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全球热门:农业银行半年报:一份检验韧性的优质答卷

时间:2022-08-30 17:37:21    来源:一点财经    

脆弱型企业,在遇到不确定性后极易跌倒。与之相对应,拥有反脆弱性特质的企业则往往能在经历冲击后变得更好。

在《反脆弱》一书中,作者塔勒布提出的“反脆弱”理念让越来越多企业达成共识:如何塑造韧性抵抗冲击,又该如何让公司肌体获得更多的弹性?

面对上半年宏观经济的挑战,8月29日,农业银行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显露出反脆弱的一面——营收3872亿元,增速5.9%;拨备前利润2618亿元,增速4.86%,净利润1290亿元,增速4.98%,总资产突破32万亿元。


【资料图】

对此,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用“韧”来总结上半年的成绩,“韧性就是我们面对各种冲击和挑战,能够有更强的抗压能力和强度”。

数字是表面的结果,战略调整是深层的内核动能。在定位上,农业银行“两条腿走路”,一是要做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二是要做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银行;在战略上,实施三大战略,即“三农”县域、绿色金融、数字经营。

从这次的半年成绩来看,农业银行在“两大定位”、“三大战略”之下不断落地成果,反脆弱体质不断加强,展现出不可忽视的投资价值。

“半壁江山”县域金融业务成为“护城河”

农业银行横跨城乡,客户基础和机构布局基本上一半在农村,一半在城市。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其县域金融业务的业绩表现备受市场关注。

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余额突破6.9万亿元,新增7176亿元,增量、余额占比均创十年来新高,达到农业银行股改以来的最高水平。涉农贷款余额5.3万亿元,新增5571亿元,增速11.8%,全方位满足“三农”领域的金融需求。

比较来看,农业银行在县域领域的增长,上半年几乎贡献了几个重要领域整个增量的“半壁江山”。在普惠贷款领域,农业银行在县域投放的普惠贷款占比农业银行全部普惠贷款投放的50%;基建贷款县域占50%,绿色信贷县域占47%,制造业县域占43%,个人贷款县域占到62%。

可以说,在今年上半年整个信贷需求相对比较弱的情况下,农行在县域的深耕和拓展给农行的业务发展提供了稳定有力的支撑,使农行更能抵御挑战与不确定性冲击。

今年年初,国家发布的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要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对此,农业银行在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上进行了针对性的赋能。

助力粮食稳产保供方面,大力支持夏种夏收,农业银行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351亿元,增速22.1%,高于全行12.6个百分点。突出抓好种业领域综合融资支持,种业领域贷款余额226亿元,增速46%,助力端稳“中国饭碗”。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持续发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832个脱贫县贷款余额1.6万亿元。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2,956亿元,增速11.1%,高于全行1.6个百分点。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后,乡村振兴已经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为银行业提供新的市场机遇。农业银行顺应大势,解决了痛点、满足了需求,自然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顺势,就如同顺水行舟,既能产生更强的进取力,又能保证船身平稳。

农业银行正用极强的韧性,在县域这片大有可为的土壤中汲取新的生命力。

给实体浇活水

“金融大局观”与“市场化经营”相统一

“我们和实体经济之间是共生共融的关系,要合理地向实体经济让利。”谷澍在发布会上说。

上半年,农业银行出台助力稳住经济大盘40项措施,充分发挥好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的功能,展现出极强的务实能力,获得稳健增长。

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3万亿元,新增1.6万亿元,增速9.6%。其中,人民币个人贷款新增3,666亿元,增速5.2%,增量、增速均领先同业。人民币对公贷款增量超过1万亿元,余额突破10万亿元,增速11.6%。

主动加大让利实体经济力度,新发放贷款利率降幅大于LPR下降幅度。虽利率下降,但金融大局观的实践与市场化经营的理念并不相矛盾。通过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农行扩大了有效需求,以量补价,稳定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农行日均生息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0.8%,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

