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吃个面包都得小心了。
1
(资料图片)
“面里藏刀”背后的信任危机
桃李面包上热搜了,有消费者吃出了刀子。
据媒体报道,事件中面包里的美工刀片长达2-3公分,桃李面包方面给出了新品率先试吃的赔偿方案,但当事人表示不要求赔付,并将请第三方进行鉴定。
从图片上看这刀子挺吓人的,也难怪人家消费者坚持要调查。我都在你家吃出刀子了,你还要用你家的产品来赔我,这不是添堵吗?
视频上传到网络后,微博、抖音等各大社交平台一下子就引爆了,截至到2月21日,该话题在微博上引发了2亿次阅读和6000多次讨论。
现在桃李面包给出的消息是,已经邀请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媒体对生产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并已向当地公安部门报警并申请立案调查。
虽然有声音认为吃出刀片是偶发事件,不具备普遍意义,不过桃李面包还是再一次将食品安全问题搬上了台面。
据闺蜜财经2月21日发文,天眼查资料显示,2020年,桃李面包因1袋纯蛋糕混有飞虫异物,被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罚款5万元;2020年,据山东商报,青岛一小孩在桃李面包吃出大块塑料,并在当天出现腹痛症状;2021年,桃李面包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生产出的纯蛋糕,被检测出丙二醇含量检测值超标……
除了这些上新闻或者相关机构披露的,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2023年2月21日,桃李面包累计投诉量253,其中不少与食品安全有关,其中不乏一些产品出现毛发、虫子等异物,保质期内发现变质等等问题。
据贝壳财经,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出桃李面包的质量内控体系不够健全,在执行层面可能存在一些盲区或者存在员工培训不到位、监管不足等问题。”
食品安全是绝对的红线,这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这也是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能频频引发社会关注的原因。
但换个角度来看,社交媒体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民众对食品安全监督的参与度,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桃李面包还是要交给市场与消费者来检验。
2
家族企业正在套现
桃李面包于2015年12月登陆上交所,被称为“面包第一股”。
其创始人吴志刚此前是一名教师,60岁退休后开始创业,1995年,吴志刚取“桃李面包”中的“桃李”二字,创立了自己的面包品牌“桃李面包”,也暗含了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创业者,都希望能够“桃李满天下”。
事实上,从东北作坊,到“面包第一股”,桃李面包也确实在一定程度达成了目标,桃李面包巅峰时期市值超400亿元。
2011年-2019年,桃李面包营收从11.96亿元稳步增长至56.4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1.4%;净利润也从1.46亿元增长到了6.8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1.3%。
2020年,吴志刚还凭借31亿美元的财富成为沈阳首富,不过也只保持了一年,2022年吴志刚家族以135亿元的财富排在了第457位。
高光总是短暂的,近两年,桃李面包的业绩也逐渐下滑,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2021年、2022年分别营收63.35亿元、66.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24%、5.54%,而2016年桃李面包的营收增长率为30%。
净利润则更加不容乐观,2021年净利润为7.64亿元,同比下滑13.51%,这也是上市以来首次下滑;2022年净利润为6.48亿元,同比下滑15.11%。
数据上看,利润下降,与营业成本上涨脱不开关系,刨去占比不大的月饼、粽子等业务不算,公司占比99%的主要业务面包糕点业务,2019年-2021年营业成本分别为33.37亿元、40.93亿元、45.5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7.29%、22.66%、11.34%,可以看到虽然营业成本在上升,不过增长率也在缓步下降。
从公开消息来看,桃李面包是个典型的家族企业,截至目前,吴志刚家族累计持有桃李面包56.58%,大儿子吴学东持股1.31%,二儿子吴学群持股24.34%,小儿子吴学亮持股14.36%。
不过自2018年12月桃李面包管理层股票解禁后,吴志刚家族就开始了频繁的减持操作,据雷达Finance 2月20日发文,有媒体统计,自2018年底,吴氏家族通过减持股票、债券及现金分红等方式累计套现至少67亿元。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桃李面包的持续性增长,以及公司管理层的频频套现,都不是个好消息。
