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焦点资讯:滴滴:被罚80.26亿!

时间:2022-07-22 20:49:51    来源:观点    

01

滴滴违法,触目惊心!


(资料图)

到今天,我终于明白一年前为什么不让滴滴上市了!

记得去年7.1百年大庆前一天,滴滴出行意外地赴美上市,过程十分低调,此前几乎没有向外界透露什么风声。

创业已逾9年的滴滴,以出人意料且极为安静的方式实现了资本变现。这一中国网约车市场绝对的霸主,以其难以撼动的垄断地位,获得670亿美金的估值,在过去10年整个美股市场,排行第6。

仅仅间隔一天,7月2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7月4日,国家网信办发文:

“滴滴出行”APP出现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下架“滴滴出行”APP。

所以,一年来滴滴都不能正常下载。

为什么这样一家大企业会受到如此对待?是滴滴真的犯了错还是例行检查?这个问题在今天终于有了答案。

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各处人民币100万元罚款。

光看这一段似乎没有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毕竟知道滴滴出事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所罚的金额也没有超过阿里当初180亿的“天价罚单”。

然而新闻发布会上披露出的细节,让人觉得触目惊心,脊背发凉。

违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1196.39万条;

过度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应用列表信息83.23亿条;

过度收集乘客人脸识别信息1.07亿条;

过度收集乘客年龄段信息5350.92万条;

过度收集乘客职业信息1633.56万条;

过度收集乘客亲情关系信息138.29万条;

过度收集乘客“家”和“公司”打车地址信息1.53亿条;

过度收集乘客评价代驾服务时、App后台运行时、手机连接桔视记录仪设备时的精准位置(经纬度)信息1.67亿条;

过度收集司机学历信息14.29万条;

以明文形式存储司机身份证号信息5780.26万条;

未明确告知乘客情况下分析乘客出行意图信息539.76亿条;

常驻城市信息15.38亿条;

异地商务/异地旅游信息3.04亿条......

存在16项违法事实!

原来,我们哪有什么隐私,都是自己蒙着眼睛、实际上被扒光了衣服的透明人。

而且在官方通报的滴滴违法违规行为里面,措辞异常严厉:

阳奉阴违,恶意逃避监管………给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数据安全带来严重安全风险隐患。

滴滴从去年7月被7大部门联合调查至今,已经过去了一年,从今天的调查结果看,滴滴给国家数据安全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已经坐实了。

不过,这都出卖国家利益和个人隐私了,只罚80亿和高管每人罚100万,是不是太轻了?

02

滴滴的寡头之路

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滴滴为什么有这么大能量收集如此众多的信息?

首先我们来看网约车市场本身要涉及多少数据量。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94.8万本、车辆运输证155.8万本。2021年全年网约车完成订单量83.2亿。

每单产生一条个人信息,那仅2021年就产生了83.2亿条。

目前,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4.53 亿,较 2020 年 12 月增长 8733 万,占网民整体的 43.9%。

换而言之,我国有超过4亿人的个人信息被滴滴违规使用,将近一半的网民个人信息“集体裸奔”。

而在网约车市场,滴滴已经形成了绝对的垄断地位。

兴起自2010年起的网约车,经过11年的发展,格局已经历多次调整。

2010年9月易到用车正式上线;2011年底摇摇招车上线,基于LBS的移动打车应用开始百花齐放,其代表有:摇摇招车、打车助手、打车小蜜(易道)、微打车、易达打车与滴滴打车。

彼时可谓群雄并起,各种疯狂的跑马圈地此起彼伏。

但这一时期,网约车平台是通过融资获取资金来源,再利用高额补贴打价格战来扩充市场,不断攻略消费群体。

2013年,网约车的舞台上重要的角色是当时几乎吃下北京市场的滴滴与盘踞江浙沪的快的。

两家都各有各的市场基本盘,各有各的幕后大金主。

快的得到了阿里的投资,滴滴获得了腾讯1500万美金注资。

彼时,网约车平台依然是深陷价格战不能自拔,只要谁不补贴或者补贴力度小了,用户就会跑向竞争对手。

时间到了2013年下半年,没几家打车应用能吃得消这样的烧钱速度,除了大佬进场做支撑的快的和滴滴,其他平台大都偃旗息鼓,让玩得起的大老板去玩……

至此,双寡头之势形成。

然而互联网企业有个显著的特征——天然趋向垄断;网约车平台自然也不例外。

2015年2月滴滴快的合并,2016年8月滴滴出行并购优步,网约车市场逐渐形成滴滴出行一家独大的垄断市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7年滴滴出行渗透率高达58.6%,远超首汽约车、神州专车、易到和曹操专车等。

