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业绩增速放缓,一季度净利润下滑6.2%!“酱茅”的解药是什么? 全球热资讯

时间:2023-04-29 22:34:53    来源:侃见财经    

业绩增速明显放缓,“酱茅”海天味业交卷了。

4月25日夜晚,海天味业一次性披露了2022年的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两份财务报告。


【资料图】

仅看一季报,今年一季度海天味业实现营收69.81亿,同比下滑3.17%;实现净利润17.16亿,同比下滑6.2%,业绩“双降”。在年初放开疫情管控以及消费明显复苏的大环境下,海天味业交出的这份一季报显然不及预期。

拉长周期来看,其实近几个季度海天味业的财报数据都不大好看。除了今年一季度之外,去年三、四季度海天味业的业绩也都出现了下滑的情况,特别是去年的第四季度,海天味业的营收下滑了7.05%,净利润则大幅下滑22.03%,净利润下滑的幅度创出了近几年来的新高,仅从业绩来看,目前海天味业的经营状况可以说是十分的不乐观了。

一直以来,海天味业都以“高增长”闻名,持续多年稳定的业绩增长,让其被冠以“酱茅”之称。

然而,从近期的财报来看,海天味业的增速正在逐步放缓,近几个季度更是出现了下滑的情况,这或许意味着海天味业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直表现优异的“酱茅”海天味业怎么了?

高增长还能持续吗?

作为调味品行业的“一哥”,业绩稳步向上一直是海天味业最突出的标签。

根据财报显示,从2011年至2020年,海天的营收从60.91亿元增长至227.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归母净利润从9.56亿元增长至64.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而稳步向上的业绩也让其被投资者冠以“酱茅”之称。

不过,从2021年开始海天味业的业绩增速开始放缓;到了近几个季度,海天味业的业绩更是大幅下滑。

开头的内容有提到,今年一季度海天味业实现营收69.81亿,同比下滑3.17%;实现净利润17.16亿,同比下滑6.2%,业绩“双降”;而在2022年的三、四季度,海天味业实现营收为55.62亿和65.15亿,营收增速为-1.77%和-22.03%;实现净利润为12.74亿和15.31亿,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99%和-22.03%,表现同样也是相当的不理想了。

那么,为什么海天味业近几个季度的业绩会如此“拉垮”呢?这背后其实和原材料的涨价有关。

此前,侃见财经曾分析过金龙鱼这家公司,在大豆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金龙鱼的净利润被大幅压缩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而同属调味品大类的海天味业,其实也出现了和金龙鱼一样的问题;从财报来看,目前海天味业的第一大营收品类是酱油,2022年酱油的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达到了54.12%,而酱油的成本比例高达50.25%,如果原料价格大幅上涨,那么海天味业不但酱油品类的利润会受到影响,其自身的盈利也会受到冲击。

众所周知,和食用油的情况相似,酱油的第一大原材料也同样是大豆。近两年,受到南美干旱天气、东欧问题等因素影响,大豆、大豆油、棕榈油等商品价格飙升。根据万得数据显示,CBOT大豆在2022上半年的最大涨幅为32.24%,CBOT小麦的同期最大涨幅为68.27%,DCE棕榈油的同期最大涨幅为50.1%,涨幅十分惊人。

受到大豆价格上涨的影响,近年来海天味业酱油的毛利率也在走低。根据财报显示,在2020年时海天味业酱油的毛利率为47.38%,而到了2022年海天味业酱油的毛利率就下降到了40.29%,单品毛利率大幅下滑了7.09%;而从整体的利润率来看,今年一季度海天味业的毛利率为36.93%,但在2021年一季度,海天味业的毛利率为40.94%。

在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下,海天味业的高增长“神话”也因此走向了终结。此时,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原材料涨价,海天不提价呢?这背后就牵涉到下一个问题——海天味业的护城河正在减弱。

“护城河”还深吗?

为什么原材料大幅涨价,海天味业不进行提价、将压力传导给消费者呢?

