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时快讯】​被曝最高抽成70%陷争议,但水滴离不开水滴筹

时间:2022-08-24 16:28:30    来源:大雪财经    

把公益做成生意,伴随水滴筹和母公司水滴集团的争议从未停止。从“扫楼”导致行业斗殴,到审核不严甚至放水,再到近日被爆出第三方筹款中介抽成比例可以高达70%,水滴筹一次次登上风口浪尖,不断挑战着大众对整个网络众筹平台的认知底线。

但水滴筹作为水滴仅剩的自有流量入口,对水滴业务的重要性实在太突出。即便“骑虎难下”,讲不出新故事的水滴,也只有硬着头皮继续走下去。


(资料图)

“从未授权第三方推广”?财报提到61次第三方

8月21日,“水滴筹筹款中介抽成最高达70%”的相关话题登上热搜。而起因是,有媒体报道称,有一群类似中介的人,为网络筹款的求助者提供有偿推广,在微博、微信购物和社交平台上大量传播筹款信息,并向求助者收取50%到70%的抽成,这群人被称为“职业推广人”。

当日,水滴筹紧急回应,称所谓筹款中介是由部分恶意推广的第三方商业组织运作,为筹款人提供不正当筹款方式的服务。今年4月,水滴筹试运行收取筹款金额的3%作为服务费(除此之外,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取0.6%支付通道费用),用于维持平台运营。

有意思的是,上述媒体报道发生在6月份,早在今年6月17日,水滴筹已经做了回应,称“平台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组织或个人向筹款人提供所谓的推广服务”,但回应并未平息质疑,反而愈演愈烈。

公众质疑的焦点之一是,水滴筹将责任推给所谓的“恶意第三方”的做法实在不妥。一名网友就指出,“水滴筹一出事就把自己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没有职业推广人流窜于各大平台吸引流量帮助筹款,你的自然途径3%服务费收入有多少呢?既赚了额外的服务费,还把自己收的很无辜”。

针对这一说法,8月23日,水滴创始人沈鹏亲自转发,并回应称没有撇责任,还在继续努力打击黑产。

但实际情况真如水滴所说,没有第三方代理吗?恐怕水滴是在打自己的脸。

据开甲财经报道,在“中介抽成高达70%”丑闻后,8月19日,水滴旗下公司石家庄水滴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在河北廊坊、江苏扬州、河南焦作等地招聘“水滴筹城市代理商”、“水滴筹城市合作伙伴”、“水滴筹筹款合伙人”等岗位。

除此之外,新经济观察团在猎聘网发现,水滴公司在上海、武汉、湛江、深圳、中山等全国数十个城市招聘“筹款顾问”。但2021年财报显示,水滴公司全职员工仅为2936。公司称,2021年全职员工数量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将某些销售和营销功能外包给第三方。也就是说,水滴本身就有大量筹款顾问属于第三方外包岗。

此外,在水滴2021年财报中,“third party”、“third parties”两个词出现了61次。

例如,水滴在风险提示环节称,我们现有的风险管理系统可能不足以全部识别或减轻我们面对的所有风险。我们会面临欺诈,或者员工、筹款顾问、客户服务人员以及其他第三方组织的不当操作。

第二次,无法有效处理针对我们平台的欺诈会损害我们的业务和信誉。员工、众筹顾问或第三方代理实施的非法、欺诈或串通活动会损害其作为一家线上受信任平台的品牌和声誉,这可能对其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次,我们现在聘用第三方用户获取渠道来为我们平台上的保险产品吸引客户。

由此可见,水滴自称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代理推广服务的说法,实在站不住脚。

而这也不是水滴筹第一次引发争议。2020年4月,水滴筹和轻松筹两家众筹平台员工“扫楼”引发肢体冲突,最终以当地公安机关介入告终。2019年11月,梨视频拍客卧底发现,水滴筹线下服务人员被指在医院扫楼寻找求助者,随意填写金额,不审核甚至隐瞒求助者财产状况。同时,“水滴筹”在超过40个城市的医院派驻地推人员,他们常自称“志愿者”,逐个病房引导患者发起筹款。高薪+绩效考核、审核漏洞多、每单最高提成150元、月入过万、末位淘汰。

