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程自动化生产高速运转,物料运输全自动化操作,所有机器设备和工具互相通讯、工艺以及产业链环节之间即时通信,“智能化”和“现代化”十足,医药产业正全面激活出澎湃新动能。
【资料图】
这是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药现代化集成项目的生产一角,在这里能真切感受到步长制药在医药产业智能化赛道上的披荆斩棘。谈起近十年来的生产变化,生产总监徐翔感慨万千,“这6条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比原先的老厂生产效率提高了30%,人员占用减少了50%。”
智能化革新发展,让生产从“量变”走向“质变”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崛起,让一系列前沿技术在各个传统领域大放光彩,在医药方面智能化正在逐步成为发展趋势。菏泽市全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一港四园”发展格局,通过错位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其中,步长中药现代化集成项目,就是菏泽市打造现代中药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想十多年以前,生产全靠人工操作,物料依靠最原始的法子运转,包装线上300多号员工扎堆,无论是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跟不上市场需求和时代步伐。”徐翔说,随着企业降耗提效步伐加快,步长制药在逐步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尤其是近5年,通过规划布局,在新厂区建设了16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安装了1631台套设备,实现了从中药材进车间到成品发货出车间全线自动化生产,其生产工艺和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72亿元、利税16亿元,相比老厂区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
“提取车间、制剂车间等楼体之间都有连廊,物料运输将从连廊里输送、转运,全自动化操作,保证准确、高效,物料和药渣形成东进西出,从前处理到提取,再到制剂,都形成自动化生产。”跟随徐翔的脚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感受到了中药现代化集成项目在生产工艺上的“智能化”和“现代化”特色。
“以前在老厂区,由于每台提取设备上有11个阀门,不仅要来回跑着查看工艺参数,还要爬上爬下,反复开关阀门无数次,且要凭经验调节开合度的大小,每个人最多能管理三台设备。”提取综合生产车间一线工作人员赵忠森说。而如今,在现代化集成项目里,全面实现自动化管理,可以在电脑显示屏上直接查看各种参数,自主调节阀门大小,4个人可以轻松管理30台设备,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在中控中心,从药材的提取、浓缩,到醇沉、出膏,生产一线所有流程均实现了“可视化”。“大到药材运转小到一个阀门,都能可视、可控,高效的自动化代替了人工,不仅可以提高生产品质,效能也能提高50%以上。”中控室操作负责人成洪森说。
除了生产线的高度自动化,现场一辆辆方形运输设备和有序设定的二维码也吸引着记者的目光。据介绍,这是全自动运输药品的“小蚂蚁”智能运输车,药品从生产线上产出后,按照二维码的设定路线,全自动配送到“立体药库”。
这个数控、高科技、自动化的“立体药库”高17米、储存量达10万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储存量和市场供给量,也打破了原来发展的局限性,让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投产后,从原材料进厂、提取、包装到仓储的自动化能力更强、数字化程度更深。与此同时,工厂的所有机器设备和工具互相通讯、工艺以及产业链环节之间都是即时通信,智能机器与人类协同作业,产品都会贴上智能标识。
多项新技术融合应用,打造生态美丽厂区
与生产车间内科技感满满不同,车间外的厂区里别有一番光景。白墙黛瓦、连廊花窗,树木葱茏、地面洁净,林立的高楼间镶嵌着一弯湖水,水边各色花草在阳光下竞相开放,相比医药项目,这里更像是一处“生态花园”。
“厂区中心的景观中心,是全厂雨水及工业循环水等收集、循环、调蓄的关键部分。该系统按海绵工厂原理进行设计建设。”徐翔说,该设计不仅打通了厂区水系统的循环利用,还可以利用水生植物、沙石过滤、水流喷涌、水渠导流、透水路面等解决了雨水的循环流动、生态自净和工业循环水的冷却降温,以最大化实现工业生产与人居环境的和谐、人文景观与资源利用的融合。
据介绍,该项目从中药材前处理配置中心、综合提取楼、稳心综合楼、综合制剂楼、综合实验办公楼,到污水处理中心、中药渣等有机废弃物生物能利用中心,再到雨水收集与景观绿化处理利用系统等系统建筑与设施,各功能区域通过物流、人流连廊和输送管廊相互贯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的紧促、密闭、联通、联动的闭环循环运行。
徐翔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步长中药现代化集成有三个突出特点。首先是综合体量大,项目总设计面积30多万平方米,其中生产车间16万平方米,年可处理中药材3.85万吨、生产颗粒剂等产品24亿袋;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72亿元、利税16亿元。
“第二是应用的新技术多,中药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连续化与智能化等众多现代工业生产技术得以应用,同时集成融入了绿色循环发展、三废协同处理技术、海绵工厂等建设发展理念。”徐翔说,“第三是新技术系统集成应用效果明显,这个项目是国家工信部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示范项目,也是山东省中药大品种的标准化与中药现代化应用示范项目,同时该项目也参与承担了山东省‘药+食’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示范工程。”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花开时节动京城·秋“水韵京杭”少儿公益绘展在京开幕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9月27日,“花开时节动京城•秋”——“水韵京杭”大运河文
