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的公关舆论风暴,绝非偶然。
10月中旬,随着“李宁新品被指像日军军服”等相关话题频登各大社交平台热搜,并迅速发酵成公关危机。当然,现在的舆论风暴渐已平息,李宁也为此付出了单日股价下跌约13%,总市值最终蒸发超过200亿的惨痛代价。
(资料图片)
冷静地来看,李宁此次的公关危机,并非偶然,相比更大的舆论后果,200亿的学费或许也不算贵。
01
事件复盘
与很多公关危机即时发酵不同,李宁的公关危机是事件发生后经过了将近1个月的蛰伏期才发酵的。总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蛰伏期
9月21日,李宁官博发文为其“2022年逐梦行机场大秀”新品发布活动造势。根据该条微博动态的配图,其个别模特身上所穿的服饰整体为绿色,帽子上的帘子垂到了耳垂之下。
当然,在李宁发布活动的当时,并没有引发市场的感知和过多的关注与讨论。
第二阶段:爆发
根据笔者调查,最早引发危机点的是10月15日,抖音用户“比格妹”发布的名为“晕,李宁,你没事吧”的视频动态。引发许多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诸如“穿着玩意儿回家,我爷爷不得给我毙咯”“帽子和日军军服也太像了”“晦气,李宁真是国产品牌吗”
随后,许多媒体和KOL开始关注这一热点,在15日到17日折断时期内,李宁的危机热度持续发酵,并且,公司高层还被网友扒出有一位名为钱炜(日文名:高坂武史)的日籍华裔,现正担任李宁集团联席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主要负责集团运营工作。这个时间点,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被扒出来有日籍高管参与运营的消息,无疑对李宁的舆论情势火上浇油。
10月17日,河南工人日报率先向李宁发发问:李宁新品疑似大佐,设计师不考虑民族感情吗?算是将这场舆论进一步拔高到了民族的高度。
第三阶段:高潮
对于公关危机的回应时间,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完善,这个数字是在不断缩短的,从最初的“黄金72小时”,到“黄金24小时”,甚至有了“即刻回应”的说法。从时间上来看,李宁的回应显然迟钝了一些。但与其回应内容相比,时间早晚反而不重要了。
10月17日下午,李宁高管冯晔在朋友圈发布动态表示:“我们的消费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识的传承还是太少了。同时我们更应该自省,如何在正确引导消费者的过程中,避免更多的误读。”
10月17日晚间,李宁集团执行董事李麒麟发布微博动态,疑似回应争议,动态图中的五张图片内容为中国古代士兵及近代军人的军帽。
不论是冯晔还是李麒麟的回应,尽管是作为个人的表达,但是这种“爹味”极其浓厚的说教性回应还是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反感。
10月19日,李宁官方的道歉姗姗来迟,其发布声明称:公司对于网络关于“逐梦行”新品的讨论高度重视;“逐梦行”秀款产品设计源于中国古代头盔、户外防护帽及棉帽。同时,向媒体透露,此次受争议的飞行帽目前并未生产和销售,未来也不会生产和销售。
之后,李宁的舆论危机渐渐熄灭下去。
02
不妥之处
除开这次由产品设计引发的公关危机之外,李宁这两年在公关管理上的“蜜汁操作”还是不少的:
首先,李宁之前被人扒出来连续多年使用不完整的中国地图;
其次,在“新疆棉”事件时期,李宁趁广大消费者抵制耐克、阿迪等国外品牌之际,坐地起价,在关键节骨眼推进“高端化”战略,收割消费者爱国热情;
然后,李宁邀请肖战、杨笠等争议较大的艺术来为自己的产品代言,引发社会讨论;
再然后,便是此次的“类日军军装”设计风格事件,李宁又在中国人民民族情感上玩了一把火。
李宁,究竟是怎么想的。
老实说,李宁此次的舆情处理实在不妥当,笔者认为,李宁之所以公关频频出现危机,原因可能有以下三条:
第一,李宁显然缺乏成熟的公关危机检测和预防机制。从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作为Z时代的年轻人是李宁的绝对消费主力。相比于老一辈消费者,年轻人的维权意识和自我表达意识要更高,特别是其消费权利被侵犯时,会优先到公共社交平台上去反映,这就极容易引发舆论海啸。这就要求企业对互联网相关舆论的检测和预防建立有效的机制,然而,从李宁迟钝的反应和道歉中可以看出,李宁显然没在这个地方下功夫。