更早之前,2019年,家境优渥的相声演员吴鹤臣突发脑出血,家人冒充“贫困户”为其筹款;浙江萧山一名炫富女子,却在水滴筹上替夫筹款20万,频繁引发公众对平台审核机制的质疑。

水滴筹等贡献半数流量 水滴讲不出新故事

问题是,面对公众的汹涌质疑,水滴为何放不下水滴筹?原因是后者带来的巨大流量和利益。

虽然水滴筹是水滴集团最为大众熟知的品牌,但水滴集团的主要营收却来自保险中介。根据水滴财报,2018年-2021年,公司营收总额分别为2.38亿元、15.11亿元、30.28亿元和32.06亿元。其中,2020年和2021年,水滴保险贡献的收入占总营收比为85.1%和95.8%。

在水滴公司的业务闭环内,依赖社交媒体传播的水滴筹,水滴得以让大量用户意识到患病风险,随之在筹款页面引导有付费意愿的用户加入水滴互助或者购买水滴保险,进而换取保费收入。也就是说,你的每一次捐赠和转发,都成了水滴获客的工具。

而截至今年3月31日,已经有超过4.03亿人通过水滴筹累计向近250万名患者捐赠了总计约509亿元。4.03亿人带来的曝光度和用户,不可估量。

今年1月13日,水滴保官方公布的2021年数据显示,水滴保累计保险用户数超过1亿人,80、90后成购险主力,占比超过33%。此外,水滴保平台上,70%以上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有623万用户选择为家人投保。不考虑重复捐赠简单计算,有四分之一的水滴筹用户成为了水滴保的用户。

财报则进一步显示,2019年-2021年,水滴保险的首年保费中,自水滴筹和水滴互助业务的用户贡献了65.2%、55.1%和50.4%,超过半数。

而在水滴互助被叫停后,水滴筹这一流量入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9年-2021年,在水滴筹和水滴互助(水滴的内部渠道)帮助前提下,水滴的销售及营销费用已经高达10.56亿元、21.31亿元和31.04亿元,占总成本比重在60%以上。

而随着内部渠道的贡献下降,水滴对外部第三方流量渠道的依赖持续加强。到2021年,内部渠道贡献了50.4%的首年保费,也就意味着外部流量的贡献比达到49.6%,几乎与内部流量持平。

而外部流量,则意味着水滴一方面要从互联网巨头那里购买流量,同时又要正面回应巨头齐下自有保险平台的竞争,可以说获客压力将更大。而若水滴筹遭遇更多风波、质疑乃至规范,对其保险收入的获取将产生巨大影响。

而遗憾的是,面对日益上涨的营销费用,水滴时间也不多了。2019年到2021年,水滴公司亏损持续扩大,分别高达3.22亿、6.64亿和15.74亿,2021年直接翻倍,累计亏损达到25亿元以上。而这些亏损,很明显与日益攀升的营销费用密不可分。

但作为上市公司,水滴不仅要用户,还得努力给投资人一份好的答卷。去年四季度,水滴公司的经调整后净利润约为590万元;今年一季度,水滴实现基于GAAP下的单季盈利1.05亿元。但实际上,两次单季盈利是由削减成本带来的。例如一季度,其销售和营销费用为2.04亿元,同比下降75.6%,带动总运营成本和费用同比下降60.4%。

但削减营销费用的代价也很致命,就是同期保险收入同比下滑23.9%,为8.25亿元。水滴似乎走进了死循环。

但水滴也在行动。今年4月份开始,为了覆盖部分成本,水滴筹开始收取服务费。

此外,水滴还在拓展医药大健康业务。包括医疗健康平台好药付和创新业务翼帆平台都已取得较大进步。其中,翼帆平台已经承担了300 多个新药注册临床试验项目,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肿瘤临床试验患者招募平台之一。

但2021年,上述业务在内的其他收入仅为1.32亿元,未成气候。且无论哪个版块,都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更惨淡的是,资本市场对水滴的新故事也不买账。曾经的保险科技第一股,如今股价徘徊在1美元,较最高点12.4美元缩水91%,濒临退市边缘。市值也从仅剩4.29亿美元。

内容来源:新经济观察团

标签: 也就是说 临床试验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