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世界今头条!目标5000亿,宝安全力搞经济!

时间:2023-02-25 10:39:19    来源:观点    

在刚刚落幕的深圳市两会上,空港新城、临空经济带、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等“宝安元素”频频出现,成为当之无愧的流量担当。


(资料图片)

如今,锚定高质量发展,宝安又会用什么样的姿态交出何种答卷?

01

高质量发展,向5000亿进发

2023年,全中国自发地形成了两个共识:

一是全力以赴拼经济。

二是高质量发展。

兔年第一个工作日,全国多个省市召开“新春第一会”,打响农历新年拼经济的“发令枪”。

重庆把“成渝双城经济圈”作为总抓手,一口气提了“六大能级跃升”。

浙江开年三箭齐发,数字经济创新、营商环境优化、“地瓜经济”提升全部列入“一号工程”。

上海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纾企困、提信心、扩需求、强投资、稳增长、促创新。

广东的高质量发展大会更是一口气摇来2.5万人,开年就摆出“大决战”架势......

中国处处“人勤春来早”,深圳宝安也没又落下,片刻不等待、片刻不迟疑、片刻不懈怠,马上付诸行动,现在就进入战斗状态——

紧跟全省、全市鼓点,宝安新一年招商工作召开全区会议,确定全年招商目标为1000亿元,26个行业主管部门及10大街道签署2023年招商责任书,全面吹响宝安“大抓经济、大抓发展”的冲锋号。

高质量发展,宝安这是真刀真枪地上了。

随即,在深圳市宝安区两会上王立德区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到2023年的几个关键预期数据: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

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这个数据预期十分提振人心,因为目标一旦实现,将意味着2023年宝安GDP将跨越5000亿元大关,正式跻身“5000亿俱乐部”。

5000亿关口的背后不只是数量的增加,更是发展模式的质变。

不要以为GDP和普通老百姓无关。经济总量与“钱袋子”挂钩,地方“有钱”,才有力量持续推动基础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企业有钱,才有力量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创造更多的价值。

当然,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很多数据,但真正推动宝安GDP上5000亿台阶,从“产业强区”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是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02

不断创新发展就是宝安的内力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宝安就提早谋划今年的工作,全年计划完成固投1900亿,增长11.2%,任务按照2000亿分解落实。

今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一开完,宝安立马就是开始落实各个项目,集中启动的71个新开工项目总投资约91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134亿元!

你没看错,宝安要拿出将近五分之一的GDP来搞项目投资。

而这近千亿的投资满满都是“科技感”。

71个新开工项目里,产业类项目就有15个,数量上占比不多,但总投资约476.6亿元,占了将近一半。

宝安正在以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宝安光伏新能源产业基地等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对冲经济波动,力求稳中有升。

还有创世纪深圳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信维液晶高分子5G射频系统研发与生产基地等一批项目集中开工,从中可看出宝安蓄势待发的强大动能。

科技制造是每一个城市崛起的必然条件,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宝安全区研发总量达到216.54亿元,R&D投入强度达到4.9%,远高于广东省3.22%和全国2.44%的平均水平,整体发展势头强劲。

这样让宝安这块面积不足400平方公里的土地诞生出大湾区的区县内最多的科技企业。

从2017年起,宝安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每年增加1000家左右,日均增长2.5家。宝安以全市19.9%的面积与25.49%的人口,为深圳市日均新增国高企业6.8家贡献了1/3的力量。

宝安的3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着超7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6年位居全国县区级第一!

区内每平方公里拥有国高企业18家,是深圳市平均水平的1.6倍,是粤港澳大湾区平均水平的15倍。

此外,宝安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135家,数量同样也是全国区县第一!

在过去,“三来一补”等传统产业具有强大的进化力量,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协同,创造出硅谷研发、宝安制造的模式。

苹果200家供应商,中国大陆及台湾占全球一半,深圳占中国大陆一半,宝安则占深圳一半。

而如今,一批批创新型企业破阵而出,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集聚效应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如汽车整装厂聚集规模不断扩大后,会吸引发动机、变速箱、五金等上游产业的集聚,也会强化汽车物流、销售、金融等下游产业的聚集,从而带动一个城市或都市化地区的产业发展。

所以,在深圳,有这么一句话:

“有创意去宝安,一天之内可以找齐上下游,三天之内就能做出新产品。”

这也是为什么深圳市重点布局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8个未来产业中,有15个产业集群重点布局在宝安、数量高居全市之首。

在科技创新赋能下的宝安经济如今是实现了化学反应,下一步即将进入“核反应”阶段,完成从“世界工厂”向“产业创新高地”的蝶变,实实在在打造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宝安样板”。

