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拼多多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第三季拼多多营收为35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5%。经营利润为104.36亿元,非公认会计下经营利润为123.02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05.89亿元,非公认会计原则下净利润为124.47亿元。
(资料图)
在电话会议上,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陈磊表示:“我们接下来会继续加大投入,通过更好理解和服务消费者需求,持续扎根实业,通过对农业实体和制造产业不同环节进行科技投入,踏实地做好价值创造,这才是这个平台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拼多多逆势大涨的第三季度,对农业实体持续加大补贴投入,推出了第三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超级农货节”、“多多丰收馆”、“多多新匠造”等一系列活动,从研发、需求端、渠道端与消费端全方位扶持农业、加速数实结合。
扎根农研,打通农业科技成功
从“样品”到“爆品”的升维之路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科研大国来说,从来不缺农业方面的科研成果。但一直以来,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6000—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面世,但成果的转化率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像美、日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70%—80%,德英法等国的转化率高达90%。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从某种层面来说滞缓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那么,如何解决科技与经济之间的问题,就要看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而具体来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源于供给端、需求端和服务端的共同影响。
从供给端来看,存在着部分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让科技成果像是难以离开温室的花朵,很难具备应用价值与市场价值。这是源于农户与农业都处于生产一线,而农业科研由于体制、经费以及专业人才的限制性,多数处于实验室环境中,从环境本身就形成了割裂。
从需求端来看,我国一些农户的科技认知、求新意识较弱,如果没有人引领很难“自发性”去尝试新的科技成果。尤其是,很多科技成果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市场验证,仍具有一定“风险因素”,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这点从国内不平衡的机械化程度也可以看出来,据资料显示,我国小麦机械化率超过96%,而水稻机插率不足40%、甘蔗机收率不足12%,与欧美发达国家机械化水平存在极大差距。足可以见,对于农户来说在自身原有模式中“求稳”远大于“求新”,这就更需要有人去引领。
从服务端来看,各地区农业服务商众多,但大多数属于“孤军奋战”,不成体系。这就使得农业科技成果很难大规模去推广与应用,难以达成“协同效应”去完成成果的优化。
那么,如何能够让农科走出“实验室”,进入农田或者农业生产一线,以及让处在一线的农户、农企也可以认识到“科技的力量”,就成为了推动农业科技的关键一环。毕竟,推动农业科技不仅仅需要最优的科技成果,还需要能够去改变农户的认知。
而众多电商平台对于农业实体的关注与助力,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推力。为加快推动农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拼多多已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顶尖机构连续举办了三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其希望通过举办各类农研竞赛,激发农研工作者开发具有实践意义的科研成果,并集合全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助力推动我国智慧农业不断向前。
据了解,第一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参赛团队“智多莓”开发的自动化种植系统,已落地丹东东港的水果大棚,帮助传统农户实现了“一个大棚两人管”到“一人管七个大棚”的产业升级。而第三季度,拼多多启动的第三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将赛场搬到了上海崇明的集装箱农场,在没有土壤与日照的条件下,挑战两个月内,以更低能耗、更短时间,种出更高产量、更好品质的生菜,尝试探索面向未来的都市农业解决方案。
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联盟秘书长路亚洲分析指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交易是全生命周期的组合体,由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商业应用三大场景构成。其中,技术创新是源头,而难度最大的是商业应用环节。“农业科技成果只有实现了从技术创新场景到产业应用场景再到商业应用场景的打通,才能成为好的成果。”
