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今日热讯:雅迪电动车的守位困局:高端化成色不足,质量问题频发?

时间:2022-10-01 18:34:50    来源:大雪财经    

| “拔足狂奔”背后的隐忧。


(资料图片)

作为行业“后起之秀”的雅迪,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自从2018年逆袭爱玛,成为市场销量第一后,雅迪几乎再也没有将领先优势拱手于人。2018-2021年,雅迪电动车销量不断上升,市占率从16.3%猛然提升至27.9%,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①

而在2022年上半年,雅迪控股(01585.HK)继续高举高打,以140.51亿元的营收领跑全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约9亿元,业绩飞升不仅带动雅迪股价大涨,更加固了“两轮电动车第一股”在行业内的强悍统治力。

不过,屡屡在市场祭出“领航者”强势姿态的背后,我们也发现了这家两轮出行巨头在行业“内卷”以及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笼罩下,“拔足狂奔”背后的隐忧。

对于中国人来说,两轮电动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作为便捷、经济、环保的代表性交通工具,两轮电动车自1983年问世以来迅速普及,成为解决国内居民出行“最后五公里”的首选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亦是两轮自行车的产销大国。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我国两轮电瓶车销量由3050万辆增长至4100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8%。而截至 2021 年年底,中国两轮电动车的保有量高达 3.4 亿辆,电动自行车日均骑行量超过7亿次,日均充电需求超过1亿次。

而始于2019年的“新国标”政策,成为了已经趋于成熟的两轮电动车行业一次重新洗牌的契机。随着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在政策高压下被迫退出市场,市场竞争逐步集中到行业大品牌、大企业之间。在此背景下,“强分化”、“头部集中”、“战略转型”,逐渐成为新周期内电动车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作为行业老大的雅迪,自然也是不会放过这一次难得的机会。在新国标带来源源不断的换新需求之下,雅迪电动车迅速跟上市场“节奏”,在产销两端不断发力,其业绩一直维持着较高的增速。

体现在财务数据上,可以看到,2019-2021年,雅迪的营收分别为119.7亿元、193.6亿元、269.7亿元,增长率分别高达21%、62%、39%。

而在2022年4月27日晚,雅迪控股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约269.7亿元,同比增长39.29%;净利润约13.69亿元,同比增长43.04%。⑤

乍一看,这样的一份成绩单已经是可圈可点,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业绩踏入上行通道的同时,雅迪在部分关键财务指标上的弱势似乎一直未能有所改观——比如,毛利率持续下滑的问题。

2019年到2021年,雅迪电动车在营收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毛利率分别为17.4%、15.9%以及15.2%,呈现逐年下滑态势,以2020年为例,全年电动车销量增长77%,但营收增长却只有62%,低于销量的增长。

毛利率的下行,也显著制约了雅迪的盈利空间,数据显示,近年来,雅迪的净利率几乎维持在5%左右,综合费用率(含管理费率、营销费率、研发费率)近两年保持在11%左右,作为行业绝对龙头企业,雅迪的赚钱能力甚至比主营代工业务的某些制造业可比公司还要低。

而最新的半年报显示,雅迪控股毛利率有所上升,达到了17.92%。但熟悉雅迪的人都知道,毛利率的提升,其实与雅迪年初的提价策略有很大关系,而并非雅迪自身的成本控制有多大的改善。

即便是对比同行业来看,雅迪的盈利能力也有被同行业赶超的趋势,例如,曾经在营收,销量等多个指标上遭遇雅迪压制的爱玛科技,2022年中报毛利率从11.72%上升至14.66%,净利率则从4.34%攀升至7.99%,其净利率更是超过了雅迪。

如今,随着行业各路竞争对手整装上阵,电动车市场格局更是千变万化,没有哪家企业可以一直稳坐第一。在雅迪高举销量、规模大旗的同时,人们对于雅迪是否已经成功跳出“价格战”,是否能够在常态化高压竞争下还能形成足够企业经营管理存续的“利润垫”,渐渐多了一些问号。

众所周和,随着国内电动自行车市场的竞争白热化,为了抢占市场,车企纷纷诉诸于“价格战”以作为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而作为行业中最看重渠道和市场的雅迪,自然也是玩价格战的“老手”。

早在2016年在港交所上市时,雅迪便借助资本的力量曾打出“所有车型降价30%”的旗号,甚至,最高档的雅迪车型一度降价1500元;