第二,在危机处理方面,李宁内部一盘散沙。在危机公关管理领域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叫做统一口径,任何在公关处理领域比较成熟的企业都在遵循这个原则。即在这一原则之下,企业内任何个人针对相关事件发声时,都必须保持口径一致,或者干脆不在任何平台上主动发声音,在公司的最终口径出来之前,所有人都应该保持沉默。
毕竟,消费者不会管那么多,其会天然地将企业内个人发声与官方回应划等号,或者认为是官方即将发声的意图。
从李宁的处理来看,包括之前的海天,无一不是犯了这种错误。从结果来看,李宁内部个人在私域内发布的言论不仅没有达到平息舆论的作用,反而火上浇油,引发了舆论反弹,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损失。
这不仅说明了李宁内部管理人员脱离主流消费群体太久,更说明了李宁内部是缺乏类似于“归口部门”这样的舆论管理机构的。
第三,李宁不会和“网友”对话。
作为一家“上了岁数”的老牌企业,李宁也许很会与各类媒体打交道,面对媒体,只需要把核心概念、经营基调等基础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毕竟相比于互联网上零碎的个体,媒体还是比较强势、理性的。
但是,时代变了。
传播学中有个理论,名为“弱传播”,即在网络舆论场中,现实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反而会表现得强势,而现实中的强势群体会成为弱势一方。传播者要想取得有效传播,必须要和网络上的“强势群体”积极建立联系。
对于李宁来说,既然处于舆论场中的弱势,就应该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而不是当消费者质疑产品设计之时,自己主动跳出来阴阳怪气消费者没有“文化积淀”,这无疑是公关大忌。特别是对于李宁这类没有严格技术壁垒保护的专业运动品牌生产商,其可替代性实在是太高了,如果不积极“讨好”消费者,是很难在激烈竞争中博出位的。
显然,从李宁的回应内容中来看,即使是最终的官方道歉,虽然承诺了不会再生产相关服装,但仍在“嘴硬”,为自己的产品开脱。显然是没能搞懂消费者,更是没能搞懂自己的定位——作为一家企业,既非教育单位、又非媒体,有什么权利去引导、教育消费者呢?
03
转型中的李宁
摸了20多年石头过河
在谈及李宁转型之前,笔者先来简单回顾一番李宁的发家史。
李宁公司的创始人李宁是我国著名的体操运动员,1990年,怀揣着创办中国人自己的民族体育品牌的理想,李宁以自己的名字为新创办的企业命名。
在经历了初期的产业结构铺垫后,李宁于2002年确立了品牌定位:李宁,一切皆有可能,也正是从这一年起,李宁搭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从2002年到2008年,李宁的总营收从9.58亿元达到了6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0%以上,这在当时中国大陆的相关行业内已经算是很惊人的发展速度了。凭借着早期积极的扩张战略,李宁很快坐稳了国产品牌的头把交椅,在市占率上一度超越了阿迪达斯,成为全国第二。
以2008年李宁本人亲手点燃北京奥运圣火为标志,李宁彻底向当时的中国市场宣示了自己的地位。
然而,也正是从2008年开始,李宁反倒陷入了泥潭。得益于奥运会的举办,诸如安踏、特步、361°等一系列国产品牌纷纷崛起,对李宁的盟主地位形成了不小的冲击。而且,由于李宁对于自身的品牌定位十分模糊,只是粗略地将自己定位成为“运动装备供应商”,固然这在市场整体粗放发展时可以很快吃掉相当大的份额,但是随着我国国民运动的不断普及和细化,这种“大口吃饭”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时代变化了。
同时,由于奥运会效应的逐渐减弱,人们消费热情的衰退;加之次贷危机的影响,使得自2008年后中国整体的消费水平出现了短时期的增长匮乏,这些意料外的因素,使得李宁出现了库存积压——关店降本的死循环。
从营收数据来看,从2010年达到最高峰94.79亿元开始,到2012年,李宁的营收数据缩水到了66.76亿元,增长率也由13.2%暴降到了-25.22%。
恼人的业务数据也逼迫李宁不得不把口号换成了“让改变发生”。
转型
从2014年开始,在摸索了将近20年之后,李宁渐渐摸出了门道,也终于是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走什么路了。
通过重新喊出“一切皆有可能”的口号,李宁将自身的品牌定位从模糊的“运动装备供应商”转化成为了“互联网+运动生活服务提供商”,通过采取“单品牌,多品类”的营销战略,以“李宁”作为主品牌,同时辅之以多个子品牌,针对不同的市场层次进行设计,形成稳定的产品矩阵。
