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因AI、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各行各业,继而对IoT芯片、AI芯片等芯片需求剧增。“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7年来虽一路狂飙,但却始终饱受亏损煎熬,无法迎接“春天”到来。
(相关资料图)
业内人士认为,“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多年来巨额研发连亏达数十亿。面对亏损的“死穴”,唯有快速找到自己“阵地”形成规模化“根据地”,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才是不二选择。
五年累计亏损28.61亿
众所周知,背靠着ChatGPT的火爆基础,时下AI领域迈步“高歌猛进”新时代。数据显示,预计2023年至2025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分别达1039亿元、1406亿元、1780亿元。市场对AI的期待值重新拉升,使众企业竞相向AI靠拢,妄图分得一杯羹。
寒武纪凭借“AI芯片第一股”美名誉满华夏。寒武纪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本土 AI 芯片厂商,其主要提供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以及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话说在2020年,寒武纪可谓风光无限。仅历时4个月审批就荣登科创板;上市首日股价飙升到295元,总市值突破1000亿元。令人诧异是,寒武纪风光来去皆匆匆,转瞬开启暴跌路。纵观2022年,股价长期在50-70元徘徊。
与低迷股价相比,更令人担忧的是,多年来其巨额亏损。财报显示,2017年-2021年,寒武纪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81亿元、-0.41亿元、-11.79亿元、-4.35亿元、-8.25亿元,五年累计亏损28.61亿元。
屋漏又逢连夜雨。虽2022年寒武纪实现营收7.29亿元,同比增长1.11%,相较于营收规模的微增;但2022年公司实现净亏损11.66亿元,同比扩大41.40 %。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一季度寒武纪业绩似乎迎来开门红,首次实现“双增”。财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529万元,同比增19.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亿元,亏损同比减小11.26%。
貌似财务指标向好,似乎要走出亏损围城。但业内人士则认为,寒武纪自上市起逐年递增的研发费用今年迎来“首减”。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2.35亿元,同比降15.6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减少了130.3个百分点。
坊间人士称,研发投入的大头是人力支出,研发投入出现下滑,一定程度上和裁员相印证。一季度净利润亏损收窄3240万元,而研发费用减少为4370万元。
亏损原因在哪里?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寒武纪连年亏损呢? 原来芯片作为技术密集型领域,需要投入庞大研发资金,由此导致公司连年亏损。
这绝非空谈。数据显示,以2019年-2022年为例,寒武纪研发费用分别为5.43亿元、7.68亿元、11.36亿元、15.23亿元,同比增长126.16%、41.48%、47.83%、34.11%。不难发现,公司研发费用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寒武纪研发费用逐年升高,但其营收远无法覆盖甚至远低于研发成本,这也是因芯片行业有投入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的特点。调查发现,截止2022年6月末,寒武纪研发人员数量为1207人,与上年同期增加205个人,同比增20%。同时,上半年研发人均薪酬同比增加20%,上半年研发人均薪酬达30.9万元。
寒武纪也表示,亏损是公司设计复杂计算芯片需持续大量的研发投入所致。要在竞争激烈市场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唯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进行业人才、保持公司研发团队稳定,研发人员薪酬、流片费用、研发设备及IP对应折旧和摊销等费用都不断增加。
业内人士认为,多年来因高昂研发投入,使寒武纪自身亏损和盈利能力堪忧,且还将存在持续亏损风险。
除研发投入偏大,库存积压也是寒武纪业绩承压的一个原因。数据显示,2021年,寒武纪营收大头变为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前一年贡献70.96%营收的智能计算集群系统,全年只有158万元收入。2022年,寒武纪核心业务向云端产品靠拢;2022年上半年云端产品线占总营收比75.87%,新晋为公司第一大业务。
不仅如此,过于依赖大客户也让寒武纪很“受伤”。2017至2018年间,华为作为寒武纪的最大客户,一度为公司贡献近九成的销售额。但2018年10月,华为宣布自主研发AI手机芯片,这直接导致寒武纪终端处理器IP业务的收入占比大幅减少。此外,政府对寒武纪补助也呈减少趋势,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政府给到寒武纪的补贴分别是1.07亿元、5.73亿元、2.77亿元、0.62亿元。
尤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全球AI芯片市场80%由英伟达垄断,剩余市场还被AMD、英特尔等巨头瓜分,寒武纪国际市占率和销量也非常低。而纵观国内AI芯片市场,寒武纪也不是独一家,华为、百度、海光信息、芯原股份等企业都在磨刀霍霍加紧布局。
此时寒武纪可谓是内忧外患。当AI芯片企业持续性烧钱成为不争的事实后,长期价值或将成为左右其后续势头的关键因素。在赢家通吃的芯片领域,寒武纪的生存空间可谓极其“狭小”。
突围出路在何方?
