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天天快看点丨4年时间估值缩水超2000亿,昔日大佬陆金所回港上市有多少想象空间?

时间:2023-02-14 11:48:32    来源:大雪财经    

中概股回归大潮下,回港上市的企业或将再添一例。


【资料图】

近日,已于纽交所上市的陆金所控股(LU.N)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拟以介绍上市的方式登陆港交所主板,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为此次上市联席保荐人。

此次上市不涉及新股发售和融资,若上市成功,陆金所将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上市。

2020年10月30日,陆金所成功在纽交所上市,根据彼时披露的数据,陆金所在纽交所IPO合计发行1.75亿份ADS,发行价为13.5美元,募资规模23.63亿美元。在纽交所上市后,陆金所控股出现了股价持续走低的情况,最低触及1.26美元。

在美股失意的陆金所,能在港股找回自信吗?

业绩承压

评级下调

陆金所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旗下成员。

董事长计葵生带领团队以P2P业务起家,依托“平安系”金融生态优势,在P2P行业站稳脚跟。

据《财经》杂志消息,陆金所P2P存量资产曾达1600亿元规模。在P2P整顿潮出现后,陆金所开始转型之路。据陆金所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其P2P历史业务才基本实现清零。

招股书显示,目前陆金所给自己所贴标签为“中国领先的科技驱动型个人金融服务公司”,主营业务是为小微企业主及其他优质借款人提供量身定制的融资产品,与中国超过550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这些金融机构为公司赋能的贷款提供资金和增信服务。

但转型后的陆金所经营情况并不乐观。

据陆金所控股《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陆金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20.46亿元、618.35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122.76亿元和167.09亿元。

到了2022年前三季度,陆金所共实现营收457.97亿元,同比下降0.45%;实现净利润95.81亿元,同比减少30.64%。

对于业绩的下滑,陆金所方面解释称,2022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使得公司在2022年下半年的财务表现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我们的许多借款人为小微企业主,他们无法经营业务并丧失了偿还贷款的能力,这导致公司所赋能贷款的逾期率逐步上升。”

虽然2020年以后,疫情对各行业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仍有不少企业始终保持增长态势,一味将疫情做为业绩承压的原因,未免有失偏颇。

并且在财报公布时,陆金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容奭表示,公司面临着不断上升的信用减值损失和信用提升成本,给公司盈利能力带来了压力。

实际上,除了信用减值损失和信用提升成本,陆金所贷款余额的下滑,也影响了其业绩。

据招股书,2022年前三季度,陆金所新增贷款总额为417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968亿元有所下滑;公司促成贷款余额为6365亿元,同比减少1.3%。

陆金所曾在三季报中预测,全年总营收同比下降6%-8%,净利润同比下降47%到49%。

摩根大通分析师Katherine Lei在一份投资报告中称,该公司的发展受到了挑战,第三季度不是底部,因为管理层的评论暗示第四季度利润同比收缩117%-126%。此外,由于贷款增长、利率和资产质量的下行压力,2023年的前景“依然严峻”,因此将陆金所的评级从“增持”下调至“减持”。

逾期率增高

从陆金所的财报中可以看出,公司目前不仅业绩压力较大,贷款规模下降,就连不良贷款率也在不断上升。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9个月,陆金所一般无抵押贷款的30天以上逾期率分别为2.3%、2.6%和4.2%,有抵押贷款的30天以上逾期率分别为0.7%、0.8%和1.6%;同期一般无抵押贷款的90天以上逾期率分别为1.3%、1.5%和2.4%,有抵押贷款的90天以上逾期率分别为0.4%、0.4%和0.9%。

总体来看,报告期内陆金所30天以上的逾期率分别为2%、2.2%及3.6%,90天以上的逾期率分别为1.2%、1.2%及2.1%。

值得注意的是,陆金所作为金融科技企业,贷款的成本非常高。

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的新增贷款中一般无抵押贷款的平均年化利率(指每月全部借款成本占贷款余额的百分比,按系数12予以年化。)为21.1%,有抵押贷款为15.7%,消费金融贷款为20.7%,接近于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司法保护上限24%。

而小微企业如果从国有大行贷款,贷款利率低至个位数,融资成本远低于陆金所。

据有关媒体报道,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某支行针对小微企业,比起年化利率4%左右的常规信贷,从2022年底起至今,小微企业通过房产抵押贷可享受最低3.35%的年化利率,最长可借十年。另外部分城商行针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也远低于陆金所。浙商银行杭州一家分行针对小微企业的年化利率一般在4%左右,针对部分企业也可以低至3.5%。

由于融资成本过高,也导致陆金所不断出现在被投诉名单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目前针对陆金所的累计投诉数量超400条,投诉问题包括虚假宣传、违规收取服务费保险费、短信电话辱骂等。

估值缩水

回港后会变好吗?

从P2P业务转型脱胎换骨的企业并不多,陆金所便是其中之一,背靠平安集团这棵大树,陆金所的业务离不开平安系产品的“帮扶”。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陆金所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5.1%、9%及5.1%。来自平安财险的收入分别为12.74亿元、36.41亿元和10.18亿元,占各期总收入的2.4%、5.9%及2.2%。

加上投资者最初的青睐,刚开始的几年陆金所可以说高歌猛进,估值也一路攀升。

2015-2019年3月,陆金所完成了A、B、C三轮融资后,投后估值从100亿美元,升为394亿美元。

但是P2P乱象爆发后,陆金所开始弱化此项业务,直到2019年8月,P2P产品彻底下线。

2020年后,监管加强了对涉及金融业务的科技公司“持牌经营”的要求,整个金融科技行业进入调整期,陆金所的市值也从高位一路震荡下行。

截至2月13日收盘,陆金所股价为2.665美元/ADS,市值与上市首日的313亿美元相比下降近80%,目前只有60亿美元,两年间市值跌超2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00多亿元,与2019年完成的C轮投后估值相比,下降了2000多亿元。

在经过多次业务整合与转型后,陆金所的业务板块和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新的《招股书》中,陆金所定性为小微企业主及其他优质借款人提供融资产品和服务。

小微企业可以说是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也是资金实力最薄弱的群体,同时也是融资渠道最为匮乏的群体。

据《中国小微企业白皮书》的数据,目前小微企业融资缺口高达22万亿元,超过55%的小微企业金融信贷需求未能获得满足。

虽然陆金所从事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有很多的想象空间,但未来仍存在不确定性。

目前该行业的竞争正日益激烈。陆金所称,与网商银行、微众银行、度小满金融及京东科技等非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及传统银行等专注于零售及中小企业借贷的传统金融机构都有竞争。

那么此时,如何吸引及保留小微企业主及其他借款人、增加市场份额并提供个性化及有竞争力的服务,以及提高运营效率并保持盈利能力,成了陆金所发展的关键。

近两年整个金融科技行业的调整余波仍在,蚂蚁集团上市被喊停,京东金融和数字科技业务IPO进程也是一波三折,陆金所回港之后将如何发展,还未可知。

内容来源:翠鸟资本

标签: 小微企业 金融机构 无抵押贷款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