而在2020年10月,雅迪还和拼多多合作举办过“品牌万人团”活动,旗下冠能、欧睿、莱昂等两轮电动车降价10%-30%。降价,对于雅迪冲刺销量带来的提振效果也十分显著。

但也要看到,价格战在任何行业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雅迪来说,虽然通过“价格战”的胜出,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迅速建立起了市场优势,但与此同时,压缩的却是企业自身的利润空间,伤害了品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有市场观察人士表示,在雅迪过往几年掀起高端化转型,高调反对“价格屠夫”打法的同时,自身却始终无法跳出相应的怪圈,为了强行保住市场地位,频频主动选择降价并“以价换量”的做法,相当于将行业带来入了一片循环往复,无序竞争的旋涡。

更何况,随着新国标政策红利和产业技术升级红利逐渐消退,以及通胀背景下全球工业原材料的涨价,在行业分得最大一块蛋糕的雅迪,也会率先从各方面感受到寒意。

届时,随着电动车市场再度陷入饱和,一场新的价格战恐怕也将来临,未来一个空有体量和规模,利润却堪比“代工厂”的雅迪,又将如何应对重重冲击?

“高端化”一直是雅迪近年来的重要布局之一。近年来,雅迪频频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通过对制造和研发等领域加大投入,来争取在高端市场的主动权。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雅迪厉兵秣马,费尽心血推出的“高端化”是否取得阶段性成功,外界始终看法不一。

早在2015年,雅迪就率先提出了“更高端”差异化战略,依靠产品力与技术力的升级,从价格战的泥潭中抽身而出,以囊括了材料、工艺、技术乃至服务创新的一整套“高阶玩法”,颠覆了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

“近年来,雅迪先后研发出TTFAR2.0增程系统、石墨烯3代电池,媲美汽车级智能化水平的智能车机系统等行业领先技术成果,引领了两轮电动车的品质与技术革命。”雅迪集团高级副总裁王家中表示。

石墨烯电池技术是雅迪的一大“杀器”。根据王家中的介绍,作为石墨烯电池的首创者,雅迪在去年发布的全新TTFAR石墨烯3代电池,具备了长寿命、大容量、快充电三大特点,与普通铅酸电池相比,寿命是普通铅酸电池的3倍,同等体积下实现了20%-25%的续航提升,抗低温技术让其冬季也能实现长续航。

而在去年11月,在“中国最冷小镇”呼中镇,TTFAR石墨烯3代Plus电池、国际领先的TTFAR电机以及全球首发的TTFAR智能温感充电器等多项核心技术的雅迪冠能二代E8,创下了“一次充电超200公里”的低温续航惊人记录,解破了电动车“续航与动力不能兼顾”的行业难题。

为了更快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落地,雅迪多年来持续投入重金,用于高端产品和技术的研发。2019年至2021年,雅迪研发费用分别为3.86亿元、6.05亿元、8.44亿元,而在2022年上半年,雅迪的研发费用就高达5.05亿元,这对于行业内其他玩家来说,几乎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固然,从一系列动作来看,雅迪发力高端化并非纸上谈兵,从资金,人才,到技术、产品的商业化落地,各个要素形成了立体化的支撑,但也要看到,除去媒体渲染的因素之后,雅迪的高端化之旅实际上并不顺畅。

比如,在2021年7月,雅迪曾在众多媒体的见证之下推出高端化的“扛鼎”之作——VFLY系列电动两轮车,包括多个系列产品,售价从6千多元到近两万元不等,希望“打造从外观设计、驾驭性能到智能化应用的电动两轮车产品的极致体验。”

但没曾想到, 雅迪VFLY发布会竟然在聚光灯下成为了“大型社死现场”,车身搭载的智能语音助手并未及时响应工作人员的要求,与此同时,VFLY品牌搭载的大屏幕被用户评价为“花哨但不实用”,社交媒体上也有用户吐槽表示,购买VFLY产品,除了需要为“源自保时捷设计”这样的噱头支付溢价之外,还需要额外付出了一块大屏幕的钱,着实不划算。

事实也证明,子品牌VFLY的问世,并没有能够hold住雅迪在高端化路径上的战略野望,这款仅仅是价格“高端”的产品在隆重推出之后,并未给市场留下较深的印象,就悄然泯然众人。