网约车市场的生存环境是难以想象的恶劣,但奇怪的是新入局者仍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享道出行”,“T3出行”,再如“阳光出行”、“AA出行”、“多彩出行”、“花小猪打车”等络绎不绝地涌向这一被寡头垄断的市场,都“妄想”来分一杯羹。

不过所用的办法大体一致,基本也是通过主打社交属性或推出大力补贴,试图在行业巨头的身后占据一席之地。

截止到今年初的数据,滴滴出行占据市场份额近80%,处于绝对的龙头地位。

留给新平台发展的空间,被头部平台挤压的所剩无几。剩下20%左右的市场份额由大大小小的100多家平台共同占有。

滴滴通过前期打价格战,利用高额补贴或者原有垄断地位等等手段,打压对手,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等到“熬死”所有对手后,自己完全获得垄断地位,消费者也形成消费惯性,得到稳定现金流后再提价,把利润补回来。

网约车进入“一滴多强”的时代后,滴滴凭借垄断地位,不光是靠大数据杀熟来获得超额利润,还有最值钱的“乘客数据”。

滴滴到底把这些数据共享给谁,都用在了哪些地方,我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滴滴利用这些数据发了大财。

在赴美上市的途中,幸亏被国家层面及时叫停,不然一旦融入了外国资本的元素,真不知这些数据会被用作什么。

03

数据安全是一切的底线

大数据就像一座漂浮的冰山,海面下所蕴含的巨大价值正被不断挖掘而出;自身集中化的存储与管理模式,却使其成为别有用心之人实行攻击的绝佳目标。

2018年5月的某个清晨,一名男子正在悠闲地慢跑,他从停车场出发,穿过森林,在另一头的白色平房前停下。他手腕上的黑色Polar穿戴器记录下了跑步速度、轨迹以及消耗的卡路里。

这名男子是美军核武器基地的高级官员,在之前几个小时的锻炼中,他无意间用脚“丈量”了一个秘密军事基地。他手腕上戴的运动穿戴器,他的姓名、照片、行动路线等信息,被软件记录得一清二楚。

此后,有公开组织调查了2014年以来,6000多名Polar用户的健身资料,还原出超过200个“机密地区”的坐标:

包括48处核武器储存所、18个情报机构、6处无人机基地、2处核电厂。

数字经济时代,就连超级大国的绝密军事信息,一个不经意之间便能“形同裸奔”,供全世界人民观赏。

可见,数据安全的问题,严峻到何种程度。

事实上,全球大数据安全事件呈愈演愈烈的态势,针对大数据的勒索攻击和数据泄露问题日益严重。

去年5月,美国大型燃油运输管道运营商Colonial Pipeline因遭受黑客攻击,被迫关闭旗下燃油管道。

事件一出,白宫震动,美国汽油期货周日涨逾3%至每加仑2.217美元,为2018年5月以来最高。美国取暖油期货跳升至2020年1月以来的高点。

一次看起来很小的数据安全事故,让美国这个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类比到滴滴这次事件,我甚至有理由怀疑他们正在“叛国”。

要知道,日本侵华前,曾专门派出大量间谍到中国境内实地测绘;而滴滴是有地理路线图的,这回只怕他们的工作做得比当年的日本人更出色。

一旦这些数据被他国所得,那就可以根据滴滴窃取的行程数据,对我城市道路情况、交通峰潮信息以及人流物流信息进行分析。

分析出这些数据有什么用呢?在现代战争中,可以提高核打击效果,提高同等条件下核武器及生物、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毁伤效果。

这明显给国家信息安全构成威胁,处在严重犯罪红线内。

所以,滴滴的事件被爆出来是件好事,起码给了我们亡羊补牢的机会。

未来,数据与个人信息合规将成为必须正视的重要工作之一,不论这个企业是头部的,还是独角兽,还是初创的小微企业。

因为,这些信息保护已经不单单是个人隐私权问题了,它还涉及每个公民个人财产的安全,甚至牵扯到国家安全!

标签: 数据安全 个人信息 触目惊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