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全球看点:杨冰知耻吗?得物APP接连成为“老赖”,不合格率高达50%!

时间:2022-12-27 15:49:17    来源:五谷财经    

一些互联网企业天天在嘴上喊着仁义道德,背地里却干着见不得人的事情,甚至不惜通过各种平台进行软文覆盖,从而达到对冲负面乃至问题的目标,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一则又一则法院通告,将这些互联网企业扒了一个底朝天。


(相关资料图)

比如得物App(上海识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识装科技”),据称作为年轻人聚集的潮流文化社区,得物App致力于推动年轻人共同建设中国潮流文化。

实际上,得物APP是一个球鞋、服饰等潮流产品的鉴定售卖平台,它的母公司上海识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由虎扑体育联合创始人杨冰在2015年7月份创办,该公司在2018年10月份获得了虎扑的天使轮投资,2019年1月份他们又拿到了普思资本的A轮投资,普思资本就是王思聪创办的投资机构。

2019年4月份,俄罗斯DST投资集团对得物进行了A+轮投资,当时这家公司的估值达到了10亿美元,成为了一家独角兽创业公司。今年6月份有报道称得物的估值已经达到了100亿美元,相当于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估值翻了10倍,可见他们的发展十分迅速。

让人感到讽刺的是,日前,得物App发布了《2021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得物App继续通过“先鉴别,后发货”,让消费者获得在线消费的安全感,激发消费潜力和消费升级。得物App还致力于将沉淀的查验鉴别经验开放共享。

然而,在发展中,得物APP的问题却是触目惊心,今年年初,有媒体报道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电商平台销售的商品进行抽检,结果发现得物平台抽样不合格率为50%,得物对这件事也进行了回应,他们表示此次抽查涉及4个批次的4个产品样品,其中两个批次的产品抽检报告显示使用说明(标签)上存在不合格项目。

换言之,这50%的不合格率来自4件样品的抽检,其中2件不合格。样本不多才显得不合格率数据比较高,但其实这也是在提醒得物,需要更重视电商产品的合格率。

不过,报告却提出,持续全面保障品质消费、引导中国年轻人加强文化自信、投身社会公益等,成为得物App在2021年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点。

“以求真的态度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拥抱变化,让‘潮流’成为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热爱’创造美好生活的无限可能。”得物App创始人兼CEO杨冰表示。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得物APP真是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吗?

《五谷财经》注意到,2022年以来,识装科技却接连成为“老赖”,这真是啪啪打脸得物APP以及创始人兼CEO杨冰。

企查查提供的信息显示,2022年6月16日,识装科技被强制执行,执行法院为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金额不到万元。

等到2022年9月1月,识装科技再次被强制执行,执行法院为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人民法院,金额仅为50元。

同时,早在2020年8月20日,识装科技也曾被强制执行,执行法院为昆山市人民法院,金额为3万元左右。

什么是强制执行?

据悉,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运用国家强制力,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强制负有义务的当事人履行义务的行为。强制执行是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兑现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事人逃债,是执行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且逃债形式多样化,规避执行手段隐蔽和方式呈多元化,这要求法院在反制规避的措施上与时俱进,针锋相对。

“债务人逃避债务,与一个社会是否守信密切相关,而当下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在现代性的冲击下,相当范围内的礼、义、廉、耻失守底线。”法律人士告诉《五谷财经》,崇尚诚信的氛围缺失,主要是由于征信制度的匮乏无力,社会处于失信状态,法不责众状态长期存在,即使完善制度、机制,也无法抵御社会大众普遍的消极对待,“只有在建立基本的征信制度,让绝大部分人自觉守信、尊重法律和判决的前提下,法律和司法才可以对少部分人的不守法以司法强制的方式督促其履行义务。”

标签: 人民法院 强制执行 执行法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