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KK集团三冲港交所:加盟商退场,超3成门店亏损

时间:2023-08-30 17:57:07    来源:中访网    

7月31日,KK集团(全称KK Group Company Holdings Limited)第三次递表港交所。2021年11月及2023年1月其向港交所递交过《招股书》,但均已失效。

KK集团创立于2015年,是一家潮流零售企业,旗下主要有四个品牌,包括精致生活潮流零售品牌“KKV”、美妆潮流零售品牌“THE COLORIST调色师”、全球潮玩文化潮流零售品牌“X11”和进口商品集合店“KK馆”等。主要面向以“颜值即正义,社交即货币,个性即动力”为特点的Z世代(即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人)及千禧世代(即1982年至1994年出生的人)。


(资料图)

在社交媒体上,THE COLORIST等已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其商品陈设和调性很受年轻美眉们的追捧。

图片来自《KK集团招股书》

截至2023年3月31日,KK集团拥有690家门店,相比2021年底和2022年底的721家和707家有所收缩,与突破5000家门店的名创优品(09896.HK)有不小的差距。

门店情况 摘自《KK集团招股书》

2020年至2022年,KK集团的收入分别为16.5亿元、35.2亿元和35.5亿元,经营亏损分别为1.43亿元、2.4亿元和3.2亿元,经调整的净亏损分别为1.7亿元、3亿元和4.1亿元,3年累计净亏损8.8亿元。

2023年1季度,KK集团的业绩有所回升,实现收入14.5亿元,经调整后的净利润达到8595万元。然而,短期的业绩抬头并无法让KK集团彻底摆脱亏损的阴霾。事实上,其2022年底的亏损门店达到了248家,占门店总数的35%;2023年一季度亏损门店仍有92家,占门店总数的13.3%。

此外,笔者注意到,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KK集团将175家具股权投资安排的加盟店及276家非全资门店转为全资门店。加盟店和加盟商的数目也大幅减少。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加盟商不赚钱的事实。

01

加盟店关闭197家,加盟商减少超一半

加盟是零售业绕不开的话题。笔者在《锅圈上市︱火锅界的蜜雪冰城,割完加盟商割投资者》一文中曾经提到,锅圈实际的客户并不是消费者,而是加盟商。KK集团原本也大致是这样。

从收入来源看,2020年KK集团向加盟店销售货品占总收入的57.5%,加上为加盟商提供管理和咨询的服务收入4.8%,来自加盟商的收入合计超过了总收入的6成。此外,还有一个来自加盟商的财路,就是向加盟商贷款并收取利息。

截至2020年底、2021年底、2022年底以及2023年3月底,KK集团提供给加盟商的贷款分别为2.72亿元、8190万元、950万元及630万元。从2020年到2023年一季度,KK集团来自加盟商的利息收入合计达到7794万元。

然而,KK集团并非金融机构,向加盟商贷款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其自身也在《招股书》中坦言,“……我们无法向阁下保证中国人民银行未来不会对我们处以可能为贷款垫付活动所产生收入(即所收取利息)一至五倍的罚款”。

不过KK集团的“To加盟商”模式近年来正逐步发生着变化。首先是来自加盟商的收入比例逐年减少,到了2023年一季度,来自加盟商的收入只占到了总收入的14.5%。

收入 摘自《招股书》

加盟店和加盟商的数量更是快速下滑。

加盟店总数摘自《招股书》

除了175家加盟店转为自有门店外,2020年至2023年一季度,关闭的加盟店更是达到了197家。加盟商的数目也从2020年底的85家降至2023年3月底的36家,降幅超过了50%。

那么,KK集团的业务模式为什么有如此大的调整?加盟商和加盟店的数量又为何会在短短的1-2年内骤降呢?笔者从《招股书》中找到的答案是“加盟商不赚钱”。这可以从两组数据看出。

1►

第一组是单店月均GMV(商品交易总额)

