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天天新视野】“药茅”陨落?恒瑞医药困于转型

时间:2023-02-11 17:38:47    来源:大雪财经    

恒瑞医药不得不变。


(资料图)

1

“药茅”陨落?

时代变了。

昔日的销售铁军,也没逃过大裁员。

2021年。恒瑞医药的销售队伍从17138人缩减至13208人,2022年上半年继续减少2300余人,一年半的时间一下子“优化”掉了6000多人。

一部分原因是,集采政策出来后,药企减少了跟医院的谈判,销售人员的数量跟业务发展不匹配;另一部分原因是,过去的盲目扩张,加重了财务负担。

除了销售人员,管理层也进行了大调整。2月2日晚,恒瑞医药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已经完成新一届董事会换届,董事为孙飘扬、戴洪斌、张连山、江宁军、孙杰平、郭丛照。

近年来,恒瑞医药为实现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的转型,管理团队多次变阵,据赛柏蓝,2022年恒瑞医药共有4位副总经理离职。不过对于恒瑞医药一系列的人事变动调整,文中称,恒瑞医药副总经理、全球研发总裁张连山表示,这是持续推进研发管理人才领域专业化、年轻化的必然过程。

公司从上到下的人员优化,实际也是公司转型不得不面临的阵痛。

从业绩上来看,2021年恒瑞医药实现营收259.1亿元,同比下降6.59%,实现归属净利润45.3亿元,同比下降28.41%,这也是恒瑞医药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增速为负,到2022年前三季度,恒瑞医药实现营收159.5亿元,同比下降21.06%。

这还是将部分研发投入进行资本化处理后的结果,而恒瑞医药在研发投入这一块儿向来舍得花钱,如果按照往年把所有研发投入费用化,在当期利润扣除,恐怕数据还要惨淡不少。

一向不屑使用小手段的恒瑞医药,为了不影响当期利润,也学起了资本化处理,来粉饰数据了。

而业绩的减速,更是带崩了公司的股价。

从2021年达到97.07元的高点后,一路下行至26.84元,最大跌幅达到了72.35%。截至到2023年2月10日15时,公司总市值为2781亿元,相较于2020年底最高点时的超6000亿元市值,已然是腰斩,直接蒸发掉了3000多亿。

2021年8月,退居幕后10年的孙飘扬正式回归,以求拯救危机中的恒瑞医药,如今一年半过去,恒瑞医药仍未能摆脱转型阵痛。

2

转型之难

研发一款药物有多难,从发现需求,然后立项,进行靶点研究,再发现化合物并且还要不断研究筛选,选中了还要测试,确认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再进行三期临床试验,还要通过审批,然后才能被正式生产。

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不胜繁琐,一般来说,战线都极长,投入又高,关键是风险还大。

从研发到上市,多半都中途就噶了,甚至可能你立了多少项,就噶了多少项。可能你立个七八项,最后能出来一款就不错了,整个过程中,医药企业从人力,到财力,再到时间,都付出了相当多,而且就这样,还不一定能成。

从2018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恒瑞医药研发费用分别为26.70亿元、38.96亿元、49.89亿元、59.43亿元、34.98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从15.33%提升至21.93%。

据德林社,对比海外知名药企,恒瑞医药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越了辉瑞和诺华制药,仅次于阿斯利康。

但国内其他其他医药企业,也在发力创新药,并且陆续登陆资本市场,竞争压力日渐上升。

其中,百济神州从2018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5.97亿元、65.88亿元、89.43亿元、95.38亿元、80.17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在116%-351%。而且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两家都重点布局了抗肿瘤药物领域,2021年该业务占营收比重分别为50.46%与53.90%。

而国内近些年的“人才红利”,是哺育行业整体的,你恒瑞医药研发创新药,其他医药企业也在研发创新药。

同时,这个行业的特殊之处还在于,不仅处于严监管的行列,其受政策影响也极大。

集采的政策,将过去一个To B的业务转变成了一个To G的业务,很多仿制药的利润直接打骨折,部分仿制药的价格下降甚至超过85%。

也是集采政策出来后,孙飘扬不得不重归,调整规划恒瑞医药未来的发展战略。

不过转型创新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花个七八年时间,结果啥也没研发出来,大把投入全部打水漂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还有就是疫情影响下,很多医疗资源都集中到新冠疫情上了,医保控费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医保局的窘迫,创新药的审批也在趋严。

比如之前在关于药明康德那篇文章中提到的,2021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新药研发以疗效为更高目的,也就提高了创新药的标准,加大了研制新药的难度,对恒瑞医药的打击尤其精准。

或许值得庆幸的是,以恒瑞医药目前的体量,尚能支持这样的烧钱模式,更为难得的,较之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仍处于盈利阶段,但面对重重的不确定性,医药行业的未来格局会变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3

为什么要转型?

费这么大劲研发创新药,也是医药企业不得不走的一条道路。

过去仿制药的毛利率能接近70%到80%,而且我国的仿制药规模也约占到整个医药市场规模的69%,恒瑞医药的崛起,在相当程度上就得益于仿制药带来的收入,仿制药的占比也基本上要占到7成以上。

但是集采政策出来后,整个行业发展逻辑也跟着出现了变化。集采是在同样品质下的产品中选择价格最低的,虽然医保局可能会以量补价,不过补量的部分很难弥补价格下跌带来的收益。

随着国家集采政策的推进,仿制药的收入不断萎缩,这就倒逼着这些仿制药公司不得不去做创新药,否则很容易就会陷入同质化竞争,然后被市场淘汰,或者被更优质的产品替代。

但创新药仍有着盈利潜力,而且仿制药过去的繁荣,也为创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温床,恒瑞医药就是受益的企业之一。如果能趁着仿制药过去带来的红利,借机抢得先发优势,那么恒瑞医药或许能带领公司来到一个新的高点。

而且从需求端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渐突出,对医药行业来说,是利好的。

据中研网数据,从2016年-2019年,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市场规模从1836亿元增长到317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预计估算到2025年,我国生物只要行业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8332亿元。

而在国内创新药领域中,恒瑞制药算是相当舍得投入的了。2022年上半年那么难,还是花了29亿的投进研发,比上一年还增加了12.74%。

另外,随着国内这些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势必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不破不立,仿制药的巨震之下,创新药难,但做下去还是会有希望。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难,不为不成。

随着生物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本对制药行业的快速推动作用,个人观点还是希望出现越来越多的恒瑞医药,去卷研发,能盈利,然后走出国门,让国产创新药,在看得见的未来中崛起!(来源:金投研)

标签: 恒瑞医药 同比下降 市场规模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