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3年,又一项与绿色低碳经济相关的国家政策将进入落实阶段。2月1日,备受关注的《塑料生物基塑料的碳足迹和环境足迹第1部分: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将正式实施。近年来,我国“限塑”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始向“替”与“换”阶段迈进。受到一系列国家政策影响,塑料制品相关产业也迎来了影响深远的变革升级。即将实施的此项通则作为新的国家标准,将助推塑料行业碳中和标准建立,为绿色发展指引方向。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塑料制品领域“替”与“换”的力度持续加大,聚乳酸(PLA)已经被认为是解决塑料制品“白色污染”的主要替代产品,也是当下产业化程度最高的可生物降解材料。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渗透率正在持续提升,市场需求量持续猛增,再叠加一系列利好政策,我国聚乳酸产业发展也迈入了黄金期。
聚乳酸是环境友好型材料
众所周知,传统塑料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按照相关统计显示,全球塑料产量高达3.6亿吨以上,实现传统塑料材料向可降解塑料转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目前从技术条件和产业应用前景来看,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成为核心途径之一。因为生物基塑料以生物质来源材料为主,可以有效减少全球变暖,减缓化石资源的枯竭。而聚乳酸(PLA)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是以乳酸为基础由人工合成,它具备生物基和可降解的特点,再加上其生产原料乳酸是一种天然有机酸,由糖通过发酵产生,降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相对于传统塑料更符合绿色低碳的发展需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产业推广角度来说,聚乳酸也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可替代型绿色材料。一方面,它的材料性能和力学性能突出,强度、耐久度、模量等数据都接近传统塑料;另一方面,目前聚乳酸的生产工艺和经济效益已经得到市场检验。和其它类型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相比,聚乳酸不仅生产工艺相对成熟,产能领先,而且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因此有利于多领域大规模推广。
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聚乳酸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猛,已经逐步跻身头部集团行列。特别是在核心技术研发和产能供应方面,我国不仅克服了“卡脖子”难题,也实现了国产化多领域突破。尤其是在丙交酯生产技术方面,目前海正生材(688203.SH)、金丹科技(300829.SZ)、中粮科技(000930.SZ)、丰原生物等公司先后实现了重大突破。目前聚乳酸行业竞争格局较好,产业链越来越完善,叠加一系列利好政策影响,聚乳酸新增投产正在持续提升。在应用市场方面,聚乳酸也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包装、农业、纤维纺织、医用和工程塑料等领域。
限塑需求将保证聚乳酸产业的高速发展
进入“十四五”阶段,我国政府推动可降解塑料渗透进一步上升的决心不变,支持改革力度更大,此次通则的推出,也进一步坚定了行业相关企业加大投入的决心。而从市场占有率来看,近年来可生物降解塑料是产能占比较高、增长较快的板块,已经成为降解塑料中的主流材料。在细分应用市场,聚乳酸的产能占比已经高达49.21%。虽然和欧洲与北美市场相比,我国所在的亚太地区的市场和产业规模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但行业增速相当惊人,其中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从下游应用市场来看,可替代性塑料涵盖的细分市场涉及一次性塑料袋、快递包装、一次性餐具、农用塑料膜、一次性吸管等多个细分领域。预计到2025年,国内限塑令有关的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将达到411万吨。这个庞大的增量市场,也为聚乳酸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从原料供应端来看,我国也具备规模化发展聚乳酸产业的先天条件。因为聚乳酸制造业对玉米秸秆的需求量很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2021 年期间,我国玉米产量均保持在2.5亿吨/年以上,全国秸秆回收率和综合使用率分别高达82%和84%。一般来说,生产1吨聚乳酸需要4吨玉米秸秆原料,稳定的原料端也将保证整个市场的良性运转。
最后,在政策方面,自2008年以来,从《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到“史上最严限塑令”《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 染治理的意见》,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让塑料制品领域“替”与“换”工作不断提速。以北京地区为例,2021年北京市塑料袋销量已经同比下降37%。可以说,发展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系列产品是政策导向,具有积极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聚乳酸产业,也将是限塑市场最好的替代产业之一。
国内已涌现多个代表性企业
从产业定位来看,聚乳酸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对装备制造、科学研究的要求很高,因此具有核心技术成果和成熟产业链的厂商将建立稳固的品牌壁垒,目前国内市场已经涌现出多个头部企业。