在逐渐明晰业务的同时,李宁还确定了自己的核心路线——国潮。
这并非李宁提出的新词,而是中国消费市场的一股新风尚,在这一时期,李宁将目标群体定位成年轻人,利用其日益增长的民族认同和个性展示的需求,选取了中国古典元素与当代潮流融合的方式,成功打造出了一个个爆款。
代表性的事件便是2018年纽约时装周上爆火的“中国李宁”logo,作为首家登上纽约时装周的中国运动品牌,“中国李宁”的成功不仅标志着其正式翻身、重现了往日辉煌;而且标志着其拥有了成为一家国际化的、能和耐克、阿迪在中国以外市场上掰掰腕子的运动装备生产商的潜力。
得益于转型的总体成功,从2014年到2021年,李宁的总营收数据逐年攀升,从60.47亿元爬升到了225.72亿元,最大年增长率达到了56.13%。
不过,尽管李宁在宏观战略上的转型契合了市场需求,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并不代表转型中的李宁就是没有问题的。
前文已经提到了,李宁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公关危机,一系列令路人尚且叹为观止的“智熄”操作,其背后绝非偶然,而是李宁对于这方面的不重视。
李宁的宏观转型固然成功,并且赚了大钱;但似乎就止步于此了。
路线的选择固然重要,但倘若不能得到好的管理执行的话,再好的路线也会被搞臭。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然而从近年的一系列危机事件的分析中,笔者认为,不论是公关处理,还是产品设计,亦或是短期的经营策略选择,这些微观层面的配套显然没有跟上总体路线的转型——李宁在这上面犯了懒。
相比于国内市场消费者的“宽容”,国外市场的要求要更加多元和苛刻,李宁要想真正走向国际,有些学费,晚交不如早交。
当然,尽管李宁的产品设计伤害了消费者的民族感情,但毕竟是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应该采取团结、批评、再团结的方法。李宁既然将人设定位于民族情感的土壤之上,将商业与民族大义绑定,如今却“吃饭砸锅”,行为固然可恨,确实应该批评。
但也不必要对其直接扣上意识形态大帽,将其批倒批臭。一来李宁们未必承担的起,二来也算是给其改正的机会,通过市场反馈明晰消费者的底线,帮助李宁交上那份应交的学费。
内容来源:一视财经
作者:木卫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非遗“活化”成热门话题(引题)这群“90后”年轻人让非遗走进生活(主题)羊城晚报记者马思泳岭南热土,历史底蕴深厚,以非遗文化为
2022-10-27 15:26
原标题:400年“国保”古建“三多堂”里的新“三多”中新网晋中10月27日电 中新网记者陆祁国“‘三多堂’又名曹家大院,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2022-10-27 15:33
原标题:宝源路:造访百年民居穿越似水流年文 羊城晚报记者王敏图 羊城晚报记者陈秋明在宝华路和龙津西路两条大名鼎鼎的历史文化街区之间,隐
2022-10-27 15:37
原标题:一张照片刺激出一部高分剧(引题)《大考》靠“真实”打动人(主题)北京晚报记者李夏至正在北京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大考》,是国家广
2022-10-27 15:28
原标题:“城市音乐周”走进首创郎园北京晚报讯(记者高倩)在改造老旧厂房、聚集文创产业、助力城市更新的层面,近年来,首创郎园在北京的三
2022-10-27 15:25
原标题:冯巩赵炎被推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新网10月26日电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26日消息,中国广播艺术团发布公示,根据《文化和旅
2022-10-27 09:39
原标题:“Z时代”大学生创客逐梦古都安阳:将甲骨文元素融入产品中新网安阳10月26日电 “甲骨文是体现殷商文化的主要元素符号,我们利用学校
2022-10-27 09:48
原标题:第五届进博会文物类展品完成进境查验货值约3 16亿元10月26日下午,参展第五届进博会的文物类展品完成查验,办理文物临时进境登记审核
2022-10-27 09:28
原标题: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引题)11个戏种北京竞演(主题)北京晚报讯(记者王润)11月2日至12月31日,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之第九届当代
