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基金解密|广发唐晓斌、刘格菘,创造出爆款基金后怎么样了?

时间:2022-12-08 18:33:30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作者|李慧君编辑|过江鲫

不同的投资逻辑,反映到基金产品上的差别究竟多大?


(资料图)

机构派在本期专栏文章中,将要解读唐晓斌和刘格菘两名基金经理的产品,广发多因子混合和广发科技先锋混合。

这两个基金产品在近两年吸引的关注和讨论都不少。前者曾经创造出三年近三倍的可观回报,实现了规模由不满1亿到超过200亿的逆袭式增长;后者发行时凭借基金经理“三冠王”的光环创下首日认购超900亿的记录,是名副其实的爆款基金。

唐晓斌在管理广发多因子时,“高换手+分散投资+适时止盈/止损”的投资框架,展现出优秀选股能力、择时能力的同时,对基金经理的精力要求也同样很高。因此规模暴增后,广发多因子不仅新增1位基金经理杨冬共同管理;与此同时,换手率降低、持股集中度提升,处在过渡期的广发多因子能否维持原有逻辑继续带领还未可知。

刘格菘管理下的产品,曾包揽了2019年市场前三名,水平是毋庸置疑的。现如今,刘格菘不仅管理着500多亿规模的基金产品,还身为广发副总要兼顾管理层职责。当前追求中长期的价值投资,广发科技先锋的换手率今年年中仅有15%,对于重仓也调整不多,3个季度仅新进1只个股。

一、历史业绩

广发多因子混合

广发多因子混合成立于2016年12月,距今已有6年时间。

成立之初,它还只是一只净资产规模仅有2亿元的小基金,后续一段时间,规模一度不满1个亿。

2019年,多因子混合的收益率达到52.58%;2020年,收益率继续增长至61.38%;

2021年开始,它凭借可观的收益率崭露头角,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买入,仅一年时间,规模就从年初的1.24亿元增长至233.30亿元。其中,普遍青睐固收类基金的机构投资者也被吸引纷纷买入。2021年,广发多因子的机构持有份额达25.79亿份,占比42.35%,是广发旗下机构持有最多的主动权益类产品。

这一年,尽管市场动荡,但这只基金收益率达到了89.03%,把沪深300和同类产品远远甩在身后。

成立至今,广发多因子的年化回报为24.37%;虽然近1年的回报率为-11.67%,但已经是广发旗下同时间段内,少数能够跑赢沪深300(-14/56%)和同类(-20.58%)的权益类产品。

今年8月份,广发多因子获得2021年度“五年期开放式混合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奖项,也是成立以来斩获的首项大奖,评奖周期回报率为89.03%。

广发科技先锋混合

广发科技先锋混合成立于2020年1月,是广发“顶流”刘格菘推出成立的一只基金。

发售时,刘格菘“三冠王”的光环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规模上限为80亿元,首日认购金额就突破了900亿元,最终认购确认比例仅为8.68%。

从回报来看,广发科技先锋也许没有给出让持有人满意的成绩。成立以来,近三年的收益率为17.56%,年化回报为5.82%。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2.09%,曲线上持续跑输同类基金。

持有人户数则已经从2020年中的113.68万减少至今年年中的77.35万。

广发科技先锋流失持有人的同时,规模缩水不少。2020年中开始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由257.38亿元减少至134.64亿元。

尽管如此,广发科技先锋仍然是少数百亿级别的大基金。结合近两年市场行情来看,这样的收益率虽说不尽人意,也算与市场行情相符。

二、基金经理

广发多因子混合

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广发多因子混合的基金经理为如今的明星经理傅友兴,但就2亿的发行规模来看,傅友兴的号召力不限,他任职期间年化回报率为9.79%。

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基金经理为张东一,任职期间年化回报率7.11%。

2018年6月,唐晓斌接管了当时规模还不到1亿元的广发多因子混合;2021年7月,杨冬加入,一同担任基金经理。

唐晓斌,男,硕士学历。2011年6月加入广发基金,2014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

杨冬,男,金融学硕士。2006年7月加入广发基金,现任权益投资二部总经理。广发多因子混合也是他第一只参与管理的基金产品。

唐晓斌接棒后,管理上追求景气度投资,风格上进攻性较强。他擅长在低估值处挖掘机会,通过分散投资、高换手、适时止盈/止损等形式来控制回撤,并不不轻易追高或抱团。

“我并没有对回撤和波动做更多的限制,我想这可能要归功于低估值。因为我一直认为,低估值对我的组合是一个很好的保护。而且,我的持股相对分散,并没有把收益赌在某几个公司上,所以分散投资对组合的波动和回撤也起到了比较好的保护。”【1】