在全国数以万计的雅迪线下门店,能够对外展示和出售VFLY的网点寥寥无几,许多中小经销商对于这款产品的上市甚至毫不知情。在天猫雅迪官方旗舰店搜索关键词“VFLY”可以发现,相关产品的销量几乎为0。

而在2021年年报中,雅迪也甚至干脆直接放弃披露VFLY电动车的销量和营收,这款产品折戟市场的背后,恰恰是雅迪在高端化之路上急于求成的缩影。

而直到今天,雅迪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力仍在依赖2021年销量超400万台的冠能系列苦苦支撑;而与此同时,这款在2020年就已经诞生的“老”产品也在迎来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市场上对冠能系列这一“爆款”进行跟随和模仿的品牌日益增多,而在新的品类和产品还未建立起足够品牌认知度的阶段,雅迪若不能借冠能之势将高端品牌力快速突破下一区间,也恐将在同质化竞争中逐渐陷入“为他人做嫁衣”的窘境。

而从近年来终端市场的表现来看,1000元-4000元的大众价格带,依旧是雅迪电动车销售最为活跃的区间之一。据华创证券援用鲁大师《2021电动两轮车行业调研报告》显示,2021年,雅迪在4000-5000元价位中销量排名第一,但在5000-6000、6000-7000元价位中仅排名第三。在5000元以上的价位,小牛和九号的表现更好。而在6000元以上的价位中,雅迪品牌销量仅仅占不到1%,高端市场的表现并不足以服众。

在“高端化”之路荆棘丛生的同时,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雅迪向上突破的阿喀琉斯之踵。

今年6月,台州市市场监管局2022年流通领域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抽检结果公示,有多个知名电动车品牌抽检不合格,其中,安徽金寨基地生产的雅迪电动车就“光荣”上榜。

而在今年8月,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在电动车质量抽检环节中,共抽查88批次,其中有14批次为不合格,涉及:雅迪、爱玛、绿驹、五星等多个电动车品牌。

据有关统计,去年,雅迪在北京、广西和哈尔滨等多地市场监管局电动车质量抽检中,多次被检出存在质量安全不合规、不达标等问题。而在 2020 年 7 月,雅迪因个别型号电动车存在安全隐患,召回 1.1 万辆电动车。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雅迪关键词显示,相关记录累积超千条,用户投诉内容多指向雅迪电动车质量缺陷,售后服务态度差以及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等问题。

在业界人士看来,雅迪电动车想要走中高端路线,除了需要提升原创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强大的供应链管控能力,以及稳定的的产品质量、高效的服务,以上几点关键因素缺一不可。

而从近年来企业的表现来看,从“一盔一带”到“幸盔有你”到“717骑行节”,雅迪虽然多年来一直剑指“安全骑行”,号称要提供让消费者有幸福感的产品和服务,但实际上仍然是侧重于品牌塑造、流量玩法和“圈层营销”,而非真正意义上解决消费者安全出行的问题。

长期来看,雅迪要想在高端化路线上有所斩获的话,首先要确保的是雅迪的“产品力”能够靠得住。这个“产品力”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质量,而是与之相关的品牌理念、研发,生产、物流、售后等一系列环节,以及雅迪针对于电池安全、骑行人安全意识薄弱、道路交通安全等问题的一套全方位解法。

而从市场不断扒出雅迪“黑点”的情况来看,这无疑也是对这家电动车巨头是否已经真正找准自身定位,并找到高端化底层逻辑的深层次拷问。

如今,“新国标”的政策红利推动、外卖快递配送与C端用户需求的提升,“双碳”背景下的绿色出行需求,都在推动着两轮电动车行业向前发展,但我们也要看到,在整个行业由蓝海周期走向红海周期的同时,企业更需要放弃“营销至上”“渠道为先”等舍本逐末的行为,以产品品质、服务,信誉为重,回归“价值消费”的本源,毕竟,优秀的产品才是品牌与用户之间最直接的连接点,才是企业能够焕发永久生命力的立身之本。

而从总体来看,从堪比代工厂的利润率,及其探索高端市场的萎靡表现,甚至质量问题频发的状况来看,雅迪想要打造全球一流电动车品牌,实现“全面倍增”的野心和欲望似乎还是有些过于乐观。在电动车赛道之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之下,一个在各方面已经展露疲态的雅迪,又将靠什么接续自身的辉煌?(来源:华祥名)

标签: 雅迪电动车 高端市场 电动自行车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