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白酒上市公司财报,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红星资本局统计,22家白酒上市公司中,6家保持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古井贡酒、老白干酒和金徽酒。以贵州茅台为例,实现营业收入893.89亿元,同比增长9.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
珍酒李渡属于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的阵营。报告期内,珍酒李渡上半年实现收入实现营业收入24.97亿元,同比减少39.6%;经调整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减少39.3%。这一成绩,与头部酒企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形成了鲜明对比。
(资料图)
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持续深化,诸多问题浮现,整个行业面临系统性挑战,这种深度调整并非毫无缘由。
一是,渠道库存高企,部分企业为维持渠道稳定只能采取控货挺价策略。以往,酒企为追求业绩增长,不断扩大产能、增加产量,经销商也基于过往经验,积极囤货,以备市场旺季之需。然而,消费需求未能如预期般增长时,库存积压问题便如滚雪球般日益严重。
二是,宏观经济承压与消费场景受限,加之中产阶层消费收缩,极大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以2025 年春节为例,白酒销量同比跌 15%,中高端下滑 20%,就连茅台、五粮液等头部品牌也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
三是,同质化竞争引发价格带内卷,价格战频发。众多中小酒企为求生存,纷纷以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而一些中大型酒企为维持市场地位,也不得不卷入价格战,这种恶性竞争导致行业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与此同时,从21家上市酒企财报可以发现,白酒行业在深度调整中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分化格局。
整体来看,22家上市白酒企业营收总额约为2424亿元,净利润总额约为951亿元。上述营收超百亿元的6家公司营收总计约2113亿元,占比超八成;净利润总计约891亿元,占比超九成。
随着头部酒企继续巩固优势,马太效应加剧,以珍酒李渡为代表的第二阵营酒企将陷入“夹心层”困境,既要承受头部企业渠道下沉带来的挤压,又面临区域中小酒企的价格狙击,生存空间遭受双重压缩。
总之,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和近期白酒消费政策的调整,共同造成了市场需求的收缩,这一转变意味着行业洗牌加速,酒企的生存门槛不断提升。
珍酒李渡背负多重压力
在中国白酒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的当下,曾经被誉为“白酒教父”的吴向东和他执掌的珍酒李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首先,尽管珍酒李渡通过经销商体系快速扩张,但终端动销乏力导致库存积压严重。中国酒业协会《2025年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行业内库存周转天数健康区间为450-700天,而2024年珍酒李渡的库存周转天数远超这一阈值,为855天。
其次,珍酒李渡产品结构单一,多元化布局尚未见效。珍酒李渡旗下拥有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四大品牌,但营收高度依赖珍酒系列,其他品牌贡献有限。李渡虽在江西市场有一定影响力,但全国化进程缓慢;湘窖和开口笑则主要集中在区域市场,品牌力和规模均未突破。
再有,核心产品销量连续四年下滑,直接拖累了整体业绩。据财报数据,2021年至2024年,珍酒的销量分别为14761吨、12856吨、12630吨和12284吨,呈现出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此外,2025年上半年,珍酒贡献约6成收入,但收入同比下滑44.8%至14.9亿元。
这一下滑背后反映出两大问题。
一是,产品竞争力减弱。在高端白酒市场中,茅台、五粮液等头部品牌凭借强大的品牌护城河持续挤压二三线品牌的生存空间。珍酒虽定位酱香型白酒,但在品牌认知度和溢价能力上仍与头部企业存在显著差距。
二是,消费场景收缩。近年来,政务消费收紧、商务宴请减少,加之年轻消费者对白酒的偏好下降,行业整体需求增速放缓。珍酒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未能抓住新兴消费群体。
面对营收、净利双降的挑战,“白酒教父”珍酒李渡董事长吴向东,在产品、渠道、跨界齐发力,试图从多维度寻找破局之道,力求在行业深度调整期逆势突围,带领珍酒李渡走出业绩泥潭。
以新品“大珍・珍酒”为例,其以 600 元价格对标市场 3000 元级产品,聚焦中产家庭与中小企业主群体。据创始人吴向东判断,这一群体将成未来消费主力,600 元价格带有望成为白酒赛道新蓝海,“大珍”已在北京、郑州、青岛等重点城市上市。
值得关注的是,珍酒李渡依托吴向东的行业号召力与品牌势能,将“万商联盟”招商计划作为应对行业调整的重要战略抓手,以“一瓶酒,一群人,一个创富计划”为核心传播口号,试图通过这一模式快速扩张经销商网络,构建覆盖广泛的“万商联盟”渠道生态体系。
不可否认,吴向东的“白酒教父”光环曾带领珍酒李渡快速成长,但能否冲破当前的重重困境,重获生机,目前还充满变数。
跨界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在中国白酒行业深度调整、增长乏力的背景下,珍酒李渡董事长吴向东在8月的直播首秀中宣布推出“牛市”高端精酿啤酒,正式进军啤酒赛道。这一举动被视为企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尝试。
那么,珍酒李渡入局精酿啤酒市场会是一个好主意吗?