不过2021年经历爆发式增长后,规模激增的广发多因子风格有所变化,2021年年中的换手率由2020年底的715%下降至148%。

受大体量影响,想通过小盘股的波段赚取超额收益的策略难度也大大增加了。与此同时,杨冬加入共同管理广发多因子。

今年以来,唐晓斌又接管了3只基金产品,精力不免受到分散。截至今年年中,广发多因子的换手率已经下降至74%。

非常值得留意的是,唐晓斌的换手率明显下降,这意味着他变得更保守稳健了?还是市场下跌后的蛰伏?进一步的疑问就是收益率是否继续保持前期的高位。

广发科技先锋混合

刘格菘,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曾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中邮基金、融通基金。2017年6月加入广发基金,现任广发基金副总经理、高级董事总经理、联席投资总监、成长投资部总经理。

刘格菘的投资逻辑主要是“从供需格局角度入手把握产业趋势,依据产业趋势的客观数据进行中性的行业比较,在此基础上做行业非中性配置”。个股选择上,倾向于寻找长期潜在价值被低估的资产,用价值投资的方法投资有成长性的个股。

“严格按照产业趋势来跟踪和研究,从客观数据出发来观察每个行业,做中观行业比较,希望每年重点配置3-5个预期差较大、性价比较高的行业,在组合中做非中性的配置,资产适度多元化,追求性价比,实现组合层面的阿尔法,即便个别行业某一阶段表现不佳,整体来看组合表现应该也不会差。”

因看重中长期的成长性投资,刘格菘的换手率是比较低的,且仍在持续降低。到今年年中,广发科技先锋的换手率进一步降低至15.03%.

三、组合管理

广发多因子混合

资产配置上,唐晓斌接管以来,除2020年中股票持仓曾下调至65%左右,广发多因子通常维持高仓位运作。今年三季度,股票持仓占比为91.14%。

在行业选择上,唐晓斌注重分散投资,持股集中度长期在维持50%-60%区间内,单一行业占比最多不超过30%,大部分不超过10%。但2021下半年开始,广发多因子在非银金融行业不断加码,今年3季度持股占比已经达到38.94%。

实际选择中,今年3季度的前十大持仓中,仅新进贝瑞特、东方财富两只个股,这与此前唐晓斌动辄切换半数以上的重仓个股相比,高频交易的投资风格确实产生了变化。

一方面,广发多因子在规模爆发后,对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要求更高了;另一方面,唐晓斌同时管理6只基金产品,精力也不免受到考验。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唐晓斌已经完成持仓调整,静待收获。从前些年的情况看,这种可能性不低。

整体来讲,广发多因子的收益率十分可观,即使在今年市场频繁动荡的情况下,近一年仍跑赢了沪深300和同类产品。但通过换手率、持仓集中度、重仓个股等方面的变化来看,当前这只基金仍处于过渡期,过去的交易模式能否为未来继续作为参照,目前来看还不太稳定。

广发科技先锋混合

除成立之初时股票仓位为67.58%,广发科技先锋的仓位一直维持在90%以上的高位。近一年来更是保持在94%左右,变动较小。

行业选择中,刘格菘更为关注A股中具有“全球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如光伏、新能源车、化工龙头、面板、部分性价比较好的医疗服务等行业。

“全球比较优势制造业,简单来说即为供应链大部分在国内、需求面向全球的制造业,其需求具有不可替代性,供给由于国内高效的组织动员能力,可以快速响应全球复苏需求的资产。”

从集中度来看,新能源赛道是刘格菘投资的重点,电力设备为第一大赛道,占比不断增长至47.7%;其次是汽车、医药生物,前三大行业集中度在70%左右。

实际选择中,刘格菘的重仓集中度也比较高,今年以来持股集中度在80%以上。长期持有晶澳科技、阳光电源、隆基绿能、亿纬锂能等新能源板块个股。

今年以来三个季度中,仅第三季度前十大重仓产生变化,新进天合光能。刘格菘对持仓结构并没有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依然是围绕“全球比较优势”的高端制造产业链进行布局。

“全球比较优势制造业的成本优势、产业聚集效应以及上下游体系的创新协同生态,是我们看好这个方向的基础,这种优势一旦建立,领先优势会不断扩大,护城河不断变宽,短期的市场波动不会改变我们的判断。”

注解与参考:

【1】《数说人物|广发基金唐晓斌:聚焦“景气度投资”,坚定看好大金融未来》,来源:中国基金报

【2】《刘格菘是否会陷入“冠军魔咒” 如何驾驭当下管理规模》,来源:中国证券报

【3】《广发基金刘格菘:持续优化投资框架 从市场中寻找机会》,来源:中国财富网

【4】《刘格菘、李晓星、金梓才、黄海持仓曝光!三季度,他们瞄准这些方向......》,来源:上海证券报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机构派(ID:jgpai666)

标签: 基金经理 广发基金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