隶属中粮集团的中粮科技(000930.SZ)是国内玉米深加工龙头企业,其核心业务覆盖食品原料级配料、生物能源燃料以及生物可降解材料。其中,生物能源业务是企业第一大主营业务,在聚乳酸产业布局方面,中粮科技已打通丙交酯技术环节,按照其发展规划,企业将在吉林省建设3万吨/年产能的丙交酯生产线,项目预计在今年内投产。随着相关项目稳步推进,未来中粮科技将实现可降解材料全产业链加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金丹科技(300829.SZ)作为乳酸行业A股企业,一直从事乳酸及乳酸盐类的生产与销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食饮、医药、化工、降解材料等产业领域。尤其是在聚乳酸产业领域,地处豫东平原的金丹科技坐拥玉米优势产区,原材料玉米资源丰富。近年来,企业围绕全产业链目标,正在布局产15万吨聚乳酸新材料项目,该项目去年9月已正式开工。目前,金丹科技已具备工业化生产合格丙交酯的能力,拥有500吨丙交酯和中试产线,在建1万吨丙交酯产线已开始试运行。
上一篇:全球简讯:镁行业美了|行业发现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18组“潮兔”彩灯装点百年弄堂文汇报讯(记者宣晶)随着癸卯兔年的脚步临近,位于虹口区四川北路的今潮8弄迎来了年味十足的“潮兔春禧
2023-01-16 11:33
原标题:创业题材剧激励创新精神孙晓美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近年涌现出以《纵有疾风起》《风吹半夏》《大博弈》《大
2023-01-16 11:38
原标题:一幅烟雾缭绕的街市图景沈嘉禄钟叔河先生在1990年编选《知堂谈吃》一书时,特意写了一篇序坦陈初衷:“吃是人生第一事,比写文章重要
2023-01-16 11:55
原标题:电影《长空之王》五一档亮相文汇报讯(记者张钢)由刘晓世导演,王一博、胡军、周冬雨等主演的电影《长空之王》日前发布定档海报,宣
2023-01-16 11:45
原标题:2023央视春晚主持人阵容官宣中新网北京1月16日电1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多项技术创新
2023-01-16 11:51
原标题:“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主题)——从春秋时期历史文化现象看历史规律(副题)黄朴民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国。它大部分时间里
2023-01-16 10:46
原标题:【文化评析】期待更多女性题材剧植根现实生活近期,电视剧《风吹半夏》以高分口碑收官,剧中主角女商人许半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3-01-16 10:53
原标题:河南汉魏洛阳城发现240座北魏时期皇家仓窖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获悉,考古人员近日在河南汉魏洛阳城宫城遗址内
2023-01-16 10:38
原标题:《生机勃勃的我们》:展示乡村振兴图景光明日报记者崔兴毅陈晨光明日报讯(记者崔兴毅、陈晨)日前,由国家乡村振兴局指导的全国首档
2023-01-16 10:52
原标题:《中国奇谭》古典故事用现代思路新编邱伟谁也没想到,2023年的开年爆款会是一部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元旦伊始,曾创作《大闹
2023-01-16 10:41
原标题:四川濛溪河遗址或将助力破解“资阳人”之谜光明日报讯(记者周洪双)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考古发掘专家座谈会近日在资阳市乐至县举行。
2023-01-16 09:49
原标题:喜剧《赤脚走公园》:“嬉皮笑脸”背后的真诚王润1月12日至14日,在国话先锋智慧剧场上演的爆笑喜剧《赤脚走公园》,秉持了晓年青剧团
2023-01-16 09:52
原标题:“史升汉降”与史学史之延长【读史札记】传统“正史”中,《史记》和《汉书》双峰并峙,影响深远,而两者间的异同高下之比较,也成了
2023-01-16 09:46
原标题:重读谢灵运与谢瞻《戏马台》诗东晋义熙十四年(418)九月九日,宋公刘裕在彭城戏马台设宴,为辞官归隐的孔靖送行。谢灵运、谢瞻兄弟在
2023-01-16 09:34
原标题:北美票房:《阿凡达:水之道》周末票房五连冠中新社洛杉矶1月15日电(记者张朔)首映一个月来,《阿凡达:水之道》(Avatar:TheWayof
2023-01-16 08:45
原标题:北魏洛阳永宁寺文物首次大规模展出中新社河南洛阳1月15日电(记者韩章云)“其宁惟永——北魏洛阳永宁寺特展”15日在洛阳博物馆开展,这
2023-01-16 08:34
原标题:北京自然博物馆举办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 光明日报北京1月15日电记者詹媛15日从北京自然博物馆了解到,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
2023-01-16 08:33
原标题:汉魏洛阳城遗址发现大型仓窖遗迹光明日报记者王胜昔光明日报通讯员梁笑宇1月15日,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考古队获
2023-01-16 08:56
原标题:网剧《择君记》开播(引题)青年演员上淇:从看“建宁公主”到演“九公主”(主题)近日,腾讯视频上线网剧《择君记》。该剧一开播,
2023-01-16 08:44
原标题:融解于故事的“现实真情”(创作谈)李浩写一部完全不同的长篇小说,这个想法出现在10年前左右。那时,我刚写完长篇小说《镜子里的父
2023-01-15 15:46
原标题:《野望》:中国新乡村的“浮世绘”人民日报海外版电(记者张鹏禹)近日,付秀莹长篇小说《野望》研讨会在线上举办,研讨会由中国作协
2023-01-15 15:45
原标题:高品质大剧亮相央视电视剧频道(引题)《狂飙》《三体》好戏连播(主题)今晚报讯(记者刘桂芳)多部高品质大剧近期陆续定档开播,其
2023-01-15 15:41
原标题:冯远征委员:推动演出市场“满血复活”北京日报记者韩轩擦亮“大戏看北京”的文化品牌、推动演出市场“满血复活”——1月13日晚,来自
2023-01-15 15:51
原标题:拍出约300万人民币AI绘画会不会抢艺术家饭碗?绘画AI说:艺术创造不只是人类的专属品。艺术家说:创造力是人类拥有的最后堡垒。2016年
2023-01-15 14:47
原标题: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建筑艺术展揭幕(引题)从历史和未来展现“蓝图北京”(主题)北京青年报记者王磊 摄影 北京青年报记者王晓溪
2023-01-15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