其实,海天味业也并非没有进行过提价操作。据媒体报道,在2021年10月,海天味业曾经“官宣”过涨价:对酱油、蚝油、酱料等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主要产品调整幅度为3%~7%不等。不过,近3年除了在2021年10月涨过价之外,海天味业就没有再提过价,面对接近翻倍的大豆价格,只提价3%~7%显然远远不够。

为什么海天味业“不敢”大幅提价呢?这背后主要的原因在于酱油乃至整个调味品行业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在竞争对手不提价的情况下,海天味业基本不会选择涨价;而且,海天味业大量的产品走的本来就是“平民化路线”,产品的售价本来就偏低,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灵敏度更高,这也导致海天味业对“涨价”其实更为谨慎。

从数据来看,近年来海天味业一直在尽可能地压缩成本。根据一季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海天味业的总营业成本为50.25亿,而在去年同期海天味业的总营业成本为50.85亿,今年一季度下降了约5000万;在销售费用方面,今年一季度海天味业的销售费用为3.649亿,而去年同期海天味业的销售费用为3.915亿,下降了约3000万元。

不过,再努力地压缩成本,都难以应对原料价格的大幅攀升。在这种情况下,海天味业净利润下滑也就不算出奇了。

此外,海天味业的核心“护城河”——线下渠道优势减弱,同样也是钳制海天味业业绩增长的另一重要原因。

此前,海天味业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线下渠道的布局,但从2022年的财报来看,海天味业2022年的经销商数量出现了下滑的情况。具体数据方面,截至2022年底,海天味业共有经销商7172家,同比大幅减少了258家,而在线下渠道方面,海天味业2022年线下渠道实现营收228.05亿元,同比微跌0.38%,线下渠道出现了“乏力”的情况。

对于经销商数量减少的原因,海天味业并未在财报中详细说明,但很可能是受到了社区团购的影响。

近年来,社区团购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成熟的购物方式。有媒体分析,社区团购叠加打折、补贴等流量玩法,导致了产品零售价较传统渠道便宜,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部分消费者;而且,社区采购渠道多样,不局限通过经销商拿货,终端零售不卖货,经销商不赚钱,在一连串的影响下,最终导致了2022年海天味业经销商数量的下滑。

从目前来看,随着新渠道的兴起,海天味业曾经通过庞大经销商网络所构建起来的护城河正在减弱;若说海天味业业绩下滑主要是受到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只要原料价格回落海天味业的业绩就有望回归,那么线下渠道“护城河”的减弱恐怕就不是通过等待那么简单能够解决的了。

多元化是海天的“解药”吗?

原材料涨价、新渠道兴起、市场竞争加剧,海天味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面对接踵而来的难题,海天味业选择了用多元化的发展去应对——不只是产品多元化,还有渠道多元化。

先来说渠道多元化方面,上面的内容中提到,在社区团购的冲击下,海天味业的线下渠道已经出现了“乏力”的情况,因此开拓线上渠道已经迫在眉睫。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海天味业的线上渠道营收为9.8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超过了40%,增长相当强劲。不过,目前线上渠道的营收占比仅为3.9%,还难以成为主要的销售渠道。

再来说产品多元化方面。其实,开拓和发展新产品对于海天味业而言已经算是“老生常谈”了。早在2021年的业绩交流会上,海天味业就对外表态——将加快打造上下游兼容生态圈,拓展新品类,如粮油米面、火锅底料、醋酒等“复合调味品”,构建新的增长点。像金龙鱼、海底捞等企业其实都在开拓和发展新产品。

不过,虽然海天味业有想要发展新产品的想法,但从具体的数据来看,海天味业的产品多元化发展却并不顺利。

根据财报显示,目前海天味业 的主营产品还是酱油、调味酱以及蚝油,2022年这3大类产品的营收占比高达81.46%,而包括粮油、醋、料酒在内的其他品类营收占比仅为18.54%,海天味业的多元化转型还未有明显的效果。

其实,海天味业想要发力新的品类难度颇大,正如其他调味品龙头想要入局酱油行业也同样十分的困难。目前,整个调味品市场被划分成了众多小块的细分领域,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各自的龙头企业,例如食用油有金龙鱼、火锅底料有海底捞、食用醋有恒顺醋业等等,多元化看似容易,但其实想要进入新的领域难度非常大。

当然,作为调味品行业的龙头,海天味业具有较高的品牌溢价,在酱油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发力多元化这个方向固然没有错,但或许海天味业需要更多的时间。不过,从股价来看,投资者对于海天味业显然并没有太多的耐心。

截至4月28日收盘,海天味业股价报收70.6元/股,和2021年的最高点152.14元/股相比已经“腰斩”,市值则蒸发超过3800亿;再从机构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海天味业的机构持仓家数为416家,而在2020年第四季度、海天味业股价仍在高峰的时期,其机构持仓家数为557家,很显然有部分的机构已经选择减仓撤退了。

从种种分析来看,伴随着业绩增速的放缓,作为“酱茅”的海天味业正在走向平庸。虽然海天味业也在积极做出改变,但无论是从股价还是从机构的持仓来看,留给海天味业的时间显然不会太多。

标签: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