03

强大的对外吸引的能力就是宝安的外力

拼经济、搞发展,宝安永远都是最积极的那一个。

12月9日,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举行,作为深圳西部“支撑极”的产业大区宝安,面向全世界的企业家和投资者,显露招商引资的坚定决心。

在这场大会上,洽谈签约38宗,意向投资总额超过千亿元,现场更与协鑫集团、优冷物流、安克创新、鱼跃医疗等四家龙头企业完成签约,被评选为“招商优胜区”。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宝安,天南地北找商机,1月17日,宝安马不停蹄再度赴港,一口气与14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引香港商界瞩目。

2月13日,联诚发迎来了近三年第一批国外客商。来自土耳其的客人们带着诚意而来,经过认真细致的实地考察,与联诚发签下金额不菲的采购订单。

2月15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今年“首展”火热开幕,60多家国内外知名汽配企业前来参展,四大展区精彩纷呈,单日接待参观人员近6万人次……

诚然,宝安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充沛的市场活力,这是外界持续看好宝安的一个因素。但更为重要的是,宝安不断为企业、为人才创造创业、就业的优渥环境。

就在宝安区两会召开前,宝安又发布“1+3+N”产业政策体系,为扩大有效投资、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等领域送上了政策大礼包。

“1”指宝安区2023年一号文《关于加快建设世果一流先进制造业强区 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也是宝安连续5年围绕制造业出一号文。

“3”指《宝安区关于落实〈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的工作方案》《宝安区关于推进制造业高产发展的工作方案》《宝安区关于实施“龙计划”的工作方案》;

“N”指分行业、产业出台N个专项功能性政策。

这注定是一个载入宝安史册的重磅举措——在宝安撤县建区30周年之际,在宝安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关键时刻,拿出干货满满、诚意满满的政策“工具箱”,既为制造业市场主体赋能加持,又为广大企业家提振信心,更宣示了坚持制造业当家的决心,这才是宝安对外吸引力能够持续增强的基础。

而在相应的产业配套方面,2023年,宝安区实际整备土地496公顷,规划155.6平方公里世界级临空经济带,发布“一带两心四片” 重大空间发展战略,9个区级战新产业示范园区加快建设。

全年整备土地总规模创下历史之最,也创下深圳全市各区之最。

燕罗、石岩、新桥东、福海—沙井,四大先进制造业园区,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要知道,城市的土地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虽然在中国迅速的城镇化过程中,城市“摊大饼”式地不断向周边扩展,一些二线城市也即将拥有五环、六环甚至七环,但土地永远是稀缺的。

盖写字楼要土地,建工厂要土地,搞产业园也要土地,哪怕是种田也得有块地吧?

一座城市的土地资源终究有限。在土地资源不断消耗,越用越少的情况下,能够拿出足够的地块搞产业,需要极大的魄力。这点在经济发达地区更为凸显。

宝安显然是个负责任的产业大区,既然给企业引进来了,那么就不能当甩手掌柜——用充足的土地保障好项目一定有地可落,以战略级空间承载战略级项目。

所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黄金内湾”的建设,以及前海“扩区”,宝安的发展更具想象空间,正“领湾向未来”,在规划蓝图和战略级空间的吸引下,资本、技术和人才纷沓而至。

大族激光、鹏鼎半导体、长盈精密、立讯精密、信维通信等一家又一家制造业企业落户,腾讯、京东、顺丰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抢滩布局。

优质企业随着政策搬,优质人才跟着产业走。

正因为如此,宝安承载了全市最多的非深户口——无论是宝中的白领,或是松岗的蓝领。

他们同在宝安这口“锅”里;走出房门,不分来自于哪个天哪地北,大家都是江湖上的宝安人。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不约而同用脚投票,用真金白银投票,选择宝安。

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城市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几个要素,这里都有了。

04

尾声

2023,是机遇也是挑战;对宝安来说是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同样也是领湾向未来的大好时机。

改革开放以来,宝安高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地理优势?靠香港近?政策条件好?这当然都没错。

但是,我觉得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的一句话说得很到位:

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认知,不是方法。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更是如此。

如果宝安没有认知到市场经济的魅力,他们就不会跑到香港去招商,甚至受尽白眼;

如果宝安没有认知到民营企业的重要性,他们就不会努力提升营商环境,企业也不会持续涌到这里来;

如果宝安没有认识到科技对于城市发展的必要性,那么一个个高新科技项目也不可能在宝安落地。

正是因为认知到位,执行有力,宝安成功了。

过去40多年,这块土地上的人见惯了大风大浪,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是产业转型阵痛,宝安都能顺利穿越危机,重塑并提升自己的力量。

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标签: 先进制造业 工作方案 土地资源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