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环球观焦点:自动驾驶“元年”还有多远?

时间:2022-11-15 18:39:15    来源:异观财经    

关于自动驾驶的话题讨论已经很多,目前还出现了自动驾驶进入“寒冬”的一些声音。

几天前,受邀请参与了钛媒体《钛度热平》一个有关自动驾驶元年还有多远的话题讨论,讨论的方向主要围绕L2至L5中,若要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量产,理想的级别会是哪个?自研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采购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这两种模式的优劣是什么?自动驾驶未来还会衍生出哪些应用场景?会面临哪些难点?


(资料图片)

以下是自己的部分观点,与各位读者分享,欢迎一起来讨论。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逼近25%,依据“新技术市场接受曲线”的理论,一旦销量达到20%,就意味着已经跨入“早期主流用户”的阶段。可以说,汽车电动化上半场已经基本进化完成,如今已进入智能化下半场,自动驾驶能力成为智能汽车的关键决胜点,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再次抓住全球发展机遇的关键点。

和电动化发展一样,中国也已成为汽车智能技术创新的大国和重要战场,最先进的技术、最先进的产品往往是最先在中国市场落地。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超288万辆,市场渗透率已达32.4%。同时在行业层面也已经有了一个共识,2023年将开启高阶智能驾驶功能的汽车大规模商业化落地,OEM在智能化领域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到2030年,没有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将失去竞争力。

事实上,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之前,依据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的97号文,国内有不少城市,已经在开展自动驾驶的相关测试和试点工作,比如武汉、重庆、深圳、上海等城市发布了无人驾驶示范运营相关政策或法规。

此次征求意见稿进一步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将进一步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相信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将进一步促进地方政策的迭代和创新。

汽车智能化的竞争窗口期已经开启,未来2-3年将是决胜的关键。部分真正有实力、有信心的OEM,在这个时期考虑尝试全栈自研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巨大的挑战和竞争压力。

自动驾驶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软硬一体的系统。软件方面,对于架构及代码的质量要求极高,绝不能动不动就出问题。算法层面,必须基于海量的高质量数据来训练,构建复杂的AI模型,经过系统地评测,才能够准确有效地感知和识别中国道路上的各种复杂的长尾情形。

在硬件层面,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要有安全冗余。整体的这样一个系统的集成是一个高难度大规模复杂系统的集成,所以要做好高级别的智能驾驶,挑战是极其巨大的。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同时还需要在软件、算法人才方面有所储备,这些都是传统OEM不够擅长的领域。

OEM做全栈自研需要更多考虑自身的具体情况,需要在成本投入和效果回报之间找到平衡。不是所有的车企都具备全栈自研的基础,现在这个阶段有些车厂已经有部分基础能力、基础组件,可能会考虑以购买的形式去补其他的短板。全栈自研作为自己的一个突破点可能去尝试,跟供应商的合作也会作为另一种方案去使用,综合才会是车企在这个阶段比较好的选择。

关于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和商业化落地方面的进展,百度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的例子。从公开的消息了解到,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全面布局了车(ASD汽车智能化)、路(ACE智能交通)、行(萝卜快跑)三条商业化路径。

目前,萝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10多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商业化出行服务,其中重庆、武汉已实现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商业化出行服务,总订单量超过100万单;在智能交通领域,截至2022年Q2末,按合同金额逾人民币千万元计,已有51座城市落地实践了百度ACE智能交通;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百度将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降维应用到量产乘用车领域。从AVP到ANP、从泊车域到行车域,百度智驾产品已经与比亚迪、长城、广汽、东风等多家头部车企达成量产合作。

当前,无人车普及仍面临“四不一难”的政策障碍,即无人车不能入市、不能上牌、不能去掉安全员、不能运营收费、事故责任难以认定。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但机会也稍纵即逝,需要推动制度创新,需要进一步突破政策瓶颈。

标签: 智能交通 征求意见稿 进一步促进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