台董事长至今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茅台依然保持着高增长——不久前在海南三亚召开、被誉为“史上最大规模”的市场工作会上,贵州茅台对外公布了年度业绩,称2022年实现营收预计可达1364亿元,比上年增加了约270亿。

尽管丁雄军来到茅台之后,他的个人口碑不错,但茅台20名高管因贪腐落马的既往历史,还是令人对其未来表示担忧。在2022年12月底,由资深媒体人创立,立志“读懂财经大小事”的大望财讯推出了一篇文章:《茅台20名高管因贪腐而落马,丁雄军能否平安着落?》。此文之问,既大胆,也表达了对茅台董事长职位稳定性的一种担忧,更是基于茅台的国企身份,就“铁打的茅台,流水的董事长”所进行的思考。

继2019年5月22日贵州茅台集团原董事长袁仁国因违法违纪依法被双开之后,2022年12月1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又公布了高卫东被依法双开的信息——连续两任“原董事长”被查,让茅台掌门人成为高危岗位,也令丁雄军在茅台掌门之位上如履薄冰。

在进入茅台之前,丁雄军与高卫东有相似经历:都曾经从政,晋级副厅后都当过副市长,在正厅职级上又都主政过热门厅局。其中,高卫东曾任贵阳市副市长(副厅级)和贵州省交通厅厅长、党委书记(正厅级),而丁雄军曾任贵州省毕节市委常委、副市长(副厅级)和贵州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正厅级)。

省级交通厅和能源局,都是热门实权单位,自十八大以来又都成了反腐的重点——这两个厅局在多省份都曾经有主官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因而成为腐败重灾区。

02

二问:茅台的高位市场还能持续多久

整个酒行业不服都不行,围绕在茅台身上的光环,那真叫多不胜数。以前的“国酒茅台”就不说了,虽然被官方摘了帽,但在老百姓心目中已经接受了这一称谓;由于股价一路攀高,在冲上3万亿市值高台之后,茅台又被冠上了“宇宙第一股”的名头。

此外,罩在贵州茅台身上的光环,还有酒行业第一家“千亿营收”的白酒企业、白酒第一高价股、中国最贵的白酒、最好喝的酱香型白酒、最具金融属性的白酒、最赚钱的白酒、堪比黄金的白酒、消费者心目中真正最好的白酒、中国白酒中资源最稀缺的酒……等等。

所有这一切,都是支撑贵州茅台高位市场运行的理由。

那么,问题来了,在习酒脱茅、经济下行、酱酒遇冷、茅台疯狂扩产、后疫情时代酱酒市场理性回归的时代背景下,贵州茅台的高位市场究竟还能持续多久?它的市值会不会缩水?股票和酒的价格会不会下跌?供求关系会不会改善?如果遭遇类似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山西毒酒案爆发时的“黑天鹅”事件,茅台会不会再次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

茅台醉里酣高楼,高处不胜寒。上述与茅台相关的问题,在2023年之后,都会由市场给出答案。

03

三问:茅台的权力寻租能否终结

贵州茅台作为中国白酒一哥,在资本的炒作之下,其占据市场主流的飞天茅台早已成为可收藏、可升值、可流通变现的金融产品,茅台酒被市场各方集体打造出来的增值和变现功能,也令其成为便利腐败官员“洗钱”的一大工具和权力寻租的重灾区。

据了解高卫东的人称,高卫东其人比较高调、霸道且自以为是,而伴随其就任茅台董事长的,是日渐增长的对茅台的负面舆论。在高卫东上任不足5个月时,人民日报就曾经狠批茅台,质问说:“茅台酒凭什么成为官场腐败的硬通货?”

人民日报在文章中进一步指出: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更不是用来腐的。酒喝不炒的论调和“茅台酒岂能拿去搞腐败”的良心一问,揭开了茅台已经沦为权力寻租对象的事实。

作为茅台的“前董事长”,袁仁国曾经多次公开表态,称自己血管里流的是茅台酒,自称要“把毕生献给茅台”。实际上,袁仁国作为从车间职工成长为公司一把手的茅台“土著”,其个人的职业生涯也确实起于茅台又止于茅台,最终因受贿1.1亿元被判处无期徒刑。

关于权力寻租,《中国纪检监察报》对袁仁国担任茅台集团领导期间的贪腐行径,曾经做过详尽报道。称袁仁国在茅台期间奉行“我的地盘就应该我说了算”的工作信念,他把茅台酒各项审批权牢牢抓在手中,使其成为自家的摇钱树,批专卖店收钱、批经销商收钱、拆分经营权收钱、批条卖酒收钱……办公室、家中、医院、宾馆、餐厅、停车场等,都是其权钱交易的场所……

只要茅台酒依然是市场热宠,只要茅台酒依然存在暴利,依附于茅台身上的权力寻租就不会终止。为此,《中国纪检监察报》给出的结论是:茅台公司以酒谋私的利益链长期存在。

以袁仁国案为突破口,贵州省查处了一个由茅台高管组成的“腐败阵营”,窝案所涉及的茅台高管,包括茅台集团原总经理刘自力、原副总经理高守洪、原副总经理王崇琳等多人。据不完全统计,自贵州茅台原总经理乔洪算起,至高卫东被查,前后已经有至少20名茅台高管跌倒在了围绕茅台的权力寻租上。

内容来源:懂酒谛

作者︱智军

标签: 贵州茅台 茅台集团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