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大麦植发再冲IPO:亟待挖掘第二增长极 世界热文

时间:2023-01-06 14:50:27    来源:大雪财经    

疫情之下,所有事情似乎都按下了加速键。一转眼,我们半年前才谈论过的大麦植发,不出意料地迎来了赴港招股书的失效。2022年12月30日,大麦植发再次更新招股书,向港交所发起二次冲击。


【资料图】

与2022年6月份递交的招股书相比,大麦植发更新后的招股书也同步更新了财务数据。根据招股书内容,继2021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不利现状后,进入2022年,大麦植发的经营状况再次出现下滑。2022年1-7月,公司分别实现营收、净利4.69亿元、1171.4万元,同比2021年前7个月降幅达到19.53%、57.72%。

官方对此表示,与2021年同期相比,自2022年1月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的客户到店量短暂下降,业务增长暂时放缓。数据显示,2020-2022年1-7月,大麦植发分别成立了10家、4家和1家的新的医疗机构。显然,公司的扩张速度正在逐年放缓,因此新客户的开发效率也十分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营收增长。

与此同时,一向“重营销”的大麦植发,在这方面的投入仍然未有收敛。2022年1-7月,公司投入的销售及分销开支达到2.12亿元,占据当期营收比重的45.09%,虽然相较前三年动辄67.02%、52.2%、50.98%的占比有所回落,但仍然分走了营收的几乎半壁江山。

高昂的营销投入严重侵蚀了大麦植发的利润空间。2019-2021年,大麦植发的毛利率水平超过70%,但净利率表现却不足10%。更新后的招股书的显示,大麦植发的利润空间再次被挤压,2022年1-7月,公司毛利率跌破70%关口,达到62.9%,而同期净利率更低至2.5%。

大麦植发对此解释称,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总毛利率受到每条所经营业务线的毛利率影响”。根据大麦植发的业务构成,手术植发业务的毛利率水平稳定在60%左右,而非手术养固业务毛利率则仅为40%。显而易见,占据营收大头的手术植发业务交易价值不断走低,才是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下滑的“罪魁祸首”。

而这类业务交易价值之所以持续下滑,主要在于大麦植发正在开发及推广非手术治疗服务,将其作为植发的联合疗法。因此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植发面积,从而降低每次植发手术的交易价值。

这其中的因果关系难免令人疑惑,放着更赚钱的业务不去持续扩张,反而去开发新的增长曲线,只能说明该业务已经遇到了增长瓶颈,大麦植发亟需开拓新的业务增长极。这也与整个植发行业的发展轨迹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医美手术,植发的准入门槛更低,因此各方资本均可轻松涌入,植发机构的扩张规模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大麦植发想要走出更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只有开辟差异化服务项目,真正将品牌做大做强,才有可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但是大麦植发显然并未将全幅心神放在新业务的扩展上,手术植发业务一般属于一次性消费项目,复购率极低,因此商家必须通过业务扩张获取更多新客户。而大麦植发在大半营收砸向营销费用后,业务规模增速不断放缓,在此情形之下,想要维持足够的盈利水平,“一锤子”买卖的行业乱象也将大麦植发推上风口浪尖。

近年来,大麦植发位于宁波、南京、杭州等多地分支机构先后因发布不当广告遭受监管处罚,其从业人员甚至涉嫌“非法行医”,患者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维权期,才有望收到相关机构的最终行政处罚通报。而在巨大的行业前景诱惑下,其微针植发技术已经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大麦植发仍然没有收敛,还在合规红线的边缘试探。

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植发机构,至今仅有7年的发展历史,却已经狂揽上亿元营收入怀。此外,大麦植发还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家族式企业,92%的股权掌握在李兴东家族手中,他的父亲、配偶等亲属纷纷现身公司的控股股东集团名单之中,而李兴东本人则直接拥有及控制大麦植发15%表决权,并通过海南科发源等实体额外控制大麦植发72%表决权。

家族式管理之下,大麦植发仍在铺天盖地地进行营销推广宣传,然而挡不住的业绩下滑和净利率走低,都在为大麦植发的未来敲响警钟。面临百亿级别的广阔植发市场前景,如何走出差异化竞争新路径、尽快提升盈利水平,恐怕是比IPO上市更为迫切的发展难题。

内容来源:新经济观察团

作者:芳芳

标签: 一定程度上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