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收缩、供应链面对冲击、地缘环境日益复杂等多重因素叠加,几乎让所有行业在压力的洪流中艰难度过了2022年。在众多行业中,智能手机行业所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
据行研机构IDC报告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292万台,同比下降12.6%;2022年全年出货量约为2.86亿台,同比下降13.2%,创有史以来的最大降幅。时隔十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再次回落至3亿台水位线以下。
(相关资料图)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尽管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22年第四季度、2022年全年分别为3270万台和1.5亿台,但相较于上一年同期的4410万台和1.9亿台,还是出现比行业更大的下滑,降幅分别达到25.9%和21.1%。
这种情况让小米不得不调整经营策略。3月24日,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2022年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宏观环境会逐步转好,但全面复苏仍需一点时间,因此小米将会启动“规模与利润并重”的新经营战略,强化风险管控,注重稳健经营。
是的,负重前行下,小米开始着急赚钱了。
01
硬件“不争气”,拖累整体业绩
根据小米集团2022年财报内容,公司全年营收录得2800.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283.1亿元下降14.7%。
2022年全年经营利润为28.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60.3亿元陡降89.2%;年内利润为25.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92.8亿元下降87.0%;2022年经调整利润为85.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20.4亿元下降61.4%。
从营收、利润等几项核心财务指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来看,小米经营颓势已尽显无遗。
在收入结构方面,构成小米总营收的核心业务板块主要有三个部分: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三大业务2022年全年收入分别为1672.2亿元、797.9亿元和283.2亿元,对应的营收占比为59.7%、28.5%和10.1%。
可以看出,尽管智能手机的收入占比已从2021年的63.6%降至2022年的59.7%,且2022年该业务收入较上一年同期的2088.7亿元同比下滑19.9%,但手机业务仍是收入贡献度最大的业务板块,也是小米的“基本盘”。
只不过,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在2022年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拆分至单季便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这种情况——
2022年一季度,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1.1%,如果不考虑2020年二季度那次仅1.2%微降,那么一季度超两位数的下滑,则成为小米手机由增长转入萎缩的“拐点”;
此后几个季度,手机业务便陷入持续低迷状态中,2022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该业务收入分别同比下滑28.5%、11.1%和27.3%。
当然,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来自宏观经济萎靡下,市场充斥着各种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对于电子产品消费意愿锐减,需求端的疲软自然会传导给供给端,作为小米最大的收入来源,手机业务的失速也拖累了公司的整体业绩。
但需要肯定的是,尽管小米手机2022年出货量有所萎缩,且75%都是销往境外市场(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海外实现“规模”靠的是中低端机型),但从数据上看,出货均价(ASP)和毛利率表现较为稳健。
比如2022年四季度,小米中国大陆地区智能手机ASP同比增长超14%。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得益于高端机型“高端稳价”策略、软硬件协同及影像升级等战略的推行,小米手机的ASP已实现连年上涨,2022年达到1111元。
毛利率方面,2022年四季度,手机业务毛利率为8.2%,虽较去年同期的10.1%下降了1.9个百分点,但分析人士指出,导致手机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是公司在近几个季度内,一直通过增加促销力度去库存,这些是造成毛利率被侵蚀的主要原因。
随着小米12S Ultra、折叠屏旗舰MIX Fold2,以及连续七周占据大陆地区4000-6000元价位段安卓阵营排名第一的Xiaomi13系列等一些高端机型的持续走量,这有望带动小米手机业务ASP和毛利率的进一步抬高。
02
狂飙的大家电,托不起IoT下滑
于小米生态而言,手机业务是“压舱石”一样的存在,但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在2018年开始就被小米按照“第二增长曲线”,进行重点培育:
