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董事长突然发生人员变动之后,近日,盛京银行又迎来了一大“利空”消息。
据辽宁银保监局最新披露的银行业投诉情况通报显示,2022年下半年,盛京银行投诉量为1047件,同比增长155.37%,占城市商业银行及民营银行投诉总量的75.65%,直接与其后的16家城商行及民营银行拉开了断崖式差距。
(资料图)
如果加上辽宁银保监局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投诉情况,去年全年,盛京银行投诉量高达1619件,依然位居辽宁省银行业第一(包含国有银行辽宁分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辽宁分行、城商行、民营银行)。
这不禁令人疑惑,在官网介绍中,还宣称要紧紧围绕“做一家好银行”的战略愿景,并在投资者关系一栏中,又以“文化好、机制好、发展好、质量好、效益好和口碑好”六元素为“好银行”做了注脚的盛京银行,为何会出现如此巨大的言行反差?
盛京银行的内部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又是否与昔日大股东恒大有关?这值得我们去探究一二。
//投诉量暴涨背后,零售转型“欲速则不达”?
深入来看,在2022年下半年盛京银行的1047件投诉中,信用卡业务投诉占据了大头,为704件。如果再加上前半年数据,2022年盛京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量共计1026件,占全年总投诉量的63.37%。
很明显,盛京银行被投诉的重灾区在于“信用卡业务”。
事实上,曾有媒体粗略统计,从2020年第二季度到2021年上半年,信用卡一直都是盛京银行被投诉的重点领域。比如2021年上半年,辽宁银保监局共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1896件。盛京银行投诉量为366件,占城市商业银行及民营银行投诉总量的比重为61.41%。其中,信用卡业务投诉319件,占比超8成。
那么作为老牌城商行一员的盛京银行,为何会“栽”在了最基础的信用卡业务上?
据向善财经观察,可能与其急于实现零售转型有关。
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先从银行业的大趋势、大环境来回答“为什么说可能与实现零售转型有关,以及零售转型与信用卡业务的关系”。在过去,有的银行选择新零售,有的银行押注房地产,大家基本都有个不错的前途。
然而随着2020年疫情的出现,2021年房地产行业进入了“黑铁时代”,业务重心偏向于房地产的银行玩家们个个压力山大,而偏向于新零售和财富管理业务的城商行们虽然也有承压,但业绩表现却相当坚韧。比如被誉为“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即便在“寒意十足”的2022年,也依然保持着归母净利润双位数的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此前重不重视新零售,其都成为了一个不容错过的增长风口。事实上,在2022半年报中,盛京银行就曾提到其正在积极打造“全产品、全渠道、全场景、一体化、数字化”的零售银行经营模式……
如此一来,信用卡业务在“零售为王”的时代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
因为一方面信用卡的核心功能是“支付+小额信贷”,不仅天然契合消费市场,而且分期付款功能带来的手续费本就是银行最稳定的赚钱途径之一。所以谁能做好做大信用卡业务,谁的零售转型也就能做好做大,招商银行的崛起已经佐证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信用卡自身与银行其他业务交叉性强的特点,又使得其能够连接到零售银行的核心业务——金融理财、基金保险,也就是“财富管理”板块。换而言之,正在打造零售银行经营模式的盛京银行可能同样需要借助,高频的信用卡消费业务来带动低频的金融理财业务,进而促进整体非息收入的增长。
二是从盛京银行自身的“内忧外患”来回答“为什么如此重要信用卡业务却成了其投诉重灾区”,用一个关键词总结可能是“急”。
一方面随着零售转型成为银行业的时代共识,信用卡发卡量迅速趋于饱和。有数据显示,早在2020年末,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和准贷记卡)的累计发卡量为11.3亿张。而要知道,我国适合开卡的人群规模约5亿人左右。换句话说,现在除了少部分待开发人群外,大部分目标客户群都已持有信用卡。但雪上加霜的是,随着支付宝(花呗、借呗)等在线金融服务平台的上线,又更进一步地缩小了信用卡的市场规模。
然而即使如此,在2017年-2018年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还是迎来了一波新的爆发。但遗憾的是,直到2019年,盛京银行才开始加码推进信用卡业务。本身就已经失去了先发优势。
或许正因如此,盛京银行在2019年初,“冒险”选择与互联网机构合作,推出联名信用卡,想要通过线上获客的渠道推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实现“后发制人”。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截至到2019年末,盛京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10.35万张,较年初增幅305.25%;累计交易额达144.85亿元,是上年的3.02倍;存量信用卡贷款余额35.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46.2%。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好的一面来看,与互联网机构合作的确能够帮助银行快速打通获客渠道,增加发卡量,弥补城商行区域经营的短板,在短时间内实现以规模取胜。但问题是从风险面来看,互联网端多是以年轻客户、资金饥渴型客户为主,相比于线下渠道,线上信贷风险要更浓。短期冲量,可能会推高未来长期的信用风险。
事实上,从当前盛京银行居高不下的信用卡投诉量和飙升的信用卡不良贷款率来看,曾经急于“超车”埋下的隐患,现在似乎都逐渐暴露了出来。数据显示,2019年末盛京银行的信用卡不良贷款率为2.10%,但在2022年上半年,其信用卡不良率已攀升至3.11%。
另一方面则可能与恒大的“暴雷”以及房地产低迷的刺激有关。众所周知,恒大曾是盛京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并且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盛京银行向恒大集团提供资金,共计人民币325.95亿元,相当于盛京银行近两年的营业收入。可以说,盛京银行借此几乎与房地产实现了深度挂钩。
但是随着恒大“暴雷”,房地产行业进入黑铁时代,盛京银行不仅要向恒大起诉索要上述超三百亿的借款,更需要迅速调整房地产贷款业务,寻找到新的、更良性的增长业务,以提振市场外界的投资信心和稳定银行内部的军心。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紧急情况,顺应银行业大趋势的零售转型无疑成了盛京银行最直接有效的市场提振手段。但也或许正因如此,其零售转型的重要抓手——信用卡业务自然就难免会在“急切”中出现各种“动作变形”的可能,进而导致盛京银行信用卡投诉量居高不下。
//恒大阴影未消,盛京银行“乍暖还寒”?
