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在线音频第一股已暴跌90%,喜马拉雅还能撑起270亿的估值吗?

时间:2022-04-19 18:04:47    来源:大雪财经    

月活用户达2.7亿的喜马拉雅,却做成了亏本生意。

音频平台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喜马拉雅”)近日再一次提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上市。据悉,这已是喜马拉雅第三次冲击上市,前两次均无功而返。

业内人士分析,作为中国第一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第三次冲击IPO背后,是连年亏损的尴尬,仅近三年亏损额就高达20亿元。而因急需大量资金以及没有明确的盈利时间表,让喜马拉雅处于艰难境地。

作为中国在线音频排名第一的平台,喜马拉雅全端月活跃用户达到2.7亿。手握2.7亿用户、每天平均听2.4小时,喜马拉雅却把它做成了一门亏本生意:近四年巨亏130亿。这是如何做到的?

曾经的第二大股东上海证大暴雷

“世界上最长的河,亚马逊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传说中最大的宝藏,阿里巴巴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会成为什么?”喜马拉雅的联合创始人余建军这样回复外界产品名字的由来。

喜马拉雅也没有辜负它的名字,自2012年成立以来,用户数不断增长。2014年5月,喜马拉雅宣布完成A轮融资。随后在2015年到2016年完成了阅文集团的战略投资、华山资本等投的B轮融资和小米等的B+轮融资,彼时估值达到12亿美元。

此后3年里,喜马拉雅保持了一年融资一次的节奏,完成了从C轮到E轮的融资,京东、好未来、城市传媒、腾讯纷纷入局。2020年E轮融资重启,获得9亿美元的E+轮融资,不过资方选在其上市前投资,低价入场的意图非常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曾因集资诈骗锒铛入狱的证大系戴志康与喜马拉雅存在千丝万缕的股权关系。喜马拉雅成立之初,董事长正是戴志康,证大投资占股66%,直到2018年,证大投资仍是喜马拉雅的第二大股东。

2019年5月24日,包括证大投资戴志康、小米洪峰在内的12名董事退出,2019年6月24日,喜马拉雅第二大股东证大投资退出喜马拉雅股东行列。

3个月后,上海公安局浦东分局通告称证大公司法人代表戴志康与多位高管已在 8 月 29 日投案自首。戴志康承认通过理财平台吸收资金,现已无力兑付。

晚上,喜马拉雅对外发布声明称,证大投资曾是喜马拉雅早期的投资人,但其法定代表人戴志康从未参与过喜马拉雅业务经营与业务决策,目前证大投资发展与喜马拉雅已无股权关系。

2019年11月22日,媒体报道称喜马拉雅已启动Pre-IPO融资,融资额约为3.5亿美元,同时还将谋求2020年赴美上市。

近四年巨亏130亿,三年营销费用高达55亿

喜马拉雅成立于2012年,创办人是余建军。成立至今,喜马拉雅已获得9轮融资,百度、小米、腾讯纷纷入局,去年的F轮融资更是获得9亿美金支持,整体估值200亿。

作为国内在线音频赛道的绝对霸主,2021年,喜马拉雅的平均月活跃用户达到2.68亿,包括1.15亿移动端、1.52亿物联网及其他开放平台月活跃用户。

根据灼识咨询资料,2021年,喜马拉雅移动端用户共花费17441亿分钟收听音频内容,约占中国所有在线音频平台移动端收听总时长的68.3%。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喜马拉雅拥有超过3.39亿条音频内容,对应总内容时长约为24亿分钟,广泛涵盖101个品类的音频内容,包括个人成长、历史人文、亲子情感、商业财经以及娱乐内容等。

喜马拉雅的收入来源于订阅、广告、直播以及其他创新产品及服务。其中,2021年订阅业务营收29.9亿,广告业务收入为14.9亿,直播收入10亿。也就是说,订阅业务是喜马拉雅的基本盘。

营收方面,2019年至2021年,喜马拉雅的收入分别为26.97亿、40.76亿、58.56亿,亏损分别为19.25亿、28.82亿、51亿,2021年亏损同比扩大77%;如果加上2018年的亏损31.42亿元,4年里净亏损总额达到130亿。

经调整近三年亏损额分别为7.48亿、人民币5.39亿、7.59亿,三年累计亏损超20亿。

近三年,喜马拉雅两年的经营现金流出量净额分别为3.79亿、3.30亿,只有2020年现金流为正,但也只有8700多万。

从毛利率看,喜马拉雅这几年呈现上升趋势,2021年毛利率达到54%,但为何亏损这么大?