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加盟店的单店月均GMV通常都低于自有门店,甚至低出不少。举例来说,2020年前开设的门店,在2023年一季度,自有门店的GMV平均可以达到82万元,但加盟店的GMV却只有48万元。

单店月均GMV 摘自《招股书》

2►

第二组数据是与加盟商成立的合资企业业绩

KK集团的加盟店部分是有股权安排的。根据《招股书》,KK集团与加盟商订立股权投资安排,并成立合资企业,其中加盟商及KK集团各自持有50%的股份。“双方通过合资企业拥有各自的加盟店,各方有权根据其50%的贡献分享相关门店的利润及亏损。”

KK集团与相关加盟商成立了10家左右的合资企业。2020年、2021年及2022年,KK集团的应占合资企业亏损分别为1620万元、3230万元及8170万元。2023年一季度为应占合资企业利润460万元。3年3个月累计应占合资企业亏损额为1.26亿元。这说明有股权安排的加盟店总体上是亏损的。

Z世代在五彩缤纷的美妆蛋前留下了倩影,但却无法留住加盟商。如果加盟商不能得到真金白银的好处,恐怕还会继续出走。而这不由得让人怀疑,KK集团所经营的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02

THE COLORIST产品受质疑

小红书上,不少年轻女性都在种草KK集团旗下的美妆零售品牌THE COLORIST调色师。除了可以成为网红打卡地,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便宜!比如100元可以买到4件,包括眼影、粉底等等。

然而THE COLORIST的业绩却并没有一路长虹。其门店在2020年底有229家,而2023年一季度末收缩到了196家。

从2021年到2023年一季度,THE COLORIST 开店共78家,关店却有111家。经营利润率也是差强人意。除了2023年一季度在14.2%外,2020年至2022年分别为4.5%、3.2%和-5.6%。

更值得关注的是,100元4件的化妆品质量究竟如何。按照THE COLORIST 2022年41.1%的毛利率来说,这4件化妆品的成本大概也就60元,平均每件只有15元。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THE COLORIST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比如有消费者购买的脱毛膏使用后严重灼伤,以及使用定妆喷雾后下巴开始痒等。

图片来自黑猫投诉网

或许在颜值即正义的潮流消费品方面,大家不再过多想起质量这个词。但笔者还是认为,对于要往脸上涂抹的化妆品来说,安全和品质是第一位的。

消费者是占了便宜还是成了冤种,恐怕见仁见智。

03

估值29亿美元的独角兽

从2022年来看,KK集团的营业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同比仅增长了0.77%。无独有偶,名创优品(HK9896)2022财年(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的国内营收同比仅微增2%,其营业收入的提升主要来自于海外业务同比增长了48%。

名创优品的收入摘自《2022年年报》

另一家潮流零售上市公司泡泡玛特(09992.HK)2022年的收入增速为2.81%,调整后净利润同比降幅超过40%。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在港交所上市,当日收盘报69港元/股,总市值953亿港元。2021年泡泡玛特市值最高已达1500亿港元。而截至2023年8月11日收盘,泡泡玛特的市值为287.84亿港元,较最高点已经缩水超过千亿元。这被市场广泛解读为“潮玩热”已退潮。

KK集团旗下潮玩品牌“X11”的经营利润率3年多来则一直为负。

X11主要财务数据摘自《招股书》

不过,或许由于带着潮流零售的标签,2017年至2021年,KK集团完成了A轮到F轮的多轮融资。其中,2021年F轮估值达到了约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0亿元),累计融资金额超过了33亿元。投资人战队更是包括了京东、经纬、新天域等知名机构。

历史融资 摘自《招股书》

名创优品拥有超过5000家门店,2022财年实现了100亿元的收入和6.4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其市值约510亿港元。泡泡玛特2022年营业收入为4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8亿元,市值约290亿港元。如此看来,尚未走出亏损阴霾的KK集团会不会贵了一些?

内容来源:星空财富

标签: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