从长远战略层面来看,随着恒大的逐渐退出以及沈阳国资委的接手,再加上零售转型的加码发力,未来的盛京银行并非没有重回巅峰的潜力和可能。
但是如果聚焦于短期来说,现在的盛京银行恐怕要坐上一段时间的市场“冷板凳”。
从业绩基本面来看,2019年盛京银行营收达到了历史最高值的210.07亿元,但紧接着便开始随着疫情的影响和房地产行业的低迷一路下滑,2020年和2021年盛京银行营收同比分别下降22.6%及4.9%。而同期,盛京银行的归母净利润更是分别同比下降了77.9%和66.6%。
进入2022年,半年报显示,盛京银行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0.81亿元,同比增速下滑5.0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44亿元,同比下降8.37%,再一次延续了营利双降的不利局面。
而盛京银行之所以出现这种成长性乏力情况,据向善财经观察,可能与其利息净收入的持续下滑有关。
众所周知,银行的营收基本都来源于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净收入两大板块。财报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盛京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60.56亿元,同比下降了8.7%。非利息净收入虽然同比增长了7.9%,但是总体规模却仅为20.24亿元。如此一来,利息净收入的下滑自然就成了盛京银行营收增速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来看,在盛京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时双降的2020、2021及2022年中期,其利息净收入也分别同比下降了11%、14.9及8.7%。
除此之外,基于利息,我们还能通过净息差和净利差两大关键指标,判断出盛京银行的盈利能力似乎也在不断下降。
众所周知,净息差(净利息收益率)指的是一家银行净利息收入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它反映了一家银行在资金成本与投资收益之间的获利能力,相当于净资产收益率的概念。而净利差指的是平均生息资产收益率与平均计息负债成本率之差,代表的是银行资金来源的成本与资金运用的收益之间的差额,相当于毛利率的概念。所以这两项指标都是越大代表着银行的获利能力就越强,反之便是盈利能力疲软不足。
在这方面,2022半年报数据显示,盛京银行净息差和净利差为1.3%和1.31%,分别比2021年同期下滑了0.19%和0.19%。
而且深入来看,2019年——2021年,盛京银行的净息差和净利差分别为1.76%、1.62%、1.4%和1.59%、1.55%、1.39%,同样呈连续下滑趋势。
至于资产质量方面来看,综合历年财报数据来看,2019年至2021年期间,盛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1.75%上涨到3.28%。虽然截至2022年6月末,其不良贷款率微降了0.0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2019年的水平。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用于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拨备覆盖率指标,盛京银行却在去年上半年再次实现了扭转回升。截至2022年6月30日,盛京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138.14%,较上年末上升了7.2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优化房地产等贷款业务结构后,盛京银行的资产质量有了向上转好的趋势。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真正降临,城商行们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而且随着国资的接手、新任高管董事的上任以及对零售转型的加码,曾经依仗单一净息差为生的盛京银行也完全有实力走出恒大的阴影,焕发出市场第二春。
声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中信息及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另:所涉企业信息,均来自原企业的公开披露信息。
内容来源:向善财经
作者:刘能
标签: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展苏州开展展现江南“青莲衫子藕荷裳”之美中新网苏州3月8日电(记者钟升)衣衫上蓝绿色的色调,与江南的一汪碧水相互
2023-03-09 10:50
原标题:做女红、养宠物、看表演……宋代女性:我很忙宋朝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在墓葬中也有所彰显,受“视死如生”丧葬观念的影响,墓葬装饰
2023-03-09 10:39
原标题:舞绘《千里江山图》6月再临天津大剧院(引题) 《只此青绿》开启沉浸式赏画(主题)今晚报讯(记者高丽)记者从天津大剧院获悉,为津