3
难出东北
1995年,吴志刚在东北开出了一家面包小作坊。
吴志刚在观察到,保质期长达半年到一年的面包便宜但口感不行,新鲜面包的口感好了但价格贵,于是吴志刚结合二者优点,填补了中间区域,做出了3-7天的短保质期的面包,由此迅速打开局面。
通过采用“中央工厂+批发”的经营模式,以自建工厂为核心,再由工厂发货,与大型商超、便利店、经销商等B端进行合作,这样不仅降低了销售费用,还加快了存货周转。
数据显示,行业内排名第一的桃李面包存货周转次数为6.1次,而第二名良品铺子仅为2.69次。通过此模式的快速周转下,桃李面包的产销率甚至超过100%,以2021年为例,主营的面包糕点业务生产量为3.59亿元,销售量为3.62亿元,基本没有库存积压问题。
截至2022年6月底,桃李面包在我国华北、东北、华中、西南等7个地区已经有了22个投入使用的生产基地,上半年产量17.93万吨,稳坐行业龙头。
不断壮大的桃李面包却在南下扩张的过程中受了挫。2022年上半年,桃李面包旗下包括上海公司等在内的7家南方区域子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
关于可能的原因,其一是公司的产能和渠道资源主要集中在北方,南方部分工厂投产的时间不长,桃李面包以中央工厂为核心的经营优势没能充分发挥出来,能对接的经销商也相对较少。
截至2022年6月末,东北、西北与华北地区的经销商数量高达510家,而华南与西南地区的经销商则仅为164家。要想达到北部的效益,桃李面包还需要时间。
其二是原材料的上涨等因素,低价策略下的桃李面包利润空间受到了挤压。
据环球老虎财经app,2022年6月,桃李面包对面粉、油脂锁价,较上个锁价期分别提升了10%、20%。再加之疫情以及部分地区夏季高温持续限电的影响,终端配送服务等成本费用也在挤压利润空间。即使小幅提价,也难以覆盖上涨的成本。
其三是南北口味差异和食用场景的差异,南方当地也有相当多符合本地消费习惯面包以及小吃。
据时代周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休闲食品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王海宁表示,桃李面包定位是早餐场景和休闲烘焙,但南方丰富的早餐选择与外资便利店提供的鲜食服务,都对桃李面包的消费者聚焦产生了阻碍。
同时,王海宁还指出了南方大量连锁便利店以及商超等等销售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桃李面包的渠道扩张。
其四是南方竞争对手环伺,且品类丰富,此前在东北的短保红利已难以复制。
达利食品推出了熟吐司、酵母面包等,盼盼食品推出了主打短保市场的“领鲜”,再加上“宾堡”、“山崎面包”等国外品牌陆续登陆中国,以及味多美、达利、好利来、三只松鼠等等,桃李面包的日子显然不会太好过。
不过桃李面包也在不断给出对策,比如在佛山立项建厂投产,比如不断加强开发推出新产品,如撕圈面包、纯牛奶吐司面包、火腿蛋仔面包、欧式面包蔓越莓、半蒸芝士蛋糕等等。
在2022年中报中,桃李面包表示,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消费观念的不断升级,消费者正更多地关注面包的安全、营养、口感和功能等特性,行业未来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算来桃李面包成立至今也超过20载,此次能否赶上潮流抓住机遇,或还有待观察。
上一篇:第72所阳光保险博爱学校落户安徽六安霍山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青海西宁:二月二龙抬头非遗盛宴开新头今天(2月21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这一天人们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
2023-02-22 05:37
原标题:京味年代剧升级青春靓丽版(主题)《情满四合院》姊妹篇《情满九道弯》央视开播(副题)北京晚报记者邱伟电视剧《情满九道弯》正在央
2023-02-21 15:54
原标题:杨派经典《杨家将》韵味悠长(图)天津日报讯(记者刘莉莉摄影姚文生)昨日,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菊苑芳华专场演出精彩继续,在中华剧院
2023-02-21 14:37
原标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论坛举办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田国垒通讯员陈国欣2月19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论坛在山东省德州市
2023-02-21 14:37
原标题:“二月二龙抬头”:角宿东升万物生长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古人在这天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纳祥
2023-02-21 14:55
原标题:安徽黄山“二月二舞草龙”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央视网消息:在安徽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蜀源村,每年二月初二都会上演精彩传统民俗活