2022-10-26 17:33
原标题:四大名著今年将全部完成《简爱》《基督山伯爵》等上线播出(引题)录制有声剧上译厂“跨行”出新(主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肖扬 实习
2022-10-26 15:34
原标题:《红与黑》12月登大剧院歌剧厅(主题)导演孟京辉主演梅婷分享创作解读(副题)今晚报讯(记者高丽)由司汤达巨著改编而成的先锋戏剧
2022-10-26 15:29
原标题:苏有朋凭借综艺《披荆斩棘2》成功翻红(引题)用诚意和努力“披荆斩棘”(主题)今晚报记者高爽在综艺《披荆斩棘2》(上图)中,苏有
2022-10-26 15:31
原标题:全国45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2021年新增作品250多万部,存量作品超过3000万部,但年内改编成影视剧目的仅100多部——(引题)网络文学IP
2022-10-26 15:42
原标题:与旅游相融合带动增收致富(引题)甘肃非遗百花齐放结硕果(主题)牛莹祁晓亮中国旅游报记者张陇堂近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
2022-10-26 15:29
原标题:千年古隆中今朝意更新中国文化报驻湖北记者 瞿祥涛“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2022-10-26 09:38
原标题:全程高效扶持孵化网络精品树立行业标杆(引题)网络视听精品“实训营”开全国之先(主题)北京日报记者李夏至开播即登热搜的《一年一
2022-10-26 09:45
原标题: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让申城闪耀着艺术之光黄艺芹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散落在申城的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美术馆、图书馆,甚至是企
2022-10-26 09:40
原标题:《文物之美》带青少年领略中华文明北京日报讯(记者路艳霞)《文物之美》新书发布会近日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举行。据了解,《文物之美》
2022-10-26 09:37
原标题:广西柳州:(引题)乡村文化人才振兴的“火塘”越烧越旺(主题)中国文化报驻广西记者 郭凯倩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2年公
2022-10-26 09:30
原标题:以典故桥梁词曲展现博大中华文化(引题)“九说中国”系列图书推新作(主题)今晚报讯(记者高丽)从诗词、汉字、节日、典故等多个维
2022-10-26 08:30
原标题:福建漳州南靖县田螺坑村(引题)梯田土楼古韵悠悠(走进传统村落)(主题)人民日报记者王崟欣福建土楼是由生土夯筑而成的大型围拢型
2022-10-26 08:38
原标题:网络剧《血战松毛岭》影像书写青春党史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赵亮10月27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福建省广播电视局指导的革命
2022-10-26 08:29
原标题:传统戏曲火遍青春校园光明日报记者王笑妃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等四部委印发《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戏曲进
2022-10-26 08:29
原标题:铜器制作,艺人的坚守和初心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吴铎思化铜、切割、打磨、抛光……“叮叮当当”的锻刻声中,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铜器工艺
2022-10-26 08:32
原标题:总览莎士比亚的一生(引题)《威廉与我》登陆广州大剧院(主题)羊城晚报记者艾修煜10月25日、26日,2022年广州艺术季的优质剧目——
2022-10-26 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