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陶魏斌
【资料图】
内卷的零食赛道,溜溜梅又“玩”出了一个新高度。
博物馆里的李白、曹操、杨贵妃、李清照还有李时珍,天马行空“组团”演绎了一首国风说唱歌曲《宝藏中国味》,时尚的节奏,先锋的歌词,让人听着很难不上头。
略感意外的是,神曲背后的“厂牌”,居然是国民休闲零食品牌“溜溜梅”。随着rap的破圈,溜溜梅新推的“青梅宝藏桶”也在市场上热卖。
自10月20日,溜溜梅开启“青梅宝藏桶”新品预售以来,这款设计独特,文化韵味十足的产品,俨然是今年零食行业风头最劲的产品之一。
在消费者的眼光越来越高的当下,溜溜梅的这款“青梅宝藏桶”凭什么能热卖?溜溜梅为什么能不断制造“爆款”产品?这种持续推出超级大单品的能力背后,溜溜梅又有什么秘诀?
为什么这一“桶”能成为爆款?
和线上的“热闹”相比,溜溜梅线下的“宝藏中国桶”打卡活动,同样收获了现象级的效果。
在沈阳,一位东北老铁,抱着一箱溜溜梅“青梅宝藏桶”走出超市,他甚至差点摔一跤,箱子里装着四“桶”青梅,量可不少。
“这一箱体积可不小,价格也不便宜。”溜叔在一次线上直播中,讲了同事们从沈阳回来后和他说的这个情景,他总结说,“看来这个消费者是真的喜欢我们的这款产品。”
随着“青梅宝藏桶”的热销,溜溜梅的宝藏中国味线下“寻宝”活动,也同步展开,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来集“卡”。都说线下深陷流量困境,事实上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找到打开流量的密码。
溜溜梅“青梅宝藏桶“的火爆这并不意外。
“青梅宝藏桶”包装上就带着浓浓的中国风,几个古人曹操、李白、杨贵妃、李清照、李时珍的形象,用传统的国画笔触画得栩栩如生,并且每个桶都是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仿佛是古人的联名款。
事实上,溜溜梅这次选的这几个古人也非常的巧妙——他们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上,是“顶流”一样的存在,“不用介绍,几乎连小学生都知道他们的名字和故事。”
而在某种程度上,当下国风的流行,已成为大家的一种生活习惯与审美方式。
“与国风国潮屡屡破圈相对应的,是越来越多生活在‘Z世代’的年轻人主动拥抱传统文化,探索传统文化之美。”《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对此分析称,“国风‘火起来’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的‘活起来’”。
正如前面所说,溜溜梅的这款“青梅宝藏桶”,灵感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青梅浓缩了我们中国人对美食、对美好的情感,以及健康的渴望和追求,而这种追求3000年来,几乎一以贯之,“大家对青梅的这种喜欢,已经存在于我们的文化基因里了。”
溜溜梅“青梅宝藏桶”热卖的另一个原因,则是这款产品也一直是溜溜梅的“明星”产品,是超级大单品之一。
这个类似“全家桶”的产品,里面有梅冻、雪梅、乌梅、脆青梅还有原味梅饼,“这些产品都是我们长期热销的产品,”溜溜梅创始人溜叔对财经无忌说,“像雪梅我们卖了20年了,今年刚做了一次产品升级,我们的粉丝都非常喜欢。”
流行的国风、内容有话题性能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再加上产品本身就是畅销款,溜溜梅“青梅宝藏桶”,这一次不火也难。
青梅到底好在哪?有时候不用多言,因为从我们3000年的青梅食用史,以及围绕着青梅发生的那些故事,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青梅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体系,我们的青梅产品,就是这种文化的载体,年轻人自然会喜欢。”溜叔说。
小小的青梅里,藏着中国文化的气息
“这可不是普通的青梅,这是王维诗里的青梅。?”
晚上10点,小诺把一个视频链接发到了同学群里,同时配上了这句话。几分钟后马上“炸”出了一堆潜水者,大家整齐划一地发出了大拇指的聊天表情。
“溜溜梅,666!”
