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酱香型白酒行业中,优质的基酒产能始终都是各大品牌制胜的重要法宝,为此,近年来,一些酱香型白酒企业为了在短时间内实现产能扩张,纷纷开启并购模式,相继将其他酒厂收入囊中,虽然产能得到了提升,但品质却是参差不齐。
与此同时,视品质如生命的酱香型白酒企业却做起了慢功夫,比如郎酒、茅台,数十年如一日地自建酒厂,虽然投入大、成本高、周期长,但自产出来的基酒品质却是可控的,也都是优质的,一些白酒上市公司都会采购郎酒的基酒就是最好的注脚。
【资料图】
10月4日,「2022郎酒重阳下沙大典」在郎酒庄园吴家沟生态酿酒区天元广场隆重举行,郎酒董事长汪俊林在大典上宣布,郎酒已具备年产6万吨酱香型白酒能力,并在当天全部投产,明年的今天,6万吨新酒全部入库,百年郎酒迎来历史最高产能时期;还进一步明确了2023年产销原则,并宣布明年恢复线下渠道郎牌郎酒销售。
业内人士表示,纵观近几年的中国白酒市场,酱酒热潮带动了整个白酒行业的发展和变化,然而,基酒产能一直都是制约酱香型白酒企业发展的拦路虎,真正有能力酿出优质酱香型白酒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正因如此,市场份额才会不断向郎酒、茅台这样的龙头企业集中。
百年郎酒,酱酒产能、储能、势能已站到行业前列
俗话说的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没有经过沉淀的酱香型白酒企业根本无法在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同时,只有经受住市场和岁月的双重检验,酱香型白酒企业才能行稳致远、基业长青。
作为百年企业的郎酒,以持续、稳定地向市场供应高品质白酒为自身追求,并将品质主义、长期主义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基因中,经年累月地地辛勤耕耘诠释“正心正德酿好酒”的价值主张。
2022年以来,从发布首创的企业内控标准,到实现产能历史性突破,郎酒正以产能飞跃促品质升级、以品质坚守塑品牌价值。
“储能的规模性、稀缺性与多样性是郎酒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与稳定器。”在业内人士看来,产能的历史性突破和品质标准的全面升级,正在为郎酒的长远发展开启新的篇章。
众所周知,没有强大的产能、储能做保障,白酒的品质就无从谈起。二十多年来,郎酒在扩产、储酒之路上,从未停下脚步、一刻都不敢懈怠。
然而,不是所有的酒皆能历久弥香,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即必须是优质的基酒在岁月的淬炼之下才会拥有“好滋味”,方能“惹人醉”。
扩产能,酿好酒,离不开核心产区的水土,而赤水河就以其独有的生态条件,成为我国白酒产业的“宝藏河”——纯净、清冽的河水,川南黔北独有的糯红粮,以土地为链接,彼此滋养,构成独属于赤水河流域的良性生态循环,让长达500公里的河水两岸,云集了上千家酒厂。
其中,又以茅台至二郎间的49公里河谷因条件最优,被称为中国酱酒的“黄金河谷”,而郎酒的酿酒车间正好都在“黄金河谷”之内。
至2022年重阳,历时十载打造的吴家沟生态酿酒区绵延十里,占地千亩,43栋酿造车间星罗棋布、3栋制曲车间整齐排列、近2300口窖池、6万吨制曲产能,年产值200亿元。
同时,投资3亿元、占地30亩的盘龙湾生态酿酒区也正是亮相,14座厂房成了郎酒产能登高的新引擎。
至此,吴家沟生态酿酒区,与二郎、黄金坝、两河口、盘龙湾,郎酒五大生态酿酒区,6万吨高端酱酒产能托举下,郎酒酱酒产能、储能、势能已然站到了行业前列。
尽管在地利上占尽了优势,但追求极致主义的郎酒,仍在善其事、利其器,就是为了确保每一瓶酒的优质。
因为郎酒的百年发展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品质才是立企之本,只有品质才能获得消费者的持续青睐。只有极致品质,才是郎酒做强、做长、做大的唯一道路。
事实最有说服力。百年来,郎酒一直采用川南黔北的高粱酿酒,这个区域特产的高粱具有颗粒小、皮厚、坚实、饱满、支链淀粉和单宁含量高的特点,是多轮次蒸煮和发酵酿造郎酒的最佳原粮,郎酒把这珍稀特产称为“米红粱”。
米红粱的坚实成就了郎酒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米红粱的品质决定着庄园酱酒的品质。目前,郎酒已在川南500多个村订单化种植米红粱,这意味着郎酒的品质从田间地头就开始得到了保证。
另外,历经十四年打磨,郎酒庄园“生长养藏”的独门秘笈作为脉络,构建起以“生态、酿造、储存、品控、体验”为支撑的五大体系。其中四种贮存形态,“天宝”“地宝”“仁和”三大天然洞藏洞库提供18万吨高端酱酒储能。预计到2026年,郎酒不同年份基酒储量将达到30万吨。
青花郎在内的全品项产品,将在明年迎来质量升级
酒以载道,优质的酱香型白酒都要顺应天时、地利、人和,酿制过程必须严格遵循“端午踩曲、重阳下沙”的季节性生产方式,容不得半点马虎,更不允许丝毫的投机取巧之心。
近年来,郎酒持续深入打造以“品质、品牌、品味”三品战略为核心的品牌生态系统。按照“正心正德,敬畏自然,崇尚科学,酿好酒”的发展理念,不断在品质主义道路上完成自我超越。