当年,小米提出“手机+AIoT双引擎”的战略升级,并称未来5年拿出100亿元All in AIoT。到了2019年,也就是小米提出战略升级的第二年,公司高层就再次强调IoT业务的重要性,并计划在这一领域加大投入,未来5年将至少投入500亿元。
经过数年积累,小米的IoT与生活消费产品的SKU众多,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智能电视及笔记本电脑业务、大家电业务和可穿戴设备业务。2022年,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为797.9亿元,占比总营收的28.5%。
在IoT业务三大类别当中,大家电品类(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产品)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收入同比增长高达40%,也是2022年财报中为数不多的亮点。
2022年8月,小米在一场发布会发布了两款大家电产品,一款是米家分区洗烘一体机,售价为4999元;一款是米家智能净烟机,售价3699元。从这两款产品的售价来看,小米想要打造的大家电市场形象已不再是“便宜”,而是一种偏高端的思路。
只不过,大家电的高增长,依然难以带动整体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的下滑。
从增势来看,2019年,小米的IoT生消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达到41.7%,虽然较2018年87%的增长速度降低超一半,但客观来看仍属于高增长;到了2020年,IoT生消品业务收入的同比增长进一步降低,变得仅有8.6%。
2021年,IoT生消品业务表现换了一副崭新的面孔,该业务收入年内的同比增长反弹至26.1%,这让市场开始重新看待这个业务板块,但好景不长,2022年,小米IoT生消品业务却“扭增为减”,同比下滑6.1%,降幅仅次于手机业务。
小米曾在2020年对Iot业务的战略规划再次升级,将“手机+AIoT”进化为“手机×AIoT”。当时就有业内人士分析后给出这样的结论:表面上或只是一个符号的改变,但底层确实发展逻辑的变化。
升级前,看重的是手机业务和IoT业务的并行发展;而升级后则更看重两大核心业务的协同能力,通过软、硬件服务能力的融合与配合,吸引和绑定更多的消费用户,并潜移默化提升他们的LTV。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个战略转变一方面自然是出于小米对IoT业务扛起营收大旗的迫切希望,而另一方面或多或少也潜藏着这样一种可能,就是AIoT的业务成长并没有公司此前预期顺利。
03
降本增效,研发继续追加
过去一年里,迫于外部环境多变、自身业务低迷等方面的种种无奈,小米如其他互联网大厂一样,也启动了员工优化计划,毕竟这恐怕也是眼下最直接的降本增效之法。
小米涉及的员工优化,主要以手机业务板块和IoT业务板块为主。
仅2022年四季度,小米单季减少了2771名员工,集团员工人数从2022年三季度末的35314人减少到同年底的32543人。
尽管小米已开始通过减员优化财务结构,但从财报数据上看,费用支出却不降反增,除了为去库存而投入进来的促销和推广开支以外,逐年加大的研发投入,成为集团费用支出的“大头”。
2022年全年,小米的研发支出高达160.3亿元,较上一年131.7亿元增长21.7%,2017年至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8.4%。公司预计,五年内(2022年至2026年)总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
卢伟冰也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不断强调,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是小米的重心。特别是2024年上半年有望实现量产造车等创新业务,2022年花费掉的研发投入达到了31亿元,占到全年总研发支出的近两成。
如果小米汽车能按既定规划正常推进量产进度,那么后续销售渠道、营销推广、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搭建,同样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小米汽车的孵化被寄予厚望,但极高的投入或在短期内无法为集团带来实质性的商业价值。
一位行业观察者对《独角兽挖掘机》表示,小米的2023年及往后几年,发展重点或可以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要坚持高端化路线。从2022年四季度拿下中国大陆市场3000元-4000元价格段的市场份额第一,以及12S Ultra、折叠机MIX Fold2等高端机逐渐打开市场等事件可以看出,小米高端路线开始释放动力,这对于拉动集团整体毛利水平大有裨益。
二是IoT业务可以有更大作为。小米IoT产品除了电视、笔记本、白电、可穿戴产品之外,还有客厅电器(如小爱音箱、路由器)、智能家装(如门锁、灯具)、清洁电器(如扫地机、电动拖把)、厨房电器等各种产品,如果小米能把这些智能屏/端更好地协同起来,同时保持现有价格策略,IoT的未来并没有那么暗淡。
存量竞争中,以“高性价比”打动世人的小米想要升维走高端化路线,或许并不易,因为相较于厂商集中进攻高端市场,小米“成于便宜”的心智已扎根于消费者,想要改变这一点,难度并不逊于真正的技术创新。
但这并不代表小米没有其他机会。从中长期来看,物联网业务、造车业务以及小基数的互联网服务都有在各自的行业中有着自己的存在感。只不过,想要等到这些业务真正迎来爆发,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内容来源:独角兽挖掘机
标签:
上一篇:环球快报:“顶嘴第一股”侨银股份:曾牵涉多起劳动争议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广西左江流域发现大型史前蛇类遗存当地猎食蛇类史或达6000年近日,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在国际权威期刊《历史生物学》刊文,发
2023-03-28 13:50