而拼多多为帮助农业科技成果有效对接国内大市场,筛选了一批国内农科院及农业高校研发品质过硬的科技农产品。对相应的平台商家进行流量及补贴资源的倾斜,以销量反哺科研,助力供给侧的品种培优、标准化生产以及品质提升,进而帮助种植户增产增收。
烟台农科院研发的“烟薯25号”在平台日销逾5万单。而由全国著名谷子育种专家陈瑛历时19年育成的“晋谷21号”加工而成的汾阳黄小米双十一当天卖出逾10万单,有力带动了当地的新米销售以及农户增收。
拼多多今年9月初就上线“多多丰收馆”,并投入50亿平台惠农消费补贴,与全国各大农产区共庆丰收节。其中,农学家培育或研发的初级及精深加工农产品是补贴重点之一。
一年前,拼多多正式宣布设立100亿元农业科技专项。拼多多董事长陈磊表示:"‘百亿农研’专项旨在面向农业及乡村的重大需求,不以商业价值和盈利为目的,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科技普惠,以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劳动者进一步有动力和获得感为目标。"
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上,由拼多多“百亿农研”专项提供支持、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中心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亮相。该系列解决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普遍存在的优质不高产、优质不抗病、品质不稳定的问题,对优质麦生产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目前新品种正在黄淮小麦主产区的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可见,拼多多助力科研与帮科技成果打通商业场景两手抓,已经形成了从科技成果带动销量、销量赋能农户和农企信心、售卖资金与口碑再反哺科研的良性循环。
“数实一体化”推动行业“耦合效应”,
助力供给侧升级
其实,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只是推动农业实体经济发展、数实一体化的一项分支,国内农业的推动少不了需求侧、供给侧以及与关乎消费体验的物流侧的持续完善与进阶。
而我国农产品、农户与农企却都呈现分散式的分布状态,使得供需两侧不平衡。此外,传统农产品供应链中流通渠道层多,会出现各个环节层层加码的现象,一方面使得农产品货损严重,另一方面农户和消费者都无法得到实惠。
这也体现了我国当前农业存在效率不高、效应不强、效能不够的情况,使得农业实体从上游到下游各个环节之间缺乏“耦合效应”,使得农业产业链协同性不足。
拼多多从需求侧、供给侧、物流侧多点并进,去助力智慧农业升级。过去7年间,拼多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农地云拼”模式,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全国市场,提升了供需匹配的精准度与效率。
此外,拼多多还推出了产品产地直播项目“百产计划”。该计划深入江苏、山东、安徽、吉林等省份,通过直播培训、流量扶持等举措,鼓励新农人走进直播间,展示、推介产品、产业和产区。让农民不再拘泥于田间地头,达成“种—售”可视化、一体化。
针对“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拼多多已经在针对算法设计、数据分析及冷链物流等方面进行开发和优化,希望在实际操作中广泛地推广它们,并帮助物流供应商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以云南宾川为例,从阳光玫瑰到突尼斯石榴,一系列当地生产的高原特色水果近年来接连在平台“拼”成爆款。从畅通销路、建立标准到打造产区品牌,平台为该产区培育了一批懂生产、善经营、会营销的电商人才,以数字化技术重塑产区的供给模式,助力产业升级。今年,该产区入驻拼多多的商家,较去年增长三倍以上。
这份持之以恒深化农业科技普惠的努力,让拼多多荣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颁发的2022年度创新奖。FAO官网显示,该年度奖项旨在表彰在食品生产、加工、贸易和消费环节的创新,鼓励构建起更高效、包容、有弹性和可持续的农业食品系统的最佳实践方法。获奖者必须加强农民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并在多个层面对供应链产生影响。
陈磊表示,拼多多成立七年多来,与千千万万农户以及制造企业共同成长。未来将继续坚持以实为本,加大投入供给侧升级,服务实体经济。
拼多多的全方位助农行为,无疑是直击了农业实体以及数字化发展中各个环节的“痛点”,让农业科技、智慧农业走向自身的“升维”之路。或许,当下国内智慧农业的进程相比较美国等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距离,但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对于农业的重视,未来将焕发更大的生命力,走向可持续性的良性衔合。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实证西域为中国固有领土之⑤原标题:古称高昌的吐鲁番,为什么被赞为“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考古博物馆”?吐鲁番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有