2022-09-27 16:38
原标题:考古编制遇冷,烟火与远方当兼得本报记者刘茵近日,“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的话题登上热搜。近年来,许多大学生加入“考编大军
2022-09-27 15:31
原标题:以艺术之名来一场“海派城市考古”(主题)全城丰富的艺术资源期待人们珍视,并转换为创意源泉(副题)文汇报记者范昕冲着双展齐开、
2022-09-27 15:46
原标题:笛安最新长篇《亲爱的蜂蜜》用孩童的柔软消解成人世界的坚硬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记者应妮)“80后”旗手作家笛安的最新长篇小说《亲
2022-09-27 15:49
原标题:故宫博物院发布提示:凭证入院参观方便快捷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记者应妮)故宫博物院27日发布提示,请观众务必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原件
2022-09-27 15:29
原标题:张国荣逝世20周年演唱会正在筹备中(主题)前经纪人希望拍电影讲述“哥哥”真实故事(副题)羊城晚报记者胡广欣2023年是张国荣逝世20
2022-09-27 15:45
原标题:著名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引题)“我一辈子就是为孩子们写书”(主题)人民日报记者曹玲娟 人物小传任溶溶(1923年—202
2022-09-27 09:30
原标题:湖北襄阳米芾后裔迎故宫米芾法帖中新网武汉9月26日电(刘文生张亚婷胡传林)米芾、苏轼、欧阳修等名家墨迹作品27日将在湖北省博物馆“
2022-09-27 09:34
原标题:科幻还是预言,科幻小说中的想象会成真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 很多科幻作家与其说是预言家,不如说是梦想家。这是一个真事:一
2022-09-27 09:44
“序与跋”原标题:考古是科学也是艺术良渚文化,从1936年施昕更发掘良渚镇所在的棋盘坟等遗址,并于1938年出版大型考古报告《良渚》开始,就
2022-09-27 09:46
原标题:40多处古建筑在这位老人手中“复活”——(引题)以金相许古建筑(主题)一位古稀老人,倾尽家财买下一座座面临拆毁的古建筑,并移址
2022-09-27 08:26
原标题: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行人民日报济南9月26日电(记者侯琳良)26日至28日,202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
2022-09-27 08:44
原标题:故宫日历又上新人民日报海外版电(记者邹雅婷)近日,2023年《故宫日历》发布会在故宫博物院举行。作为故宫博物院的一张文化名片,《
2022-09-27 08:28
原标题:穿越时空与文物对话“盛世回归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在沪开展中新网上海9月26日电(高志苗)文物承载国运,亦与国脉紧密相连。26日,上海
2022-09-27 08:46
原标题:电影《钢铁意志》发布推广曲《之初》陈思思倾情献唱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郭冠华)9月26日,由宁海强执导,刘烨、韩雪、林永健、
2022-09-27 08:27
原标题:文学,妩媚地伴着我王充闾生涯旅寄,暂息蘧庐;一觉俄然,缪斯缘结。随着阅历的增加,人们心目中的宇宙会不断地向外扩张开去;而就个
2022-09-27 07:25
原标题:《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回归(引题) 新新喜剧,新新喜剧人(主题)《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近日回归上线,观众们欢呼,“我的快乐又回
2022-09-27 07:34
原标题:40余件海外回流文物在上海展出新华社上海9月26日电(记者孙丽萍、黄安琪)“盛世回归——海外回流文物特展”26日在上海开展,展出清代
2022-09-27 07:42
“护文化遗产彰时代新义”原标题:山东博兴县创新非遗柳编技艺(引题)匠心编柳妙手生花(主题)人民日报记者李蕊 核心阅读毫不起眼的柳条,
2022-09-27 07:43
原标题:鲁迅文学奖得主曾清生谈获奖作品《回乡记》:坚守人民立场中新网南昌9月26日电(记者吴鹏泉)“人民立场是文学创作的根本遵循,我的《
2022-09-27 07:26
原标题:韩国音乐剧中文版支持文惠卡购票(引题) 《我的遗愿清单》11月来津演出(主题)今晚报讯(记者王洋)记者自天津演艺网获悉,音乐剧
2022-09-26 15:25
原标题:《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叙事手法创新升级(引题)今晚首期节目解读《永乐大典》(主题)天津日报讯(记者张帆)昨天,中央广播电视总
2022-09-26 15:40
原标题:以左权将军家书为蓝本大型歌舞剧《家书》启动创排中新网太原9月26日电(记者胡健)记者26日从中国革命老区左权县获悉,以左权将军写给家
2022-09-26 15:40
原标题:“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句民谚不够准确——(引题) 用考古发现铺陈北京3000年建城史(主题)郗志群说到北京城的起源和发展
2022-09-26 15:38
原标题:《唐朝诡事录》讲述8个奇诡故事北京晚报讯(记者李夏至)国产剧又有新类型作品出现了,由杨旭文、杨志刚领衔主演的志怪单元探案剧《唐
2022-09-26 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