2023-02-21 13:56
原标题:《阿凡达2》票房升至影史第三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吕克《阿凡达:水之道》(阿凡达2)在上映两个多月后,全球总票房已经超过《泰坦尼克》
2023-02-21 13:44
原标题:黄渤王一博演绎街舞情(引题)电影《热烈》官宣定档暑期(主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肖扬20日,电影《热烈》官宣定档暑期并发布“滚烫青
2023-02-21 11:33
原标题:《美术里的中国》第三季邀您共赏笔底云烟铸就的爱国精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第三季第四集,邀您欣赏画家吴湖
2023-02-21 11:45
原标题:回顾关于艺术的冒险之旅(引题)李冰冰发文告别“会画少年”(主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王磊20日,李冰冰发长文告别湖南卫视综艺《会画
2023-02-21 11:40
原标题:“国家图书馆西夏文献保护修复成果展”展出光明日报记者陈雪光明日报讯(记者陈雪)2月17日,“国家图书馆西夏文献保护修复成果展”开
2023-02-21 09:47
原标题:石齐:彩墨交融艺无止境《大师列传》第二季第六集即将播出彩墨交融真亦幻,艺无止境勇探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大师列传
2023-02-21 09:33
原标题:酒店预订格外紧俏三天举行六场预展现场观展热闹非凡(引题)文物艺术品拍卖活力重现(主题)北京日报讯(记者王广燕)酒店预订爆满,预
2023-02-21 08:46
原标题:二月二“龙抬头”,这个“龙”从何而来?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记者上官云)“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热热闹闹的元宵节过后
2023-02-21 08:52
原标题:歌剧《山海情》二度回归重温时代洪流中小人物的奋斗史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记者高凯)歌剧《山海情》即将在国家大剧院开启第二轮热演,
2023-02-21 08:49
原标题:仅有“糖”分的单一套路难出惊喜之作(引题)仙侠古偶剧需要更高维度的打开方式(主题)文汇报记者卫中仙侠古偶剧《重紫》开播数日,
2023-02-21 08:45
原标题:非遗传承人章志峰:(引题)“茶百戏”活了(主题)中国文化报记者王彬每逢农历正月,福建武夷山的茶百戏研究院就会变得愈加繁忙。今
2023-02-21 08:46
原标题:广东公布汕头金平区等5个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中新网广州2月20日电(记者程景伟)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日公布的信息显示,汕头金平区、韶
2023-02-21 07:51
原标题:多彩活动迎接“二月二”2月20日,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迎晖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二月二龙抬头”活动中表演舞龙。2月21日将迎来“二月二,
2023-02-21 07:39
原标题:《蚁人与黄蜂女》票房破亿羊城晚报记者吕航2月19日,漫威超级英雄电影《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简称《蚁人与黄蜂女》)正在热映,
2023-02-21 05:36
原标题:21日晚十点前后迎来“二月二,龙抬头”新华社南京2月19日电(记者王珏玢、邱冰清)21日迎来“二月二,龙抬头”。天文科普专家介绍,今
2023-02-21 05:51
原标题:五天四夜的寻音之旅,《听见我的旅行》交出音乐答卷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陈俊宇三位音乐人,五天四夜的跋涉与探寻,未听过的声音带来
2023-02-20 16:55
原标题:纪录片《马斯克秀》上线:从创业到成功,马斯克都经历了什么?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陈俊宇埃隆·马斯克,如何成为身价2500亿美元、人
2023-02-20 16:55
原标题: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发布首支预告片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记者陈杭)2022年2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在“鸟巢”圆满落幕
2023-02-20 16:33
原标题:刘令飞白举纲领衔《人间失格》羊城晚报记者艾修煜2月23日-26日,由中美英日四国顶尖艺术家匠心创制、全明星卡司阵容主演的中文原创音
2023-02-20 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