今年3月28日,酱酒行业首份企业内控标准《郎酒酱香产品内控准则》对外发布。郎酒花费近7年时间,全方位完善内控标准,形成了一套适合郎酒自身发展的《准则》,用六大章节、115项企业标准,从酿制、储存、筛选、勾调、上市的每一个环节,对每一滴郎酒的生产全过程进行了严苛细致的规范,形成了铁的律令。
“很多事情不是因为有了机会才争取,而是因为争取了才有机会!”白酒营销专家蔡学飞直言,千百年来,郎酒人遵循自然时令规律、采用复杂酿造工艺、耐心贮存数年时光,终于将高粱、小麦和水酿成一滴滴醇厚甘美的酒液,以匠心和诚意将佳酿呈现于广大消费者面前。
而在每年10月重阳下沙时,郎酒的当年储量、次年产量及市场计划投放量都将被公开,从而成为消费者、投资者格外关注的话题。
“我们为什么公布卖了多少酒、存了多少酒,是为了让我们消费者、媒体都能算清账。如果郎酒有朝一日卖出10000吨红运郎,那大家就知道我们是在卖假酒。这是对我们自身最好的监督。”汪俊林坚持认为,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市场更加理性,广大消费者对白酒有了自己的认识,郎酒要接受全社会的公开监督。
在2022年10月4日重阳下沙现场上,汪俊林兑现了承诺公开郎酒储、产、销规划,“存酒到达30万吨前,酱香郎酒每年的销售总量控制在上年储存总量的十分之一。即今年存储18万吨,明年销量不超过1.8万吨。”
在业内人士看来,优质酱酒的吨位决定未来企业的体量和地位,从主流酱香型白酒企业2021-2022年的投产量以及未来5年的规划产能,可以初步判断未来主流酱香型白酒企业的产能竞争轮廓。
“只有大规模的产能才会有优质的供给,只有大产能才能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北京正一堂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杨光认为,产能3万吨以上才能参与未来的酱香型白酒的头部竞争。
如今的郎酒已经具备年产6万吨酱香型白酒能力,且都是优质产能,在快生产、快储存持续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同时,郎酒的慢销售原则却依然没有改变,
销量于储量,十中取一,包括青花郎在内的全品项产品,将在2023年年将迎来质量升级,其中红运郎、青花郎、红花郎投放量不增加,与2022年持平,同时以上总量优先保证好商、优商,确保市场良性;郎牌郎酒明年恢复线下渠道销售,投放总量3000吨。
另外,郎酒旗下产品明年的出厂价稳定不变,但市场零售价会稳中有升。按年份提升市场售价,出厂日期每增加一年,供价、零售价提升5%。对此,汪俊林直言,酱香型白酒的年份是有价值的,也是有价的。
业内人士则表示,随着大品牌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产品的不断升级迭代,郎酒的销售额不仅进入快车道,更用极致品质收获了市场以及良好的消费口碑。
标签: 企业发展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参与编纂《香港志》是我的荣幸”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冯学知《香港志》首册《总述·大事记》英文版日前在香港礼宾府举行出版典礼。作
2022-10-08 09:38
原标题:中国新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10月7日电(记者王浩)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四川省通济堰、江苏省兴化垛田、浙江省松阳
2022-10-08 09:40
原标题:澳门艺术博物馆藏品首次亮相故宫博物院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电 据中新社报道,由故宫博物院与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合办的“阅世遗情—
2022-10-08 08:38
原标题:江河奔腾看中国丨游古韵通州赏运河文化大运河全线文化遗存丰富,随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逐步推进,沿线各地依托文化遗产,多点联
2022-10-08 05:47
新华全媒+原标题:主旋律电影持续领跑国庆档市场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主旋律电影在全国电影院线持续热映,截至10月7日15时,猫眼实时票房数据显
2022-10-08 05:39
原标题: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新一批故宫博物院文物新华社香港10月7日电(记者黄茜恬)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7日宣布,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第二批
2022-10-08 05:26
原标题:澳门首部沉浸式爱国主义戏剧首演人民日报澳门10月6日电 (记者富子梅)澳门首部与世界遗产结合的沉浸式爱国主义戏剧《郑家夜宴》,