“这个宝藏全家桶‘炸裂’了。”
……
年轻人用他们独有的语言,讨论着他们认为有意思和有趣的事——丢到群里的链接,正是《宝藏中国味》。
短短几天时间,#溜溜梅宝藏中国味#的话题在微博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了3亿,这首2分多钟的“神曲”,被年轻人在社交群里分享——他们还和此前火爆的“王维诗里的”梗做了二创,冠以“王维诗里的青梅”。
看来这一次,溜溜梅又“踩”准了年轻人的心头好。
青梅起源中国,早在夏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把青梅奉为和盐一样重要的调味品了——青梅自带的“酸”,是乏善可陈的饭桌上的开胃之味。
青梅到底有多酸?南朝的《世说新语》中,记录了一则曹操行军打仗的小故事,而这个故事把青梅的“酸”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士兵们一听有青梅林就忍不住流口水的场景无疑是生动的,随后“望梅止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一个成语。
如果说酸还只是青梅带来的一种生理反应的话,那么把青梅的“酸”和那种情窦初开的情感联系起来的,大诗人李白是第一人。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诗仙笔下少男少女们初夏的回忆,是带着一种青梅味的,而在杨贵妃的念想中,用青梅煎作的贡品是极佳的零食。“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才女李清照用深闺中女子的一低头,引出了青梅的美好——还有什么能比掩饰少女的羞涩更恰好的东西了。
从青梅的本色,再到形而上的“朦胧美”,我们的古人没有停止对青梅的开发。明人“医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兴奋地记录着他的发现:
“梅”花开于冬而熟于夏,得木之全气。味最酸,有下气、安心、止咳止嗽、止痛止伤寒烦热,止冷热痢疾,消肿解毒之功效,可治三十二种疾病。
显然,中国3000年的青梅食用历史,也早已和中华文化浑然一体。
“我们经常说的这个梅子,其实就是中国最传统的味道,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味道和文化,是我们的宝藏。”溜叔认真地说,这位醉心于挖掘中国青梅文化的老总,正在试图把溜溜梅带到另一个高度。
溜溜梅爆款制造机的密码是什么?
一袋小小的梅冻,一度让干了几十年的传统果冻行业集体“破防”;卖了20年的经典雪梅,今年再度成为行业爆品;“青梅宝藏桶”最近又破圈成为话题……
行业观察者不禁发出感叹:这家不在“北上广”流量中心的休闲零食品牌,到底掌握了什么密码能成为爆款制造机?
“多则惑,少则得。”溜叔回顾了溜溜梅这20几年的发展,深有感触地说,“在溜溜梅,我们的逻辑很简单,那就是产业是根,品牌是道,产品是本。”
某种程度上来说,溜溜梅已经成为了青梅这一品类的“代言人”。青梅产业化之路怎么走?如何通过“青梅+”的方法,开发更多带有新消费趋势的产品,让青梅深入百姓的生活?这成了溜溜梅责无旁贷的重任。
事实上,一头扎进青梅行业20多年的溜叔,带领溜溜梅正是这么做的。
“溜溜梅将在未来十年里,把青梅变成国人的消费习惯,成为全民消费的健康食品,让青梅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年前,在公司的一次发布会上,溜叔曾郑重其事地对外宣布。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青梅还只是简单的初级农产品,要想真正实现产业化,长效发展下去,说到底,只有依靠强有力的消费品牌来推动,“溜溜梅”畅销中国这么多年,无疑是最合适的载体。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产品是最好的沟通“语言”,好的品牌的背后,都是靠一款款获得用户好口碑的产品,日积月累积攒下来的。
这多少有点像曾国藩口中说的“结硬寨、打呆仗”。
作为中国青梅行业最有影响,也规模最大的企业,形象地说法是,溜溜梅已经不是从原材料采购开始,而是从树苗的培育种植开始。
溜溜梅在福建诏安、广东饶平、广西大新、安徽黄山、江苏、浙江等地拥有多个青梅种植基地,累计面积超10万亩,在安徽、福建、广西建有溜溜果园产业园,建设了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青梅等特色水果加工基地,具有年加工超10万吨青梅收购、加工能力。