2023-03-09 10:39
原标题:最初的“尚方宝剑”是一把黄金斧子?钺(yuè)的本字是“戉(yuè)”,就是一种斧头,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钺最初只是一
2023-03-09 10:39
原标题:跨时空古今对话多舞台沉浸体验(引题) 《典籍里的中国》让典籍“活”起来(主题)今晚报讯(记者刘桂芳)《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目
2023-03-09 10:36
原标题:《逃出白垩纪》定档史前地球濒死逃生北京青年报记者肖扬8日,好莱坞动作惊悚片《逃出白垩纪》宣布定档3月31日,定档预告及海报也同步
2023-03-09 09:41
原标题:本月有《荒原》《回廊亭》两部新片上映(引题) 任素汐:好好生活好好演戏(主题)将于3月10日上映的电影《回廊亭》中,任素汐有一句
2023-03-09 09:49
原标题:“社会时钟”里,你该拥有怎样的人生新华日报记者王慧25岁毕业找工作,30岁之前结婚成家,40岁事业有成,60岁退休养老照顾孙辈。这似
2023-03-09 09:48
原标题:企业、社区、学校、农村,青岛市城阳区处处可读书(引题)挖掘全民阅读“城阳样本”(主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张嫱通讯员林子涵阅
2023-03-09 08:37
原标题:一首宋诗中发现的武则天密码对于武则天故里的研究上,至今仍有一些问题扑朔迷离、模糊不清。比如,根据两唐书的记载,武则天是并州文
2023-03-09 08:38
原标题:新疆“十二木卡姆的故乡”女舞蹈演员:舞蹈可展示漂亮的新疆中新社新疆莎车3月8日电中新社记者孙亭文3月8日是“三八”国际妇女节。上
2023-03-09 08:33
原标题:曾在桂林度过三年中学时光,期待为广西写个故事(引题) 马伯庸来邕举办读者见面会(主题)广西日报记者蒋林“广西对我而言,就是回
2023-03-09 08:51
原标题:北京人艺经典接力《天下第一楼》再品五味人生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高凯)今年北京人艺以经典开年,连续上演几部大戏之后,又一京味
2023-03-09 08:48
原标题:食笋勿踟蹰南风吹作竹春天,正是吃笋的好时候。中国人吃笋历史很长,《诗经》中就有“其蔌维何,维笋及蒲”之句,说的是以嫩笋嫩蒲下
2023-03-09 07:42
【高谈阔论】原标题:愿春风十里的赴约人,都爱书陈俊宇百米长队,人潮汇集,这是久违的场面。阔别两年、延期三次,今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回归
2023-03-09 07:48
原标题:塞泽尔与马提尼克岛飞机靠近马提尼克岛那一刻,我想起熟悉的感悟:按文学作品寻找现实往往是要失望的。小泉八云在游记《在法属西印度
2023-03-09 05:52
原标题:河南安阳发现距今约7800年裴李岗时期遗址中新社郑州3月8日电(阚力)记者8日从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获悉,河南安阳八里庄新发现并确
2023-03-09 05:44
原标题:第二届《中国作家》阳翰笙剧本奖揭晓这些作品获奖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上官云)记者从主办方获悉,近日,第二届《中国作家》阳翰
2023-03-09 05:34
原标题:毕加索辞世50周年|博物馆如何直面他的“问题”澎湃新闻记者黄松编译今年是艺术家毕加索辞世50周年,他的名字频繁地被提起。作为“毕
2023-03-08 15:38
原标题:当考古遇上AI会如何?(主题)三星堆探索人机协同智能文物修复(副题)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 文物的保护、修复牵动人心,大
2023-03-08 14:42
原标题:《雷霆沙赞!众神之怒》发布新预告沙赞家族对战复仇女神羊城晚报记者聂青DC超级英雄电影《雷霆沙赞!众神之怒》将于3月17日上映。影片
2023-03-08 14:46
原标题:大鹏新片《保你平安》首映(引题)马丽希望续集拍爱情故事(主题)羊城晚报记者王莉刘克洪“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这正是大鹏执
2023-03-08 14:38
原标题:感受千古大文豪的气韵(引题)“苏轼主题文物特展”延至3月26日(主题)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极为罕见的苏轼传世画作《潇湘
2023-03-08 14:36
原标题:民族团结的颂歌(主题)——舞剧《五星出东方》观后(副题)近日,舞剧《五星出东方》在分别斩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2023-03-08 13:51
原标题:收录文学作者6000余人《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大辞典》出版中新网天津3月7日电(孙玲玲张彤)近期,南开大学出版社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2023-03-08 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