农业银行在让利实体经济的同时,其实也在增强反脆弱特征,让自己在穿越不确定性周期时,更为稳健。

这一点也体现在拨备的释放上。农行一直坚持在坚持审慎的拨备计提政策,在前期积累了比较多的拨备余额。在今年上半年稳经济、稳增长的趋势下,农行有序地、逆周期地释放了前期的拨备,释放更多信贷资源,加力护航实体。截至6月末,农行拨备覆盖率304.91%,比一季度末下降了2.6个百分点。

在拨备的问题上,农行的思路很清晰。拨备计提政策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每个期间新提多少拨备,二是释放多少存量拨备。对于新提拨备,农行仍然会坚持审慎的原则,按照会计准则和监管要求来提取;对于存量拨备,会根据逆周期管理的要求和需要进行合理的释放。如此,同时做到了“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

谷澍认为,现在资本市场对银行的估值偏低。这是因为,银行一谈到逆周期管理、宏观审慎等理念时,资本就认为和市场化的经营理念相矛盾。这是一种误解。

任何银行都是和宏观经济状况高度绑定的,银行是一个特殊的企业,本身就有缓释风险,维护宏观经济系统稳定的作用。金融企业,如果仅从个体角度出发,在整个经济面临很大压力的时候,经营的逻辑是少放一些贷款,少一些风险暴露。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如果所有的金融企业都只看到微观风险、都压缩信贷,那么整个经济体的宏观风险就会很大。而当这种宏观风险达到一定程度,每一个微观个体都很难独善其身。

所以正如谷澍所说,“现在把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统一,其实是一个全球的共识。”

换句话说,金融的天职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由于银行和实体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互促共生关系,金融的大局观也是其市场化经营的必然要求。

谷澍在发布会上透露,到7月底,农行已经审批没有发放的对公信贷储备同比多增。他判断,下半年农行信贷增长量超过去年同期信贷增长的态势,大概率能得到延续。

双碳战略下的长期主义绿色信贷远高全行平均增速

立足当下,面对以后的未知性,人们往往是恐惧的。但其实,只要拉长时间线,锚定未来不可抵挡的大势,并用长期主义践行,就能提升应对短期波动的韧性,消除惶恐。

农业银行锚定未来的动作之一是布局绿色金融。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2.37万亿元,增速超20%,远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在贷款定价方面,农行绿色信贷成本大幅下降。上半年新发放绿色信贷利率3.78%,较上年下降了42个BP,降幅大于LPR降幅。

在资产质量方面,绿色信贷的不良率持续保持在低位,绿色信贷不良率持续低于全行平均水平。

这番成果,是农行面向未来做出充足准备和灵活调整的结果。

大丈夫不打无准备之仗。从农业银行的动作来看,它显然自上而下做好了从顶层设计到具体业务的规划。聚焦重点领域,框定明确的业务领域,做好绿色信贷经营计划管理。

例如在投放上,农业银行的聚焦点之一放在了节能减排,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环境等绿色信贷余额占比超过整个信贷余额的90%以上。上半年共计向人民银行申报碳减排贷款接近280亿元,位于可比同业前列。

实打实的金融工具,为农业银行的绿色金融插上腾飞的翅膀。

眼下,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各家银行已走到十字路口。在不确定性当中,最能增加确定性的办法就是跟随大势、自我锤炼。

国家层面已经指出清晰的大方向。近期央行、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陆续召开“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银行业今年下半年的首要工作任务被提及:“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纾困实体经济”等。

照此看来,农业银行一直准确地与时代脉搏保持共振。谷澍也表示,下半年,农行的战略不会轻易摇摆,还是要服务好实体经济,稳增长,做好金融服务。

沿着时代的方向,个体也必须实现自我锤炼才能抓住大势。要知道,在每一次转型和升级当中,都会碰到挫折和压力。这时候,反脆弱体质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长期的实践中,农业银行显然炼出了这番能力。正如谷澍所言: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相信我们自身相比其他人,会有一个更深的护城河。”

作为“四大行之一”,农业银行真正给行业展示了一个“韧性银行”的优质样本。这对于其他同行的良性发展,具备很强的借鉴作用,也提振着行业的信心。

“我们对中国经济非常有信心,所以我们对自身的发展前景也很有信心。”

不确定性周期里,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标签: 农业银行 实体经济 不确定性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