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环球时快讯】为了活下去,房企这次真的拼了

时间:2022-11-28 09:25:23    来源:观点    

房住不炒、房地产居住性的本质越来越重,房企们还能支撑多久?

0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房企年底冲量促销

“房地产业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其良性循环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官方对楼市的最新标题。

以前把楼市定义为“洪水猛兽”,现在楼市下行开始珍惜过去的黄金岁月,如同恋爱男女,失去了才知道对方的好。

今年的楼市有多难呢?看两个数字就知道了:

第一个数字:销售目标的实现情况。不少房企在年初就披露年度销售目标,作为全年的中心任务。但结合企业公告以及克而瑞研究中心监测的销售数据测算。

1-9月份17家典型房企销售目标完成率均值为55.91%。

这还是有代表性的大企业,中小房企们能活着就不错了。

第二个数字:千亿级房企数量。从目前的业绩来看,有约20家房企或将掉出千亿阵营,“千亿房企俱乐部“数量或将缩减至20多家,相比去年减少一半!

其中像祥生这样的千亿级房企,上市不到两年市值暴跌96%,市值只剩11亿!基本提前告别楼市了。

房子卖不出去,楼市没有量能,就是当前的主要问题。而房价的反应比较迟钝,流动性比较差的大宗资产,没有了成交量,就算价格不跌,实际上市场已经烂了,也就是:

明稳暗跌!

同一楼盘,前年是毛坯房,卖一个价。

去年,毛坯房还是这个价但是送一个车位。

今年年初,同样的价格精装修送三个车位。

到了现在九月份,精装修不送车位了,但是送一辆二十几万的宝马。

这样的促销手段并非个例,而是成了普遍现象。

最近,广州各个楼盘开始铆足干劲积极揽客,以各种创新的促销方式带动销售。

某国资房企推出了“30天无理由退房”活动,海报上尤为突出“买房选国企,安家更安心”的字样。

某楼盘推出了“交楼前零月供”,根据宣传海报,还有“一次性最高50万元购房补贴”的优惠。

旭辉华西在“双十一”期间,其在成都、贵阳、重庆、昆明、乌鲁木齐等5城21盘,推出商铺最高享60万元补贴优惠。

房企龙头万科推出“11·11”购房节活动,购房最高享受2%优惠,推荐成交最高享5万元/套奖励等。

招商蛇口成都公司联合旗下未来公园等6个项目推出“双11回血”活动,有限时2%购房优惠券、直播互动赢小家电、文创产品等。

小雪已过,大雪将至,房企纷纷开启了“内卷”抢收模式。

部分城市开启了首付5%便可买房,剩下15%由房企供应商无息垫付,购房者交房前再补足的业界新模式。

大湾区某一线城市日常均价在7万元/平方米的项目,现在推出特价房低至5.8万元/平方米。

能上的手段全上,房企拼命卖房子的努力模样,让人“感动”。

02

房企内卷到疯狂

每年下半年有两个重要的销售节点,第一轮是“金九”加上国庆7天,形成“金九银十”;第二轮是12月上旬和中旬的年终冲刺。

今年“金九银十”寒气不断,百强房企今年10月操盘口径销售金额5553.1亿元,环比下降2.7%,同比下降28.5%,同比跌幅扩大3.1个百分点。

2022年1-10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60954.6亿元,同比下降43.4%,降幅较1-9月收窄1.7个百分点。

所以,在年底冲量阶段各大房企已经开始用上能用的所有手段。

这也很好理解,房企为冲刺业绩而制定特殊的工作计划是行业多年来的惯例。

但与以往相比,今年的气氛显得更为紧张。

那到底有多紧张呢?房企们已经紧张到陷入了“精神分裂式”的内卷。

一方面是全员周末停休让大家抓紧卖房;另一方面又是房企裁员潮来了。

促销最缺的是啥?就是人力。不少房企、不少企业,干脆在年底冲量阶段取消休假,全力支援搞销售。

近期,有消息称部分房企为了冲刺全年各项经营指标,公司领导、部门负责人周末停休,同时号召全体员工一起停休。

苏州一房企为了年末冲刺也全员停休,还开了“冲刺100天誓师大会”:

总部要求全员停休,原则上以后没有休息。

高强度的工作下,还提高了全员量化考核指标。

有些房企以前全体员工每人一年只需卖1套房子,但现在部门经理及以上级别的考核标准提升到2套。

如此发动员工努力卖房,生产队的驴看了都得沉默。

你们认为房企现阶段是缺钱,也许他们最缺的是人,缺人帮他们卖房子。

并不是说现在房子多好卖,而是类似一种保险推销模式——人力推动。

但另一方面,又有不少房企还嫌人多了,赶紧裁员保平安。

前段时间,河南本土第一大地产商建业集团裁员7000名消息在社交媒体上传出。

是的,那个被国资救场,成功上岸的建业,终究撑不住要开始大规模裁人了。

某建业集团子公司员工表示:

“裁员通知非常突然,11月10号才开始复工,两天后就通知裁员了,公司裁员可能达到50%。”

而建业的情况并非个案,房企的“裁员潮”确实来了。

一个在房企做人力的朋友说他们最近高管全部降薪,他的收入回到了3年前的水平。

裁员缩编在地产行业几乎成了常态。即便是稳健型房企,虽然没有减员,基本也都处于冻编状态,人员只出不进。

大型房企普遍选择降薪,员工普遍降10-20%,高管降20-30%很常见。

当然,要只是降薪,还保住了一份工作倒也还行。在不景气的年份,普通人度过危机其实也就两点:回归基础消费和保住工作。而有一份收入是最重要的,且不管多少。

03

房企,要被救活了?

你现在看房企的操作,又是打折促销,又是取消休假,又是搞裁员,看上去很乱实际都指向一点:

自救。

频繁使用夜壶只能说明这个人肾虚了,既然虚了就该治病了。

打折促销是为了多卖房,取消休假是盘活库存人力,裁员是在精兵简政,看似楼市半死不活,房企挨个躺平。

但是细细梳理背后的逻辑,可以发现:他们正在进行一场悄无声息的转型!

就拿房企裁员来说吧。裁员虽然是个听上去让人难受的词,然而对企业本身来说有时不一定是坏事。

20年过去了,北京的房价翻了30多倍;上海的房价涨了将近28倍;深圳的房价翻了20倍有余;广州的房价算是最理性的,但也从三千涨到了三万;内地省会城市的房价接连翻倍。

七八年的时间里,地产行业从10万亿发展到18万亿,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房企业绩快速增长,人才长期供不应求,这是“地产人”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

高景气度带来大量人进入地产行业,可是这种情况不可持续。

因为大企业招人往往有一个逻辑:只要是人才,只要我雇得起,就算我用不着,我也要把他请过来。

为啥呢?他不留在我这,就会去竞争对手那,地产、互联网任何一个曾经辉煌过的行业都是这个状态。

如此,导致人才的供过于求。集团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现象严重,可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干的都是同样的工作。

自2021年以降,地产遭遇了“1998年全面房改”以来未有之大变局。

2021年三季度,房地产对GDP的贡献为负值;四季度也近乎是负数。

这种情况,只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和疫情爆发之初出现过。

所以房企,开始自救,开始内卷,裁员的裁员,促销的促销。

政策上对地产也是利好不断。

利好一:11月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的《“第二支箭”延期并扩容 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再加力》,提出预计可支持约2500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利好二:11月11日央行与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也即“房地产金融16条”。

利好三:11月14日银保监会、住建部、央行联合发布的《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放松了预售资金监管。

利好四:11月2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上,房地产作为了重中之重加以强调。

利好五:央行行长在正在进行的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再次强调了房地产对经济的重要性。

可是,这些措施有用吗?

结果我们暂且不知道,不过透露出一个信号:

房地产的拐点真的来了,无论是质量还是房价,从这一刻开始可能都是拐点。

以前“店大欺客”,以后“顾客至上”。

就比如说你旺季旅游,随便去哪个店服务员都对你爱答不理;要是淡季去,就算没买什么东西,服务员也对你殷勤有加。

体制内对楼市的态度也有所调整。

尤其是自23日以来,国有大行密集为房地产企业达成银企合作协议并提供授信。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六大国有银行已与17家房企达成合作协议,已披露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合计为12750亿元。

房企现在缺的就是现金来周转,获得授信的民营地产,等于是获得了免死金牌。

金融系统真金白银来救市,也算是表明了态度,房地产还不能垮。

当然,这些只是面向B端(企业),至于C端(消费者)我们得看一个综合性指标:

房地产市场有没有完成阶段性的转型。

这个转型具体是指怎么转呢?

房子作为“投资品”的时代落幕,作为“消费品”的时代开启。

从期房转向为现房、政府支持的租赁用房大量出现、地方上大搞快搞上马大项目做城市开发的时代落幕......这些都是观察楼市转型趋势的指标。

往后几年我们回头会发现,也许大时代的变革在这会儿就已经开始了。

标签: 地产行业 房地产市场 正在进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