原标题: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实证“城摞城”近日,位于河南商丘的宋国故城遗址考古取得重要进展,新发现6座唐代墓葬,其中一座
2023-03-28 13:35
原标题:去故宫赏犍陀罗艺术珍宝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邹雅婷近日,“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本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和
2023-03-28 13:43
原标题: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正式开馆上线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为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于2022年启动建设
2023-03-28 13:32
原标题:现代川剧《红漫巴山》上演人民日报成都3月27日电(记者宋豪新)近日,由四川省巴中市委市政府、四川省川剧院、四川省剧协等联合出品的
2023-03-28 13:41
原标题:阔别3年半再次登台国家大剧院(引题)捷杰耶夫:我想在北京演10天(主题)北京日报记者高倩昨天16时,国家大剧院大师俱乐部里,捷杰耶
2023-03-28 11:56
原标题: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启动(主题)太庙先农坛等中轴古建大修(副题)北京日报讯(记者高枝)为了进一步推动《北京中轴
2023-03-28 11:40
原标题:暌违经年,2023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下月回归(引题)“转角遇到戏”,邀请市民共赴春天之约(主题)文汇报记者王筱丽全城有戏,春暖
2023-03-28 10:38
原标题:《他是谁》如何成为高口碑剧?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王磊播出三天后优酷热度破万、豆瓣开分8 2、刷新2019年来优酷用户拉新+会员收入等多项
2023-03-28 10:52
原标题:《重启人生》《黑暗荣耀2》日韩两部女性视角作品大火,折射两地影视剧不同创作趋势(引题)爽片VS治愈系,爆款日韩剧呈现当代女性AB面
2023-03-28 10:43
原标题:进入当代的《水浒传》,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文汇报记者柳青《四海之内皆兄弟》是中国国家话剧院2021年“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中
2023-03-28 10:52
原标题:回顾儿童电影百年发展历程,儿童电影百年盛典举办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牛伟坤由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中国儿童中心、电影卫星频道节目
2023-03-28 10:34
原标题:打造劳务品牌形象(引题)微电影《文昌鸡师傅》在文昌开拍(主题)海南日报文城3月27日电(记者刘梦晓)3月27日,微电影《文昌鸡师傅
2023-03-28 09:56
原标题:近期河北演出市场持续回暖,众多精彩剧目火热上演,很多演出场馆上座率达九成(引题)吹响河北演出市场春天的号角(主题)河北日报记
2023-03-28 09:46
原标题:青春恋歌与长征赞歌的深情交汇(引题) 音乐剧《花儿与号手》昨亮相(主题)新民晚报记者吴翔红军长征像一部永恒的史诗,有说不完、
2023-03-28 08:40
原标题:中国国际时装周:秀出时尚国际范2023年3月26日,中国国际时装周,设计师施杰时装秀,作品以传承与创新东方文化与工艺艺术为主旨。将植
2023-03-28 08:52
原标题:非遗传承人畅杨杨:妙剪生花续匠心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潘志贤通讯员王佳宁红色的纸张在手指间翻飞,不一会儿,一朵雍容的牡丹便在畅杨
2023-03-28 08:46
原标题:为文物量身裁衣、涂护肤品!看考古背后的“科技范”据国家文物局消息3月27日至28日十大考古终评会在北京举行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
2023-03-28 08:43
原标题:古生物学者发现约1 7亿年前的“花”新华社南京3月26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古生物学者近期通过化
2023-03-28 08:55
原标题:探访“东方的庞贝古城”:千年遗址诉说古老王国的兴亡故事中新网南平3月27日电(叶秋云张丽君)“城村,因城而得名。”近日,中新网记者
2023-03-27 20:48
原标题:原声还是配音,一把尺子如何衡量?朱子钰沈沁心近年来,关于“影视剧该用演员原声还是配音”这一话题产生了不少争议,许多网友质疑“
2023-03-27 16:42
原标题:《中国奇谭》之《鹅鹅鹅》入围萨格勒布国际动画节羊城晚报记者胡广欣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bilibili联合出品的中式奇幻动画短片集《
2023-03-27 15:35
原标题:非遗品牌“亮”起来(主题)——“2023非遗品牌大会”侧记(副题)■粤剧、昆曲、川剧、豫剧、英歌、龙舞、客家山歌……展演舞台上的
2023-03-27 15:44
原标题:有了经典角色王大锤之后,再次挑战更多可能性(引题) 白客调查记者演起来帅现实中艰辛而不易(主题)羊城晚报记者王莉提起白客,很
2023-03-27 15:56
原标题:《长征第一渡》在江西于都首演这是《长征第一渡》的演出现场(3月23日摄)。3月23日晚,《长征第一渡》在江西省于都县长征大剧院首演
2023-03-27 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