一方面,啤酒行业竞争本就异常激烈,“牛市”的竞争压力不言而喻。头部企业如华润、青岛、百威等,凭借规模优势、品牌影响力、成熟的渠道网络以及强大的研发能力,牢牢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这些巨头在高端精酿啤酒领域也早已布局,不断推出新品,抢占市场份额。
而且,从白酒行业半路出家转战啤酒市场的企业,不止珍酒一家。早于1990年代末,茅台收购遵义高原啤酒厂推出自有啤酒;泸州老窖“百调精酿”系列曾以终端店搭售试水,后计划入驻“MINI BOXX”精酿体验店;五粮液今年8月更推出“风火轮”啤酒入局。
另一方面,白酒与啤酒的销售渠道有着显著差异,要在啤酒市场站稳脚跟,珍酒李渡需要重新布局销售渠道,与餐饮、夜场等渠道建立合作关系。
白酒销售多依赖于传统经销商体系,通过专卖店、烟酒店、团购等渠道进行销售,尤其在礼品、商务消费场景中,渠道关系紧密且相对封闭。而啤酒的销售渠道则更为广泛和分散,除了传统零售渠道,还包括餐饮、夜场、酒吧等即饮渠道,以及电商、便利店等新兴渠道。
总的来说,珍酒李渡进军精酿啤酒赛道,反映了企业管理层求新求变的积极态度。在白酒主业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是合理的选择。然而,啤酒与白酒虽然同属酒类,但在产品、渠道、消费群体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跨界成功并非易事。
上一篇:中国宏桥9月10日斥资2373.6万港元回购98万股 每日热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文化交流让两岸同胞心更近、情更浓(主题)——访闽台历史文化
2023-09-12 09:56
原标题:暑期档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出炉(引题) 6部影片满意度超8
2023-09-12 09:57
原标题:河北发现完整“热河生物群”恐龙化石人民日报石家庄9月11日电
2023-09-12 09:59
原标题:2023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赛周五开赛(引题) 居庸关长城“跨界
2023-09-12 09:55
原标题:“福运武清”乡村振兴主题文学创作采风活动举行(引题) 市作
2023-09-12 09:57
原标题:当“非遗藤编”走向世界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徐福平陈子蕴一楼
2023-09-09 14:57
原标题:工业题材电影创作研讨会在京举办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陈俊宇9月
2023-09-09 15:07
原标题:2024中国国际时装周时装大秀绽放女性力量中新网北京9月8日电(
2023-09-09 14:54
原标题:《别董大》原来是高适的“蹭饭”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
2023-09-09 15:01
原标题:周杰伦天津演唱会发生意外?经纪公司凌晨回应9月8日晚,周杰伦
2023-09-09 15:02
原标题:“湾仔之狼”马家辉:要读书,就要读经典读书有多好,不必再多
2023-09-09 08:06
原标题:反套路、反类型《云之羽》打造新江湖武侠剧中新网9月8日电 由
2023-09-09 08:02
原标题:第48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启幕多部华语影片亮相中新社多伦多9月7
2023-09-09 08:05
原标题:聚焦青年作家创作“新文化与新时代青年写作”主题论坛举办中新
2023-09-08 15:03
原标题:大作云集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将于10月启幕中新网北京9月7日电(记
2023-09-08 15:06
原标题: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将启汇集11个国家与地区剧目中新网嘉兴9月7日
2023-09-08 15:00
原标题:浙江湖州推出文旅亚运主题线路助力文旅产业9月6日,游客在游览
2023-09-08 14:58
原标题:帕米尔高原上的歌舞情缘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
2023-09-08 15:04
原标题:张艺谋新片《坚如磐石》举行发布会北京日报记者袁云儿张艺谋首
2023-09-08 10:56
原标题:《相约敦煌》文艺晚会上演9月6日,演员在《相约敦煌》文艺晚会
2023-09-08 11:02
原标题:喀什英吉沙:传承民族特色体验非遗魅力9月5日,手工艺人在英吉
2023-09-08 10:56
原标题:“名家读经典”系列首期:阿来解读《瓦尔登湖》中新网北京9月7
2023-09-08 10:56
原标题:《封神三部曲》用“东方叙事”助力在国际银屏上讲好“中国故事
2023-09-08 10:56
原标题:樊锦诗等,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奖贾钊程楠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
2023-09-08 10:06
原标题:一条古道串起颗颗文化“明珠”(引题)石景山区打造京西“活态
2023-09-08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