2022-10-07 08:37
原标题:江西武宁发现恐龙蛋化石距今约7000万年10月5日下午,江西九江市武宁县罗坪镇关山村渡溪一工地挖出三枚疑似恐龙蛋化石,一枚化石露出大
2022-10-07 07:24
原标题:为优秀传统文化找到正确“打开方式”在山水画卷中徜徉,以歌声寄出秋日乡思;演绎采菊、晒菊、酿酒过程,以曼妙舞姿展现东方美学;以
2022-10-07 07:47
原标题:展现民族手艺,深山集市开进北京园博园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赖志凯10月4日,作为让上万名绣娘走出大山、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市场化平
2022-10-07 05:48
原标题:我国科学家实现百公里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记者张泉)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
2022-10-06 15:39
原标题:“尚意千载——宋代书法主题展”武汉开幕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张翀通讯员李宗荟聂智园曾博文国庆期间,湖北省博物馆以一场“尚意千载—
2022-10-06 15:28
原标题:中国歌剧舞剧院音乐诗剧《大河》在京上演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 中国歌剧舞剧院音乐诗剧《大河》(交响乐版)5日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
2022-10-06 08:27
原标题:科普:为第二次量子革命奠定基础(主题)——解读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副题)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记者冯玉婧)以量子计算和量子通
2022-10-05 15:42
原标题:【网络中国节•重阳】动画视频|一键解锁“重阳节”的正确打开方式冉冉秋光,佳节又重阳。重阳节自古便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被赋予
2022-10-05 09:42
原标题:重阳节的九个小知识:为何又叫登高节?重阳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一直以来备受重视。上海社会科学院文
2022-10-05 08:42
原标题:重阳节送别83岁作家张秋生《小巴掌童话》温暖几代读者上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新闻出版事业家张秋生,10月4日凌晨在上海病逝,享年83岁
2022-10-05 05:43
原标题:开幕三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受热捧新华社香港10月3日电新华社记者黄茜恬林宁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自7月3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掀起一
2022-10-04 15:29
原标题:科普:现代人与已灭绝古人类有何差异——解读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记者张莹)人类起源和进化一直是古生物
2022-10-04 15:37
原标题:200余台好戏大戏装点节日舞台北京日报讯(记者李俐)今年国庆假期和重阳佳节交集,首都文艺舞台以“大戏看北京”为主线,抒爱国情怀、
2022-10-04 15:37
原标题:今又重阳,这些小知识请查收→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欢聚庆贺,祈福家中老人健康长寿。重阳节为什么又叫“老人节”?它
2022-10-04 15:41
原标题:《万里归途》领跑国庆档(引题) 主旋律影片备受观众青睐(主题)北京晚报记者袁云儿今年国庆档上映的四部主旋律新片从微观着眼,讲
2022-10-03 19:47
原标题:“坊间对话”第12期黄盈、李宝群等人参与探讨(引题) 经典小说改编话剧尊重原著还是大胆创新?(主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郭佳 文艺
2022-10-03 15:32
原标题:出道十周年之际推出纪念专辑(引题) 袁娅维:音乐让我过得很鲜活(主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 寿鹏寰在出道十周年之际,曾在《中国好
2022-10-03 15:41
原标题:古代经典的“超文本”阅读法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古代经典导读课程,中小学也将更多的经
2022-10-03 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