“很多企业是没有根的,因为它没有‘搞定’这个产业。”溜溜果园CMO梅惠祥说。
有了产业做支撑,溜溜梅的品牌也“立”了起来。
从最初杨幂代言的那句“你没事吧”,引出溜溜梅的休闲食品属性,去年新晋品牌代言人肖战的加入,让品牌形象更加丰满,“我们现在更强化的是‘中国青梅溜溜梅’,也是因为我们溜溜梅要做中国青梅行业的代言人。”
效果也很明显。去年#中国青梅溜溜梅#的话题在微博上的传播量达到了14.3亿,而#肖战溜溜梅品牌全球代言人#的话题更是突破了20亿。
坦白来说,作为一家超过20年品牌企业,一个很艰难的挑战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品牌形象保持年轻。
“我们现在的主力消费者是宝妈、Z时代和新锐白领,所以我们要用年轻的语言和方式去交流。”
但不管品牌传播技术怎么迭代,溜叔有一个理念一直在坚持,那就是“卖价值才是品牌营销的正向思维。”
所谓的“价值”,很多时候是靠产品传递到消费者。
“我们很‘笨’,”溜叔经常自嘲,“开发一个产品周期很长,总是要反复打磨,包括前期消费者的调研,需要花很长时间。”
从“爆款制造机”的角度来说,溜溜梅让整个休闲食品行业都刮目相看的“产品力”可以归纳出一个公式:
产品力=深入产业一线×高标准的产品品质×敏锐的消费趋势洞察力
以这次热销的“青梅宝藏桶”为例,宝藏桶里的每一款产品都是经历了十几二十年的市场检验,可以闭着眼买的好产品——这些产品从原料到生产工艺,都是行业最高标准。有了这些好的产品,还需要用能打动主力消费者的“语言”去沟通。
在如今高度碎片化的时代,品牌的传播又需要全方面去覆盖,割裂式的线上和线下早已没有了效果。溜溜梅通过全域营销,让品牌和产品“恰好”出现在消费者的眼前。
老老实实做好产品的溜溜梅,获得了用户的信任,也让跟着溜叔做生意的经销商们有了“底气”。
今年都说生意不好做,但是溜溜梅1-10月份逆势同比增长超35% 。
“我们把经销商发展成事业伙伴,一起开发做大中国的青梅市场。”事实上,溜溜梅的经销商很多都是做了十几年的老朋友了,“一年能做5千万的经销商也不少,我们相互之间也都很信任。”
深耕产业,真正“懂”青梅,又有强大的品牌势能,用全域营销的理念去和用户讲好青梅文化,同时又扎扎实实做好产品,让经销商们一起“赚”到钱,这样的溜溜梅,自然是爆品一个接着一个。
溜叔一直有一个情结,那就是要让青梅食品成为主流。“外国人都说青梅是中国的超级水果,它有几千年的一个文化和价值,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这是溜溜梅的使命,也是我的使命。”
标签: 传统文化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上海图书馆东馆:智慧之地,城市之窗作者王笈远观似一枚“玉石”,“漂浮”在城市森林之上;内部如太湖石般相互连通,智慧型阅读体验
2022-11-08 16:24
原标题:再现《长津湖》系列拍摄幕后(主题) 纪录片《个十百千万》定档11月18日(副题)扬子晚报讯(记者孔小平)7日,全面展现电影《长津湖
2022-11-08 16:27
原标题:中国2022年度“最美的书”揭晓中新网上海11月8日电(王笈)2022年度“最美的书”评选结果8日在上海揭晓,《鸟语四季》《豆腐》《北桥船
2022-11-08 16:30
原标题:歌剧《边城》:展现浓淡相宜的湘西诗意世界中国文化报记者 胡芳10月28日晚,由中央歌剧院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
2022-11-08 16:41
原标题:《喀什古丽》等三部新疆题材电影将参加金鸡百花电影节展映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8日电(马晓东)2022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将于11月10日至12
2022-11-08 15:36
原标题:《人世间》包揽金鹰奖最佳男女主角,雷佳音殷桃激动发言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邱伟昨晚,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举行颁奖典礼,雷佳音获得
2022-11-08 15:48
原标题:2022年故宫博物院年票有效期延长1个月中新网11月8日电据故宫博物院网站消息,2022年故宫博物院年票有效期将由2022年12月31日自动延长至20
