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今年首次降准,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要开始了?

时间:2022-04-19 18:47:46    来源:观点    

市场对降准已经麻了。

01

降准落地

3月以来,全国的疫情形势一直很严峻,市场的宽松预期也愈发强烈。毕竟实行较高管制强度的城市越来越多,对经济复苏造成一定的制约,自然预期央行将会通过货币政策宽松支持实体经济。

现在主要的任务就三点:

稳预期、稳增长、保就业。

那么在需求不断转弱,供给遭受冲击的情况下,怎么做到这三点?还是要回到老路上来:

地产和基建。

首先在地产方面;自郑州、哈尔滨、福州三大省会率先松绑限贷、限售、限购等政策之后,一众二三线城市开启新一轮的松绑潮。

房地产核心调控政策,正在被一一突破。

目前,全国至少已有60个城市出台了楼市松绑新政,新一轮松绑潮正在路上。

而在基建方面;此前,24个省份发布了2022年重点项目清单,合计共29085个项目。其中,23个省份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合计超11.8万亿元。

4月8日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表示,今年再开工包括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等重大引调水、骨干防洪减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建设和改造等水利工程,全年可完成投资约8000亿元。

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就绪,只差钱到位。因此,今年央行势必要释放更多的流动性。

上周五,央行决定于4月25日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对于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再额外降低0.2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至此,央行在今年的首次降准开始了。

02

股市对降准无感了

本轮降准是有迹可循的,4月13日国常会提出:

“鼓励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率,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

此次措辞与2021年7月和12月类似,当时央行在提出这样的表述后两三天,央行宣布降准。

这回央行也在4月14日发声称:

适时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所以市场预期在短期内,央行就会降准。但这次央行实际的降准幅度却低于了市场预期。

在降准前,市场上的猜测是:

1、降准50bp;2、降低公开市场七天逆回购利率(简称omo利率)10bp至2%。

而降准后的实际情况是:

1、降准25bp;2、omo利率维持2.1%不变。

也就是说,最丰满的宽松预期是双降;实际情况则是:半次降准、零次降息。

只降了这么点,都说低于预期,还不如说兑现承诺,大家都期待的事了,然后央行给你降了,又说低于预期。

现在市场不缺纸币,其实缺的是我们的信心吧。

在降准之前,都指望着能够提振一下股市的信心。因为降准即降低存款存备金率,使得金融机构可贷资金增多,属于宽松政策,增加流动性,对股市是利好。

而一季度大盘不断向下调整、横盘震荡,把韭菜散户兜里的三瓜俩枣全都抖落了出来。正期盼着能有个政策利好出来刺激一下,回点血。

结果大盘并不给面子,上周五放出的加息消息,本周一赌场开门,沪指盘中弱势震荡下探,再次失守3200点,一度跌超1%;深成指、创业板指午后拉升,创业板指涨幅超1%。

但是两市成交额再度萎缩,全日成交不足8000亿元。

可见市场信心还是没起来。不过这也正常,股市向来是一个交易预期的地方,而对于降准这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预期,反应倒不是那么激烈。

说得通俗点,股市对降准这个名词,已经麻了。

自从周三晚上国常会释放降准预期后,周四、周五市场已经把降准利好体现了。

再者,纵观历次降准,其实对于股市的涨跌影响并不明显。从2008年至今的历次降准中,降准后次日上证指数上涨概率是53.85%,也就是说大概就一半概率是涨的。

当然,降准了总比没降准好,只是千万别抱有太大的期待,平常心对待了。

03

新周期的开始?

从去年12月的降准,到今年1月的降息,再到这两天的再次降准。

很明显,宽松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这次降准无论是强度还是目的,都与去年7月、12月的降准完全不一样了。去年的两轮算是主动进行的微调,降准+MLF缩减对冲,其实也没有放多少水。这次的迫切性和当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开年奥密克戎的肆虐,几乎东部发达地区轮了一个遍。

上海的疫情还没有得到彻底控制,国内物流受阻严重,仅浙江就关闭138个高速出口,何小鹏和余承东先后出来说如果上海继续不能复工,汽车产业五月可能面临停产。

基于这种情况,预计后期MLF要一起宽松了。

当前中美经济周期几乎完全错位,美联储加息风暴才刚刚开始,我国却面临急需经济刺激的阶段。

虽然货币政策还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但宽松太快太急会导致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波动过大。目前这个情况,不宽松是铁定不行的。

所以,等到上海的疫情控制下来,肯定会迎来更多宽松政策要落地,甚至等不到上海疫情平复,就会密集出台政策。

换而言之,美国会进入货币紧缩周期,而我们国家会步入货币宽松周期;届时中美之间的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会近乎完全倒挂。

对于美国来说,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控制通胀;那么对中国来说,就是要发更多钱给企业,不然企业在疫情中都倒了,那出台再多刺激政策也无济于事,况且还会带来严重的就业冲击。

不过从这一次的降息情况,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市场预期是50个bp,实际加息却是历史最小的25bp。

正如央行新闻发布会所言,海外加息和高通胀是政策选择“小步加码”的主要原因。另外,国内的通胀情况也不能忽视。

4月18日,统计局发布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1%。从CPI的情况来看,我们当前的通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7%。

CPI与PPI延续了倒挂趋势,二者之间的剪刀差达到7个点以上。这说明国内其实已经发生了通货膨胀,只是通胀目前在消费领域不算明显,压力在企业端,是企业扛住了大宗商品涨价的压力,而没有传导到终端消费。因此,宽松货币还要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在综合刺激经济、兼顾内外平衡、稳定通胀压力的多重考虑下,一定会开启宽松周期,但每次的幅度不会过大,类似于“少食多餐”。

并且,从3月份的金融数据来看,实际上我们已经开始给货币松绑了。

中国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65万亿元,前值1.1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多1.28万亿元。

中国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13万亿元,前值1.23万亿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多增3951亿元。

中国3月M2货币供应同比增长9.7%,前值9.2%;M1同比增长4.7%,前值4.7%。

所以,“松绑”、“刺激”会成为从现在开始到年底中国经济的关键词,给楼市松绑、给货币松绑、用基建投资来刺激......一个新的经济周期,要开始了。

标签: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 同比增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