按喜马拉雅的说法,亏损及经营现金流出净额主要是由于内容购买、销售及营销活动以及研发活动的开支所致。

从招股书上看,这几年喜马拉雅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增长较快,由2019年的12亿增长至2020年的17亿,到2021年达到26亿,年增长率均在45%左右,主要是用于渠道推广开支和品牌推广及广告开支等,也意味着三年烧钱55亿。

为了获取更多的用户,喜马拉雅从2021年开始针对新用户,特别是三线以下用户,喜马拉雅推出了“春运一路上解闷,就听喜马拉雅”、“母亲节—喜妈freeday,自在做自己”和“科幻季”等一系列活动。

增加用户获取的同时,喜马拉雅也在推广付费点播内容方面持续发力,例如为内容创作者提供新培养计划的“喜播”。

经过这一系列的投入,喜马拉雅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大增,但同时,月活用户并没有大幅增长,总平均月活跃用户从2020年的2.15亿增长至2.67亿。

内容侵权问题多多,曾赔偿近5000万

虽然喜马拉雅在内容购买上花费不小,但依然存在版权纠纷。根据招股书,喜马拉雅在2018~2020年因为侵犯版权纠纷,分别赔偿了150万元、610万元、3700万元,三年赔偿近5000万。

天眼查数据显示,喜马拉雅的母公司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涉及案件2793例案件,被告2039例,53%的涉案案由为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

近年来,包括多位作家 、音乐人均曾公开指出喜马拉雅出现的各种侵权行为。

2018年作家曾鹏宇曾在微博称在喜马拉雅发现自己书籍的有声书内容,并未得到他本人和出版社的授权,并且影响到了自己后续与被的推出正版有声书。并在一年后再次被侵权,这也引起了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下称“文著协”)的关注,文著协也表示曾收到过很多作家会员对包括喜马拉雅在内的有声书平台的侵权投诉,并公开征集作家会员对喜马拉雅和其他有声书平台侵犯作者著作权的投诉。2021年4月26日,据媒体报道喜马拉雅官方编辑未经许可,将明白音乐旗下音乐人的作品名字和作曲者信息更改盗播,事后音乐人与平台工作人员沟通时,对方还回复称“这样是为了多一个途径来推咱们的内容”。

2019年6月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网络音频乱象启动专项整治行动,对喜马拉雅app采取下架30天处置。2021年5月13日,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收到行政处罚。2021年7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站发布消息称,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喜马拉雅取消赴美IPO,改为赴港上市,总体看来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竞争对手荔枝的股价暴跌90%,资本市场对在线音频前景顾虑重重。2019年喜马拉雅的估值达到200亿,2022年喜马拉雅的估值为43亿美元(约273亿人民币),中概股、港股大跌的情况下,喜马拉雅如何撑起273亿估值?

估值恐是最大争议点

对于音频赛道的市场前景,一二级市场也普遍持观望态度。

据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最新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在线音频市场规模将由2018年的105亿元增长至307亿元,但未来3年内,无论内容生产,还是盈利增长趋势,都将明显放缓。

此前曾有投资者将喜马拉雅对标瑞典的音频服务提供商Spotify(SPOT.US),后者市销率(P/S)相对较高,为5.4。以Spotify这样的水平来计算,喜马拉雅的市值约为40亿美元。而参照较为典型的中国视频网站爱奇艺(IQ.US),其市销率为1.5,以此为标准计算,喜马拉雅市值约为12亿美元。结合以上两种预测结果来看,喜马拉雅目前200亿人民币的估值恐怕还有水分。

喜马拉雅美国上市铩羽而归,显然估值受到了冷落,市场有传闻估值打五折。这次来港上市,估值将是最大争议点。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只能为一家企业“输血”,而无法帮企业提升“造血”能力。喜马拉雅也在积极地为自己的商业模式做“加法”,寻找除原有的四大业务板块之外的造血途径。目前主要是与下游的智能家居、汽车、手机等智能硬件合作,形成完成的音频生态圈,进一步延伸包括家里、路上和车上的音频使用场景,希望提升平台内容渗透和用户黏。

不过截至目前,这些努力尚未看到回报。尽管物联网及其他开放平台月活跃用户占比超一半,但却并没有为喜马拉雅带来显著的收益,当前在物联网和其他开放平台,玩家们都在争抢这些新的流量竞争入口,圈地是首要之计,或许还顾不上考虑如何变现。

不过对于喜马拉雅而言,保持成长性是其重要优势之一,也是在数据之外留给资本市场衡量公司能否带来投资回报的关键表现,关乎到公司此次能否顺利敲锣上市。

内容来源: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

作者:雪梨

标签: 喜马拉雅 证大投资 活跃用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