2022-11-08 15:41
原标题:从早10点到晚10点三场大展加跨界表演(引题)线上线下同享“一日艺术马拉松”(主题)一对舞者在《自新大陆》的乐声中翩翩起舞,引领
2022-11-08 15:34
原标题:北京音乐厅“乐见古典”系列音乐会(引题)回溯古典音乐的黄金时代(主题)中国文化报记者 胡芳音乐是什么?有人说音乐是音符,是节
2022-11-08 15:26
原标题:静海区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书法作品展开展(引题)这场书法展,以真情写满故事(主题)今晚报讯(记者高丽)“牢记领袖教导、紧跟核心
2022-11-08 09:24
原标题:文物主体建筑进行了修缮大量增加馆藏实物展品(引题)梁启超纪念馆今起全新亮相(主题)今晚报讯(记者王洋)今天起,天津梁启超纪念
2022-11-08 09:31
原标题:影城陆续复工观众热情高涨(主题)国庆档电影仍受追捧(副题)今晚报讯(记者丁晓晨)11月起,本市多家影城陆续重新开业,天津观众在
2022-11-08 09:48
原标题:原创艺术歌曲线上展播推新歌《你的身影》(引题) 歌颂战“疫”无名英雄(主题)今晚报讯(记者高丽)在市委宣传部支持下,天津音乐
2022-11-08 09:30
原标题:中国戏曲电影推优表彰盛典举行(引题)《包公三勘蝴蝶梦》获优秀戏曲电影奖(主题)今晚报讯(记者丁晓晨)11月3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
2022-11-08 09:25
原标题:“演技派”成为金鹰奖最大赢家(主题)《人世间》包揽最佳导演和最佳男女主角三项大奖(副题)北京晚报记者邱伟昨晚,第31届中国电视
2022-11-08 08:44
原标题:古人的“照相机”:千年传拓技艺溯古融今中新网太原11月6日电 作者:高瑞峰屈丽霞在自己的传拓作品《月是故乡明》前,陈旭陷入浓浓乡
2022-11-08 08:43
原标题: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天津开展中新网天津11月7日电(王在御)11月6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
2022-11-08 08:41
原标题:非遗之美——卡拉库尔胎羔皮帽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吴铎思工人日报客户端讯新疆塔里木河谷的胡杨林区是孕育卡拉库尔羊绝好的天然牧场
2022-11-08 07:48
原标题:广西三江:侗乡举行多耶节活动11月5日,在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多耶广场,侗族群众参加多耶比赛。当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举行侗
2022-11-08 07:46
原标题:浙江:大运河边闲置厂房变身文创园11月4日拍摄的大运河1986文创园外景。当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的大运河1986文创园启用。文创园
2022-11-08 07:39
原标题:为电视颁奖“去流量”叫好作者邱伟近日,中国电视行业迎来“颁奖季”,两大重要奖项飞天奖和金鹰奖相继揭晓。11月6日,在第31届中国电
2022-11-08 07:47
原标题:雪山音乐节在丽江举行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黄榆11月5日,雪山音乐节在云南丽江开场,为现场乐迷们带来了“啤酒+音乐”体验。据悉,时隔
2022-11-08 07:27
原标题:沈阳杂技团节目进入全国杂技比赛决赛(引题)首创高难杂技《双人升降软钢丝》期待捧“金菊”(主题)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陈凤军
2022-11-07 16:27
原标题:数学与艺术:如何相遇又相知蔡天新英国数学家奥古斯都·德·摩根说:“数学发现的动力不是理性,而是想象。”德国画家阿尔布雷特·丢
2022-11-07 15:39
原标题:画中定格看一场戏剧人生李海卉“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这就是观照之美。关世俊是梨园戏骨,又是一位舞台美术家,
2022-11-07 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