2022-12-15 19:38
原标题:《卿卿日常》里,九川礼仪为何各不同?这部戏的礼仪从最开始的时候,最吸引观众的就是九川礼仪各不相同了。从第一集开始,我们就看到
2022-12-15 05:44
原标题:此“郁金香”非彼“郁金香”唐代的外来香料真“香”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陈品中国香文化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就有焚香祭祀的行为,先祖
2022-12-14 13:42
原标题:《故乡潮州》出版专访陈平原教授(引题)谈论故乡,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心境(主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王勉而心境好解,这学问又是如
2022-12-13 20:33
原标题:《逐光的孩子》高校“开讲”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邹明强通讯员卓张鹏胡兰杨倩文摄影彭佳12月11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艺术大思政课《逐
2022-12-13 17:34
原标题:打磨六七年小说《天圣令》讲了什么故事?中新网12月12日电近日,两场主题为“从‘天圣令’看宋韵文化”的讲座举行,著名作家蒋胜男从
2022-12-13 13:50
原标题:《人在草木间》系列融媒体报道今起推出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2022-12-12 21:39
原标题:山西明日起多个文化场馆恢复开放记者日前了解到,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铜博物馆、太原市博物馆、临汾市博物馆以及太原市图书馆等文化场
2022-12-12 20:36
原标题:《三体》上线首日播量放过亿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张翀12月10日,《三体》动画在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全网独家上线,首周两集连
2022-12-12 19:33
原标题:郭沫若屈原研究的时代气象晚清七十年,中西文化在激烈碰撞中相互借鉴、吸收和融合。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之下,20世纪上半叶的楚辞研究在
2022-12-12 14:45
原标题:中国近代日记研究的拓展、反思与未来(主题)——从“日记研究丛书”说起(副题)日记这种文献类型和书写方式,在中国具有悠久的传统
2022-12-12 14:43
原标题:《诗经》的礼义、乐义、诗义与经义《诗经》所载乐歌,本为两周礼仪的用乐与歌舞的歌词,要对其诗义进行清晰的解读,需要回到历史现场
2022-12-12 11:32
原标题:微短剧靠什么赢得观众喜欢最近一段时间,单集不超过10分钟的微短剧深受观众喜爱。数据显示,今年仅快手平台的微短剧日活跃用户便增长
2022-12-12 08:32
原标题:考古还原青藏高原丝路的样貌仝涛【考古中国】 ●青海都兰热水一号大墓出土大量来自唐朝、中亚和西亚的丝织品、金银器,以及各类宝石
2022-12-12 08:52
图片故事原标题:剑川木雕:传承千年技艺段四兴在进行木雕制作中的打坯流程(12月1日摄)。剑川木雕是云南省剑川县传统美术项目,历史悠久,具
2022-12-12 08:37
原标题:剧场艺术如何拓展边界找寻多样表达北京晚报记者高倩12月8日至9日,“2022世界剧院北京论坛”和“2022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在国家大剧院
2022-12-12 05:40
原标题:想学艺、想挣钱?快来村里这块“宝地”集合!据12月8日甘肃省文旅厅、人社厅、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的通知,甘肃新认定28家省级非遗工坊
2022-12-11 21:55
原标题:西安多家博物馆明天起陆续开放陕西西安多家博物馆11日发布公告,明天(12日)起陆续恢复开放。西安博物院12月12日(星期一)起恢复对
2022-12-11 21:36
原标题:世界杯的魅力韩立群1990年世界杯我17岁,我家黑白电视14寸。记得马拉多纳无能为力的泪水。1994年巴乔横空出世,一路带着意大利打入决
2022-12-11 20:42
原标题:初冬张燕峰初冬。田野空旷,露出黑油油的泥土,像一位刚刚生产过的母亲,袒露着的胸膛,平静而疲惫。靠近她,似乎能听到来自大地深处
2022-12-11 11:36
原标题:别了,青石板的巷陌田海明夏雨猛烈而迅疾,砸在屋檐上,迸溅出水花,泻出朦胧的水帘,隔绝了我望向窗外的视线。爸从外边回来,穿着的
2022-12-11 11:44
原标题:一把檀木梳邓素芳《牡丹花瓶》 文森特·凡高[荷] 玛咖供图月光从门外涌进来,闪着银色的粼光。我坐在梳妆台前,檀木梳隐发着淡淡的
2022-12-11 11:32
【艺评】原标题:最好的书店氛围,是看得见的对阅读的爱罗筱晓最近,位于杭州解放路的新华书店因内部改造暂时闭店。这家书店建成于1954年,是
2022-12-11 05:44
原标题:从“中文热”到“天宫热”(主题)——中文教学助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副题)蔺妍林建杰“这是中国,这是阿联酋,我们是好朋
2022-12-11 05:32
【视线】原标题:电视剧、小说同时推出(引题)《大博弈》书写时代浪潮下的中国工业制造(主题)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苏墨)近日,
2022-12-11 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