那么,如今在业绩、商业化和技术水平受限等多重困境下,仍未跑出足够优势的寒武纪恐怕真成了长不大的孩子。而痛定思痛,AI第一股亏损突围出路在哪里?
IDC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算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未来5年中国人工智能算力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3%,到2025年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达726亿美元,AI芯片算力步入蓬勃发展阶段。
不仅如此,7月3日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下线,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目前我国已建立了结构完整、有机协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培育了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新能源汽车产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券商研报认为,寒武纪作为中国 AI 芯片领域先行者,公司在国内拥有完善的智能芯片产品布局。结合公司 2022 年业绩情况,可预测公司 2023至2024 年营收分别为 10.50亿元、15.5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4.03%、47.62%;预计公司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0亿元、-5.07 亿元,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27.97%、39.68%。
因此业内专家表示,对寒武纪而言,首先如何在摒弃“打国产替代牌”同时,找到自己“阵地”形成规模化“根据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司现阶段应通过承接智能计算集群整体解决方案寻求变现;其次,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席卷全球,寒武纪要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赛道,无疑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标签:
上一篇:从命悬一线到销量暴涨,小鹏靠什么翻盘,创始人这样说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电影版《一闪一闪亮星星》开拍(引题)屈楚萧张佳宁原班人马梦
2023-07-11 16:54
原标题:浙江云和独山遗址考古发掘惊喜不断相关研究逐步推进中新网丽水
2023-07-11 16:57
原标题:博物馆里“玩”皮影辽宁日报记者朱忠鹤7月9日上午9点,辽宁省
2023-07-11 15:55
原标题:从《旗帜》的“惊”和“奇”到《先声》的“险”和“绝”(引题
2023-07-11 15:55
原标题:又是“消防员+医生”男女主角(引题)励志偶像剧青睐啥特殊职
2023-07-11 15:58
原标题:熟悉的配方这次为啥不灵了(主题)《扫毒3:人在天涯》口碑不
2023-07-11 15:53
原标题:继续擦亮这张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片(引题)大型诗韵越剧
2023-07-11 16:01
原标题:“江海共潮生”大展开幕,彰显长江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引题
2023-07-11 15:01
原标题:当灯光、装置、数字化遇见万年湖湘——(引题)湖南博物院:探
2023-07-11 15:01
原标题:今年暑期档电影市场热闹非凡,预计总票房将超过120亿元(引题
2023-07-11 14:56
原标题:安徽萧县伏羊文化节:仲夏的美食狂欢中新社安徽萧县7月11日电
2023-07-11 15:02
原标题:《四库全书》这部巨著有着怎样的迁徙之旅?一起寻访藏书阁山川
2023-07-11 13:54
原标题:河北黄骅发现明代碧霞元君庙碑记者:王民河北省黄骅市博物馆工
2023-07-11 12:02
原标题:电视剧《梦中的那片海》:坚持“年代”与“青春”的结合工人日
2023-07-11 11:06
原标题:北京连续七年在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排名保持第一工人
2023-07-11 11:01
原标题:北京:开创首都文旅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陈丹
2023-07-11 10:59
原标题:《踏冰逐梦》:(引题)冰上舞剧再刷新(主题)中国文化报实习
2023-07-11 09:53
原标题:陕西城固:千年非遗“花开”指尖“绽放”海外中新网陕西汉中7
2023-07-11 10:03
原标题:监制于洲讲述《长安三万里》背后的故事(引题)一场充满诗意的
2023-07-11 10:03
原标题:张瑞把水下考古的故事讲给你听(图)天津日报记者胡春萌张瑞,
2023-07-11 10:00
原标题:何以中国|饭盒还是热水壶?这件器具三千年前的先民都在用7月1
2023-07-11 10:03
原标题: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开幕为乡村播撒艺术的种子中新网北京7
2023-07-11 08:57
原标题:二维水墨图展现东方之美(引题)《长安三万里》上映两日票房超
2023-07-11 08:55
原标题:沿黄流域千余名戏曲人才将齐聚山东展示戏曲剧种特色风采中新网
2023-07-11 09:03
原标题:山西未来三年将创建100个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光明日报记者李
2023-07-11 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